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法政学堂历史事件

北洋新政时期,北洋法政学堂设在教育中心河北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袁世凯任命李渊为天津北洋法政学堂第一任督学(即校长),负责筹建。当时北洋法政学堂占地4200平方米。学校建筑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用豆子和绿石头做的基石,砖木结构,奥克尼式的墙,拱形券式的校门,屋檐处有栏杆女儿墙。这是当时学校建筑的普遍形式。

据史料记载,北洋法政学堂于1906年2月30日开封,1907年8月正式招生,9月2日正式开课。学校起初设置专门课程,模仿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法律学校的规定,学制6年(预科3年,本科3年)。本科分为法律、政治两个系,职业课、士绅课两个班,学制一年半。

法政学堂是为推行北洋新政而创办的,学科是授法求治。因此,学校的师生注重学术讨论,关心国家命运。从1907年建校到1937年解散,这所学校始终与进步和革命联系在一起,李大钊的革命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与其他学校相比,政法学校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烙印。它既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反映。因此,自成立以来,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师生一直很活跃。作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李大钊曾在1923年母校18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当时华北的政治运动首推天津,天津又以北洋法政学堂为中心,所以我们学校在政治运动史上是很重要的。”袁世凯想依法治国,是因为他意识到要实行宪政,需要法律和政治人才。于是,他一方面从吏治的革新入手,先后设立了试官署、官员课堂、幕僚学堂、官吏学堂,培养在职和补官、幕、辅甚至辅,扩大自己的政治实力;另一方面,为了让更多的官员清楚地了解新政,他还派官员和士绅到日本学习,成立了宪法研究所。他以天津为试点,设立自治局、议会和自治研究所,吸引更多有经验、有威望的士绅来听课。这就是后来的北洋法政学堂开设课程简单快捷的“职业班”和“士绅班”的原因。

为了试办正规的法政学堂,培养能辅助新政的人才,袁世凯早在保定就在直隶创办了法政学堂,并扩大招生名额,吸引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安徽乃至东北三省的学生前来学习,以扩大其政治影响。但由于当时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保定的政治号召力不如北洋大臣派驻的军政中心天津。而且学校设置的预科六个月,全课程一年半的两年学习期,也很难达到培养法政通才的教育目标。于是,他不得不另起炉灶,参考派人访日的严凤阁(后为直隶省议会议长)和梁(后为直隶省议会副议长)提出的意见,参照日本法政学堂进行定制,在天津另办一所颇具规模的法政学堂。

虽然北洋法政学堂是直隶总督袁世凯治下建立的最后一所学校,而且比其他专业学校(如1902复课的北洋医学院、北洋军器学堂、北洋巡警学堂等)要晚得多。,1903开课),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专门的法政学校,曾被定为全国各省同类学校的典范。为了试办法政学堂,清政府于1906年7月颁布了《北洋法政学堂章程》,征求各省意见。1904年,管理部部长张百熙与荣庆、张之洞反复修改学校章程,称“建校宗旨是以中考和中国经典、历史的学习为基础,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以纯洁”,并在“忠君、尊孔、尊公、 尊武尊实”后期系所定,北洋法政学堂“北洋法政学堂分为预备课程和正规课程各三年,六年毕业。 预科是进入正式课程必不可少的一步。每年招聘200名候选人,年龄必须在16以上,25岁以下。要求他们文理通顺,学过经史,有一点常识。

北洋法政学堂入学考试,必考科目为语文、经学、史论,要求考生通过日、英、德、法四种语言的考试和数学笔试。因为当时中国对现代新学了解不多,对外语和数学的要求比较低。对于那些从未学过外语和数学的学生来说,这两项成了选修科目。

三年预科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后,颁发毕业证,如果想继续学习,可以继续学习正规科目。科目分为政治和法律两门,入学之初由学生自由认定。政治系从第二年开始分为政治和经济两个专业系,法律系从第三年开始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专业系。三年学习下来,除了考试学过的科目,还要写一篇自由选题的论文。每篇论文必须在一万字以上,并作为毕业成绩之一。如果你通过了所有的考试,你将获得一张文凭,不仅是一定的“奖学金”,还有相应的名气。清政府对一些新式学校的学生并不像对八股出身的孩子那样放心。早在1907,65438+二月,慈禧太后就下诏整顿士人之风,并下令校部严处该校之禁。“学生不得干预国家政治,不得联合聚众发表言论,否则教师、行政人员、督抚、学者将一同受罚。”他还下令所有政府机关和各种规模的学校记录这一目的,挂在课堂上,并在学校毕业考试中公布。

北洋法政学堂的督学和行政人员自然害怕这个目的,他们对学生严格控制。比如为了打压理发运动,给带头理发的黄姓学生记过处分。但这些法令和政令在当时并没有被青年学生重视,所以很快就因为一件小事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有个浙江的学生,因为不适应食物的口味,要求厨房多加酱油。没想到被拒绝了,于是用筷子敲打饭桶以示不满。结果,学校的禁食主任严厉斥责了他。被骂的人因为不忍而独自哭泣,引起了同学们的同情。每个人都准备和学校讲道理。没想到,学校的督学说是学生借钱闹事,却上报给了番台衙门,派了许多兵和警察,包围了学校,镇压下去。结果八个讲道理的学生代表被学校开除了。

1909 12、直隶促校使公司“以北洋法政学堂为例,决定解散。学校其他科目全部并入保定法政学校,预科并入北京法政学校。其所设中学班解散。”然而,由于各方反对,这一决定没有得到实施。6月,1928,直隶公法学校更名为河北立法政治学校;1929年国民政府试行大学区制,学校划归北平大学区。3月,学校更名为河北立法商学院,原学科更名为院系;同年8月,学校升格为大学,新设本科部,开始招收女生。至此,北洋法政学堂完成了从学校到大学的转变,从“北洋”、“直隶”到“河北”书院,历时27年。在此期间,该校毕业生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法律、政治、经济和商业专家。有“中国会计第一人”之称的、“觉醒社”的潘和东征赠别的张鸿鹄,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河北立法商学院继续保持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学校在用人上意见不多。从20世纪30年代初,张友渔同志,一位土生土长的党员和法律专家,申请到我们学校任教。后来,党员阮、杨秀峰、文、何松亭、黄松龄、文永志(又名文)、陈志梅先后来我院担任教授、书记、主任等职务。在他们思想的影响下,全校学生思想倾向进步,政治氛围十分浓厚,使该校成为天津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一二·九运动”中,褚吉章、庄金麟参与了天津学联、全国学联的组织领导工作,阮武德、王民生、王守贤在后来的抗日斗争中英勇牺牲。因为学校在抗日斗争中始终处于最前线,1937年2月,河北政法商业学校被强制解散。

抗战胜利后,因抗日救国而被强行解散的河北立法商业学校的复课被提上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1947年秋,学校几乎没有成立。天津解放后,法商学院的老师们和其他机构一起,在《天津日报》上发表声明,欢迎解放军,支持* * *生产党。1949年3月,军管会通知学校,学院撤销,经管类学生一起转到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