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代十国的历史很少被提及?
与民间的流行不同,五代十国的史料确实从正史上被边缘化了。但是边缘化不代表我们不重视。二十四史中,只有《唐史》和《五代史》在一个朝代写了两次,分别是《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一个历史时期的两部史书的编纂,说明虽然被边缘化了,但还是很重视的。
边缘化和被重视,这种矛盾的情况,在五代历史上都有体现。我认为只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五代十国存活时间很短。如果从朱温灭唐的907年算起,到赵匡胤成黄袍的960年,总共只有53年。即使从北汉灭亡的979年算起,也不过72年。这与春秋战国时期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分裂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这种短暂的存在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就是北方的政权已经换成了灯笼,而南方的政权相对稳定。出现了南方分裂稳定,北方统一动荡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对相对稳定独立的南方政权的兴趣会大大降低,而对北方的兴趣会增加。于是,原本存在时间很短的五代十国,就变成了单纯的五代史,十国只是成为一个辅助性的存在。
南方的稳定分裂和北方的动荡统一,给了后人足够的关注这段历史的焦点。这种不断的分裂和削弱,使得五代十国真正值得关注的,其实并不多。
二、五代十国被认为是藩镇割据的延续。朱温虽然灭了唐,但五代十国的存在,其实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后遗症。这个时代的主角,多是唐朝割据政权的受益者,如唐朝被称为的朱温,唐朝被赐姓李的沙陀李克用等。
从黄巢开始,这两个冤家就打得不可开交,这种世仇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然后问题出现在后梁和后唐。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习惯于传记通史的历史学家来说,在编纂《唐代史》的时候,会大量编纂这些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活动主要在唐朝,变得很尴尬。
有了唐朝对这些人的记载,如果五代十国时期还有记载的话,就重复了。如果砍掉这些人的事迹,五代会变得很单薄。所以看这段历史,一定要参照唐朝的历史来研究。由此,五代十国的历史不可能单独存在,甚至有一半可能在唐朝的历史中。
不仅是北方,南方的国家也是如此。大多数国家,原型都是唐朝的藩镇,皇帝的祖先都是唐朝的官员。他们的事迹在唐朝历史上也是很清楚的。导致这些国家的历史不能完全独立,不得不参考唐书。
这种连续性使得研究五代十国的人更倾向于研究唐朝的历史,通过唐朝后期的割据来系统地分析这段历史。这样一来,唐史的大部分专家也是五代十国的专家,五代十国的专家也会研究唐史。唐朝太迷人了。在唐朝的光环下,五代十国显得黯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