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的形成与发展
(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社会习俗和审美观念都有了新的要求(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花鸟画专家,如画鹤的薛基、画马的曹拔和韩干、画龙的魏延和画牛的戴嵩)。
(3)五代时期出现了黄泉、徐希两位花鸟画家,对后世影响很大,形成了“王从希贵、徐希野逸”两大流派,表明花鸟画进入了成熟阶段。
黄权: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擅长写奇石、鸟兽,笔法丰富,技巧娴熟。
徐希:南唐时期的布依族,擅长画山野的花鸟草虫。他的画法是“墨为格,杂色为对,迹色不藏”。主张以笔墨为主体,以色彩为辅助,墨色互不遮蔽。
黄旭二体的不同风格,形成了五代以后工笔花鸟画的两种风格。
(4)北宋以来,工笔花鸟画因“王从希贵”的风格而得到极大发展。直到北宋中期,崔白、吴等人开创了“放笔墨显胸襟”的画风,才使宋初被埋没多年的徐派画风兴盛起来。宋徽宗·赵洁是北宋时期的花鸟画大师,使工笔花鸟画达到了顶峰。此后工笔花鸟画开始走下坡路,这与文人画的出现不无关系。
(5)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画、梅竹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分支,其代表人物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文同和苏轼。他们主张“不专于形式,独从形象”,崇尚笔墨和形式的趣味,强调抒情性。可以说水墨画梅竹是文人画理论的实践。因此,水墨画《梅竹》一经出现,立即被文人墨客所掌握,并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迅速发展起来。
(6)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文人画发展的良好土壤,于是水墨画、梅竹风靡一时。尤其是画竹,名家之多,作品体裁之广,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元赵孟頫不落俗套,主张以书作画。他提出的“石白如飞,木白如笔”的“书画同源”理论,为后来以水墨变化为主的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到了元代,倪瓒的“笔法粗疏,不求形似,聊以除胸中之气”的说法,把花鸟画推向了写意的航道。同时准备了墨法,艺术技巧也达到了这类表演的要求。元代花鸟画的一个特点是不再讨好巩俐,而是以淡水墨为主。
(7)中国的写意真正确立和发展是在明清时期。明代沈周的花鸟画强调工笔和墨妙,善用水墨和淡彩。然后陈柏扬在他的水墨写意的基础上,用生宣纸作画,使水墨的神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徐青藤火上浇油,用笔更是豪放,“不求形似,但求存韵”。他的《杂花》、《墨葡萄》是其风格的代表,徐渭的大写意风格对清代八绝、石涛、扬州以及现代的赵、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都有很大影响。
八大山人和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画家。他们在笔墨、造型、构图、画中构思、画外感受等方面都是匠心独运的创新者。八大山人用他奇特而古老的笔墨所画的“悲鸟”和“怒目鱼”,传达了他的孤独和愤懑之情。他的荷花鸟和孔雀、牡丹、竹石画可以说是反映他艺术观的代表作品。
石涛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家,书法和绘画都是最好的。他的花鸟画出格,自由奔放;他的《画语录》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集中表达了他的艺术思想。他提出的“画家是发自内心的”、“不可能的法是至高无上的法”等独特观点,对后世的花鸟画创作起到了聋发聩的启发作用。
直接受八大山人、石涛影响的画家有金龙、黄慎、郑燮、、李、王、高翔、罗成,并称“扬州八怪”。他们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摆脱各种束缚,大胆创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艺术瑰宝,成为清代花鸟画中最具特色的创作。更值得一提的是郑板桥。他是一位杰出的竹画专家,他的思想和情感经常通过他的朱兰作品和绘画来发泄。
(8)清末,“海上画派”的出现,一下子改变了自嘉庆、道光以来花鸟画无人问津的局面。这一画派发源于赵,盛行于任伯年、吴昌硕。它为现代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赵云鹤、王一亭、朱乐三、、、王、、齐白石、潘天寿、、等。他们不同程度地从吴昌硕的艺术中吸收了营养,同时又发展了自己的特长,使中国的写意花鸟画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同的面貌。
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一批有志于中国画创新的画家试图从西方绘画中汲取营养,以展现新的时代精神。以高为代表的岭南画派最先体现了这一艺术思潮。他们的花鸟画吸收了西洋画的造型方法,强调写实,强调色彩渲染,质感强烈,清新活泼,赏心悦目。
(10)同样,现当代有成就、有创造力的花鸟画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强调写生。文笔奔放、造型夸张的刘海粟、朱屺瞻、崔子范、张立辰、张大林,造型严谨、笔触细致的于非闇、陈之佛、郑乃珖、杨瑞芬,因其作品充满新的生活情趣,反映时代精神,而受到人民的普遍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