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无恶无镇的汉口

从明朝弘治年间(1488 ~ 1505)到郑德年初(1506 ~ 1521),黄陂人在汉口修建了集商业、民间工艺美术、地域文化于一体的黄陂街(《明万历汉阳府志》)清道光年间,浙江婺城(今湖州市吴兴区)人范凯将黄列入他在笔记中写道:“主街(现汉正街)一分为二,一条是南面的大口巷,一条是北面和东面的黄陂街。”

在黄陂街的顶峰时期,有“八大银行”(徐焕斗:汉口孝直,湖北档案,2007.12),即盐银行、茶银行、药材银行、杂货银行、油银行、粮银行、棉银行、牛皮银行。一般的街边生意都是零售,但是黄陂街可以批发,比较灵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陂人还创造了一批人们仍然熟悉的老字号:曹正兴菜刀、高鸿泰铜锣、白海记旗袍、记热干面、记饺子、黄陂三鲜...其中,高鸿泰铜锣还被称为全国“龚景、冯巩、苏功”。2007年4月1日,高鸿泰制锣技艺被湖北省文化厅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916,李黄陂任总裁后,力劝黄陂方言竞选官话。虽然一度是奇闻,但有理有据。因为黄陂方言属于楚语族,所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很多黄陂方言与楚辞中出现的很多词语、句子,以及相应的声母、韵母、声调、词汇、语法都有一些相似之处。而且其通过黄孝古画、黄陂古书在湖广地区广为流传,并被全世界黄陂人推广的语言魅力,具有可操作性。

黄陂人还会把享誉海内外的纺织业带入汉口经营。明清时期,明代贡品黄陂格布的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万历二年(1574),绍兴进士、兵部尚书、诗人陶所作《黄陂歌》诗说:“楚人不长麻,男择女织,黄陂织之优。它光滑平整,眼睛不斜。亮如白苎麻,轻如纱,宫中夸之。”(姚,清代:元明注,卷二十四,衣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建于乾隆年间汉口大郭家巷的袜行处,是黄陂袜业的会址,也是中国最早的手工业行会组织之一(高春起:中华总商会的由来,咸丰年间重修的老君庙,是黄陂戴燕帮的办事机构,位于广益桥口岸的主街上。到清末民初,汉口的黑帮已有近200家。

民国时期,黄陂人在统一街开了粮店、福新面粉厂、鞋帽店,在文贤巷开了黄陂饭店、牛皮店,在南京路口开了皮草店,在清芬路开了旧货街。今天,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有大量的黄陂后裔,其中陈家集、戴家山在50年代以前属黄陂管辖。开放的自然环境,悠久的文明积淀,便利的区位优势,使黄陂商人通过与世界各地商人的交流合作,乘船离开香港,走向全国各地。仅明中叶至清初,该县就有移民4万人。即县内人口从嘉靖二十一年(65,438+0542)的65,438+05,660人减少到清康熙五年(清康熙五年黄陂县志)的65,438+065,438+0667人。

首先,从事航运业的人借助船只,上至重庆朝天门,下至上海码头。久而久之,黄陂民族的码头工人大多定居在浦东和山城。事业有成的商人,在上海十里洋行立足。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江南的商人被迫在上海租界避难。外地房产中介趁机大量修建石库门房屋(房屋采用传统木结构、砖墙建造,外门为石材,因此得名)。为此,精明的黄陂商人组织黄陂能工巧匠参与建造中西合璧的石库门民居,一批黄陂人在此定居。于是,后来,这条位于上海闹市区(卢湾区)石库门的街道被命名为黄陂路。在当代,“黄陂”这个名字更是因为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今天的黄陂南路而出名。

同时,黄陂商人还在长江、汉水流域设点经商。不仅在成都、襄阳、黄州、麻城、九江、景德镇、南京、杭州等地,都有办事处、行会或同乡会,而且其店铺行业分布广泛。比如南京下关有黄陂人开的板鸭连锁店,芜湖鹅卵石路上有黄陂人开的皮草店,安庆大西门外有黄陂人开的作坊:钉秤,做麻袋。整条街几乎都是黄陂人的。

黄陂人口繁盛,明清政府推行“湖广填川”移民政策时,黄陂也是重点。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新宁县志上说:“城中多楚人,各在其县,各有神明,祖居以庙为界,故相对而建。”西南大学教授兰勇说,湖北很多县的移民都有大量的独立会馆,最常见的是湖广黄州人修建的皇帝行宫,也叫黄州会馆。还有石羊(三国时期的石羊县)会馆,成都和湖北徐福的黄陂人会馆(兰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在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建成后,黄陂人继续将“无镇无恶”的范围扩大到大江南北和黄河流域。随着当地的黄陂人越来越多,黄陂会馆成为联系黄陂人的纽带。比如北京的黄陂会馆,就位于玄武门外的潘家河沿岸。

