广西靖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绣球
说到绣球!
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红遍全国的《刘姐》!
其实绣球在壮族的历史已经有2000年了。每年的三月三日,少数民族的节日,少男少女唱山歌,少女找到了自己的爱人,于是互相抛绣球,作为定情信物。
现在外面看到的绣球,其实都是一些普通粗糙的绣球。
其实绣球有两种,一种叫平绣,一种叫堆绣。
堆绣技术复杂,一般人很难学会。
平绣和堆绣有什么区别?
前几天在广西靖西拜访一位老艺术家,了解这堆刺绣的神奇之处。
她叫黄小琴,她的绣球技艺在方圆方圆几十里都是独一无二的。
据她介绍,平绣绣的球,只是在布上绣了一层图案。
而堆绣,每块布面上的花纹都是立体的,栩栩如生,无论是触觉还是视觉。
要做绒绣,你需要特殊的工具和特殊的编织架。先用织框的六个角片把线织成丝带,再把丝带织成立体图案,再把织好的丝带绣在绣球上,这样绒绣就会有浮雕效果。
黄老师说,堆绣这项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问题,但后来她一次次坚持,终于传承下来。
事实上,在我国,许多非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年轻人羡慕外面的世界,老年人学习能力下降。
看到这堆刺绣后,我能体会到好的东西是要继承的。希望几十年后能看到这堆刺绣。
今天是国庆节,祝大家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