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历史

裕固族历史

回鹘,一个古老的民族,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裕固族的始祖“湟头回鹘”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宋代。据史料记载,“湟头回鹘”是古代甘州回鹘的一部分。公元840年,漠北回纥汗国崩溃,百姓四散。其中一人投了当时控制河西地区的吐蕃。他们与早期在这里生活和放牧的维吾尔人结合,越来越强大。史书记载称他们为“河西回鹘”。其中最强大的一个居住在甘州,成立于10世纪初,领导着河西的回鹘各部。因此,河西回鹘也被称为“甘州回鹘”。100多年来,赣州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视中国为叔”,而中原王朝“常称其为甥”(《旧五代史·外国传二》)。到了北宋时期,这种侄舅关系依然保持着。从五代到北宋,中原王朝多次在甘州授予回纥可汗称号,他们也向中原王朝进贡。宋天圣六年(1028),河西回纥败给西夏人李元昊,失去了政治中心甘州。1032年李元昊继位后,先后占领瓜、沙、苏等州,“拥有河西所有旧地”(《宋史·夏果传》)。甘州的回纥各部再次四散奔逃,一部分退守沙洲以南,依然过着游牧生活。后来,这些维吾尔人被称为“黄头维吾尔人”和“萨利怕我”。1226年,蒙古军招降,攻占萨利维地区。之后萨利维向蒙古投降,逐渐与蒙古部落融合。明朝中叶,萨利维东移至灌口,定居在今天酒泉的肃南、泥堡,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

裕固族先民曾经实行过各种政治制度,最早的是原始氏族部落政治制度。后来主要是宗法封建制度把氏族部落制度和封建制度结合起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制度仍在实施。

甘州回纥时代,最高统治者是可汗,来自“夜落”部落,实行世袭制。中原王朝多次在甘州授予可汗称号。如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六月,可汗仁美被册封为“英义可汗”;唐末天成三年(928)三月,于人可汗被记为“顺化可汗”,后晋天府三年(929),于人可汗被记为“奉化可汗”;北宋仁宗天盛元年(1023)六月,可汗被特封为“忠顺可汗之王”。

可汗之下有各级官员,有的是突厥人,有的是从中原王朝借来的,如都督、宰相、唐使等。每个部落也有自己的首领,“各有各的君主,各有各的族帐”(《西夏记》卷三)。

清初,清政府以裕固族原有的部落组织为基础,分为七个部落,其首领名为“黄凡七部总经理”,即人们所称的“将军王”、“大首领”。每个部落都有一个副首领,清政府赋予他卫戍、总司令、统帅等头衔。

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裕固族10个部落由一个大首领治理,每个部落都有一个副首领直接管理部落。

大首领有权管辖所有部落,有权召集和主持部落首领会议。各部落的大事一般都是大首领批准的。50年代以前,大首领的影响力降低,名义上有权管理所有部落,实际上只限于东部说裕固族语的部落。其余部落的实权掌握在自己部落的首领手中。

副领导人是世袭的,选举产生的。所谓的选举只是一种形式,往往是由首领事先指定,部落议会通过的。总圈头、辅帮、“老人”都是部落首领与宗教精英、牧师协商后任命的,几乎都由牧师担任。任期一般为一年或三年,可以连任。小圈头由部落首领任命,有些部落由付不起“茶马”税的贫困牧民充任。任期一般为一至三年。小圈头送信,走腿,收“茶马”,充当打手等。为领袖,也必须侍候领袖。“长老”或“族长”,即各氏族的氏族首领,负责收取部落的各种钱财,并协助首领处理纠纷。在明华区、大河区,“老人”由领导指定;在游乐区,会任命退休的首席圈长或辅助帮。

部落会议一年开几次,由首领召集,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参加。表面上是民主议事,实质上是执行领导的决定。

1949以后,裕固族结束了长期的宗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20世纪50年代以前,裕固族仍以部落组织形式存在,清代史料称裕固族为“黄泛七部”,即七部。七族分为“东五族”和“西二族”。“东五族”是:大教主家、八大家族、五大家族、罗家、杨家四大家族。“家”就是部落,七个“家”就是七个部落。后来大首领家族分为曼太家族,八大家族分为东巴家族和西八大家族两个部落,杨格家族分为四个马家族。这样,裕固族有10个部落。根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10裕固族部落为:亚拉格族、贺朗格族、四马族、五艾族、西八族、东巴族、大首领族、秧歌族、罗尔族、曼太族。在10部落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亚拉格家族。“亚拉格”是五代宋史记载的回纥可汗“夜降”在赣州的谐音译名,也是唐代回纥可汗姓氏“耀落格”的异译名。亚拉格家族西说裕固族语,充分显示了裕固族与古维吾尔族的渊源关系。

部落内部有完整的统治体系。部落上层拥有各种特权,有审判诉讼、施加惩罚、处理部落一切事务的权力。部落里的偷盗、打架、草原纠纷、家族官司,都是由首领、总圈首领、辅助帮和“老人”审理处理。根据部落习惯法,部落派官役,不去者受罚,轻者罚双倍工,重者罚款或用柳条鞭打;欠债不还者,向总圈负责人报告后,收取双倍利息或罚款;对于小偷,除了还原物外,还会受到柳条鞭笞和砸踝骨的惩罚。

胡人裕固称该族为“胡人”,裕固称其为“狄乐”。每一个“迪勒”都来自同一个祖先,同一个“迪勒”的人不能通婚,说明它具有氏族的基本特征。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裕固族约有28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些家族既有本民族的姓氏,也有汉族的姓氏。这主要是由于汉族的影响。其汉语姓氏或姓的声母或韵母,如“杜蛮”家族以“杜”为姓,“张安”家族以“安”为姓。还有的以汉语中意思相同的词作为姓氏。比如“西拉”就是“黄”的意思,所以西拉胡人以“黄”为姓。裕固族姓氏和汉族姓氏见下表:裕固族姓氏和汉族姓氏。

姓氏中国姓氏

(历史上称为“选章”)——安、苏乐都——苏、巩尕提——郭、曾思恩(曾克思)——郑、索谢乐——索、顾凌娜、苏思——顾、杜曼——杜、巴亚特——(乌更、胡郎格)——贺、蒙格勒——孟、托俄什——托、冲萨——孔、鸟郎(阿郎)——郎、西拉——黄、额尔——李(高)、贾鲁(贾)、(意)

裕固族的宗族组织“胡氏”并非独创。不是某个部落的氏族,而是一个氏族成员分散在各个部落。例如,一个账户氏族(一个姓氏)的成员分布在裕固族的10个部落中;亚拉格、西八、、曼太四个部落都有杜曼(杜)姓;亚拉格、东巴、大狗甲、秧歌、罗尔、曼太六个部落都有贡额拉提户(郭姓);额尔古纳族(高姓和李姓)分布在四个部落:大头甲、阳、罗尔甲和东八甲。等一下。这种现象类似于印第安氏族,如狼、熊、龟,都存在于易洛魁联盟的六个部落中。这是一种刻意的安排,目的是维护部落之间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