黄陂人在国外想家,所以以黄陂为地名纪念: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黄陂桥乡;江西省宁都县;福州市宜黄县;兴宁市、梅州市;清远市英德市;黄陂镇或黄陂乡;广州市黄陂农工商公司;广州开发区萝岗区联合街黄陂社区居委会;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建省长汀县的黄陂村;和安徽庐江县的黄陂湖因此,黄贝人才济济。在科举时代,黄贝的举人和进士人数在湖北首屈一指。根据明清士人碑刻的书籍记载,明清540年间,全国各郡30人,而黄陂有865,438+0人。如明末裴宗范、裴位列第二,清代曾大观、刘、金位列第三,“父子同宗”:樊氏、范希仁。这些取得功名的官员被朝廷派往全国各地为官,他们的后代和亲友也因此分布在全国各地,“无恶不作,无镇不散”的名声也就四处流传。

到了清代,的“两金”(进士金光杰和进士第二名金)后裔遍布世界各地。金曾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曾任黄兴、段志全参谋,李黄陂主席陆军部长。他晚年定居日本。他的后代是许多县长和道印主任。金维新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后回国,先后担任台湾省“财政部税务专员”和“中央信托理事”。金是金的孙子,曾任台湾中信局局长。周恒祺,清咸丰壬子科恩人,历任直隶政治使、山东巡抚、漕运总督。他的后代分布在湖北、上海、四川、东北、台湾海峡和大洋彼岸。清末戊戌变法学者樊氏的后代范希仁、范沈曦、范希基,留日归国,后分别担任民国国会议员、海军上尉、陆军司令,被称为“范三姐”

中华民国大总统李就是随其父前往北塘,并有机会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的。后来因为出身海军,被张之洞提拔。在他担任清军首领、首义总司令、大总统期间,身边聚集了一批黄陂人或湖北老乡。李晚年大力兴办实业,规模庞大。先后投资银行、厂矿等金融工业企业近70家,总投资额300多万银元,并形成系列。例如,他在金融业的投资包括20家银行、5只证券和2只保险。在工业方面,他投资了8个煤矿,8个矿产,3个森林,6个纺织,5个面粉和食品。还包括交通、造纸、贸易、市政、文教等行业。投资区域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山东、河南、浙江、江苏、河北、东北、香港等14个省市。目前,李的后裔已在上海、天津、美国、加拿大等地定居。

1949年国民党战败台湾省时,由于在国民政府“五院”(行政院、立法院、监察院、司法院、考试院)任职的黄陂人和在军队中担任少将以上职务的人有数百人,带领亲属来台的达到8万人,其中不少人居住在港澳地区。中生代大多去美国或欧洲留学,学成后大多在欧美打拼。当年去台湾的田长霖兄妹八个中生代家庭,有六个住在美国,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八+0住在加拿大,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八+0住在台湾。

20世纪,田长霖成为美国第一位华裔和亚裔大学校长,也是美国第一位亚裔国家科学委员会成员。胡是“海峡破冰第一人”,蔡是瑞典皇家歌剧院第一位华人终身职业歌手,蔡洪生闯入世界数学王国。公元21世纪,万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外国“授勋骑士”。而且在美国、欧洲,以及台北、高雄等地,都有黄陂协会。1996 10,田长霖回到家乡时,对笔者说:以前黄陂人因为穷,出去闯天下,赢得了“无恶不作,无乡不镇”的美誉;如今的黄陂人居安思危,顽强拼搏,使得“无恶不作一镇”名扬海内外。

改革开放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出国留学的热潮,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在全国各地或海外扎根,延续着“不出事”的传奇。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都有黄陂同乡会或黄陂商会。就连西藏山南地区都有一条黄陂路。

从黄陂民族的分布区域来看,黄陂民族覆盖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全球黄陂人总数约为400万。即黄陂654.38+0万(实际为654.38+065.438+0.3万),武汉市中心654.38+0万,中国大陆654.38+0万,台港澳及海外654.38+0万。“无恶不作”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文化现象。黄陂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既有浓郁的江汉色彩,又孕育了浓郁深厚的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

黄陂两岸的文化创作要体现其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后人了解过去的黄陂。前川种大柳树,株间距15m,1。由于柳树和大树冠的快速生长,其他风景将被覆盖。同时在树间广植四季之花,以体现宋代理学家程颢《千诗首》中“云谈风起午,花伴柳过江”的意境,让游人见景思人思诗。

“无镇无恶”,哪里有镇,哪里就有黄陂朗格。黄陂人创造了一批至今仍为人们所熟悉的“老字号”。所以我建议,在大柳树中,应该雕塑以下的黄陂名人。

1,高鸿泰锣:阿公戒万两金。建议塑造一个老花镜老人,手拿锣,右手拿锣锤,检验锣的好坏。2.蔡热干面:如果你在武汉不早点吃热干面,你就没有来过武汉。建议一个系着围裙,戴着毡帽的中年人,手里拿着竹炉帽,把面条放在碗里。3、曹正兴菜刀:耐用,好钢火,闻名武汉三镇,家家户户都用他的刀。建议塑造一个老人,脖子上围一条粗布毛巾,上身赤膊,大裤衩,一双草鞋,抡着锤子,打着刀。有灶,有打铁工具,有大木风箱,刀背上刻有曹正兴二字(城池非遗)。4.百海集旗袍:中国民族特色传统女装第一品牌。高领、翘腰、宽开叉,穿在身上显得鲜艳大方,游客要多看看。建议师傅穿双排扣开口的汉服,拿着卷尺,耳朵里夹着铅笔。他正一本正经地给一个美女(大波浪的头发,鲜艳的旗袍)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5、黄陂三鲜(鱼丸、肉丸、肉饼):在科举时代,取三元(谢园、汇源、状元)的吉祥之意。建议一个木质的大案板上摆一盘鱼丸、肉丸、肉饼,一位老师傅正在一个大土盆里做鱼丸。6.黄陂泥塑之乡:汉阳归元佛寺的500尊罗汉像造型各异,栩栩如生。黄陂工匠王宇父子用了12年的时间来塑造它们。这是黄陂泥塑的代表作,已经能够传承一批现代工艺雕塑家。建议塑一个弥勒佛(就是布袋和尚,也叫逍遥佛),面带微笑。一老一少,王宇父子(清代工匠服饰)在聚精会神地雕塑。7.湖北鼓之乡:黄陂鼓或黄小鼓,又称鼓评书、好评书,已成为当地主要流派之一。黄陂土生土长的鼓手李和发演唱的《收获的田野》闻名全国。建议塑造一个穿中山装的说书人(李和发也可以),身前竹架,上有圆鼓,手拿云板,把唱敲的表情展现在普罗大众的眼前。8.楚剧之乡:楚剧起源于黄陂与孝感的界河(俗话说:黄陂到孝感——县过县),原名为黄陂古画戏,后名楚剧,意为惟楚有才。黄陂涌现出李百川、蒋(女)等一代楚剧演员。上世纪80年代,《四访河南》剧在武汉三镇家喻户晓,人们争相排队买票。老百姓看后纷纷表示:听着乡音,享受着乡韵,解着乡愁,特别惬意。它确实令人愉快。建议塑造一个大桌案,上面有大印章,有铃铛,有小木槌。包公身穿绣袍,腰系玉带,头戴一字官帽,坐在大堂上,皇朝、马汉、张龙和赵虎站在两厢。赵跪在大堂下,拿着状纸,哭诉冤屈,好让游客沉浸在戏中。9.体育之乡:黄陂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群众体育活动,建有体育馆、羽毛球馆、体育广场、武术学校。跑步、太极、剑舞、篮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早晚遍地开花。我区还输送了很多运动员,比如乒乓球、田径、体操、篮球、赛艇、武术等。,曾获“国家级运动健将”、“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称号。特别是陈菊英(女)获得“全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和“运动健将”称号。建议创作一组人像,突出陈菊英英姿飒爽的奔跑(照片有),身后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左边是一个练太极的老人,右边是一个舞着飞刀的年轻人,后面跟着一群田径运动员和运动员。有一群舞者(6人),男女老少,***11。10,“九老十八匠”组塑组合:代表“九老十八匠”的艺术家,体现黄陂人敢于闯天下,付重担,穿红车,戴帽子,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大无畏精神。塑团由6人组成,四面八方摆放,让参观者一看就知道这是我们黄陂老一辈的工匠。(1)挑水人:以前喝过长江水,汉水,浑水。建议塑模一头戴一顶帽子(凉帽),脖子上套一条土毛巾,一对杉木大缸,缸里挂一个木牌(防水摆出来),拄木竿,嘴里哼着“花鼓戏”。(2)木匠:塑木匠拿着锯子,踩着一块木头,在马甲上工作,旁边放着尺子、刨子等工具。(3)泥瓦匠:一手拿瓦刀,一手拿泥板的塑料泥瓦匠,都是凹凸不平的,一把泥光着就够干活了。(4)搅拌机:坐在小凳子上,用砍刀砍竹子,还有现成的筐,烧过的物品等等。(5)补壶人:坐在小马夹上,手拿铁壶,用钻巨钻打洞,旁边有两个工具柜,一个宽大的梨木扁担,一个铜制六角“响板”(这是补壶的招牌)。(6)玩花艺人:头戴毛巾,双排扣衣,蓝裤,手拿弓和牛筋绳特制的木杵,以弓箭的形状玩花,有节奏感的音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没有提到的“四张名片”,因为盘龙文化城内将建盘龙城遗址公园,木兰文化已在木兰山扎根,“二程”文化已入驻双峰亭公园,辛亥文化现已有李广场,故不宜在河西岸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