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青口镇里城村多大?

赣榆区

编辑

赣榆区是连云港市三大主城区之一,位于华东和长江三角洲,江苏省东北部,处于江苏沿海经济带和东陇海产业带的东部交汇点。全区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辖15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27个行政村,42个社区,人口116万。[1]

近年来,赣榆区按照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成功创建江苏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区城市、国家生态区,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等国家级荣誉。[2]在2015年度“国家级科技开发区百强”名单中,赣榆区排名第82位,这是赣榆分县以来首次入围国家级开发区百强名单,也是连云港唯一入选国家级开发区百强的直辖市。[3]

赣榆区拥有大面积的滨海湿地、海洋沙滩,以及全省最长的黄金海岸线。土地肥沃,河流纵横,通榆运河发达,生态渔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赣榆市因海而建,因海而生,被誉为“黄海明珠”、“徐福故里”。是江苏沿海第一。[1]

中文名

赣榆区

外国名字

赣榆区

另一个名字

对...不感兴趣

行政类别

市辖区

归属区域

江苏连云港

所辖区域

墩上镇、海头镇、王哲临港工业区等15镇。

政府住宅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琴岛路2号

电话地区号

国际:(+86)518;国内:0518

邮递区号

222100[4]

地理位置

江苏省东北部,海州湾西岸

表面产品

1363平方公里

人口

1160000 (2015)

方岩

赣榆方言

气候情况

暖温带海洋性气候

胜地

抗日山国家4A风景区、秦山岛/海州湾等

机场

连云港白塔壁机场

火车站

连云港站、赣榆站、石桥站(在建)

车牌代码

苏g

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曹卫东区区长:唐光普

赣榆名人

朱子、徐福、傅、王九星等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5200元(2015) [5]

地区生产总值

480亿元(2015) [5]

行政代码

320707[4]

地域特色

赣榆煎饼、海鲜、对虾、梭子蟹等。

目录

1的历史演变

2个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上下文

气候

土地

地质学

4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

农业资源

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5人口和国籍

人类人口

民族

6经济概述

总结

一次产业

二次产业

服务行业

7项社会事业

教育

健康

风格

社会保障

8运输

铁路

公路

港口

9旅游信息

10地方特产

11名人

历史的发展

编辑

在夏天之前,它属于九一。

赣榆美景(4张)

商业党。

西周属莒,祝其二国。

战国时期先后回归越、齐、楚的版图。

秦设赣榆郡,辖盐仓城,属琅琊郡。

汉属赣榆、竹岐、黎城县,属琅琊、东海县。

汉平帝柳岩元年,封司徒马宫为福德侯,置国于赣榆,赣榆地区迁至禹州(今连云港北云台山)。

280年,西晋恢复赣榆县,迁艾步城,后迁禹州。

公元470年,南朝刘宋置清、冀二州于赣榆县(禹州)。

公元530年,梁出怀仁县,隶北青州。

徐福东都

公元549年,东魏分县区,设唐毅郡治郭煌驻军,统领唐毅、归义、怀仁三县。置东海郡,治赣榆(禹州),领赣榆、安流、广饶、夏密四区;设武陵郡辖罗瑶(今沙河城子村),统领罗瑶、商县两区。

公元583年,隋朝放弃武陵、唐毅两县和商县、罗瑶、唐毅、归义四区,将怀仁区划归海州。此后隋、唐、宋、赣榆均称怀仁县,划归海州。

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称赣榆县。此后元明清至民国初年不变,先后归属海州、淮安府、江苏徐海岛。

民国元年(1912),撤销直隶州,实行省辖县,赣榆县直属江苏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东海署,即江苏省第八行政监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侵华日军将赣榆县伪政府划归淮海特区(后改为省)。民国29年(1940),165438+10月30日,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划归山东省滨海机构。民国三十年(1941),5438+0年6月,国民党赣榆区政府流亡,不久解体。民国33年(1944),65438+二月在新浦复建。民国三十四年(1945),65438年6月+10月,王伪政权将赣榆、莒南、日照交界地区划为鲁山县。

中国航海先驱:赣榆徐福

9月,日本投降,伪政府解体;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进驻青口镇,此后任县治;撤销鲁山县,恢复县制。165438+10月26日,中共将赣榆县改名为朱婷县,但当时并未得到官方承认。民国三十六年(1947)二月,赣榆县政府迁至墩上镇。民国三十七年(1948),赣榆县官衙于165438+10月7日流亡东海区新浦(今连云港市新浦区)。众所周知,整个地区都被中国共产党控制着。

1950 10,朱婷区改名赣榆县,划归临猗社。

1953年6月,赣榆县由山东省划归江苏省,划归徐州署。

1983年3月,江苏省撤销各专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赣榆划归连云港市。

2014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赣榆县整建制撤县设区,成为连云港市赣榆区。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13年底,全区共辖15个镇:青口镇、海头镇、干马镇、金山镇、李庄镇、塔山镇、城头镇、黑林镇、宋庄镇、城西镇、班庄镇、沙河镇、王哲镇、墩上镇、石桥镇。2个省级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和海洋经济开发区。[6]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上下文

赣榆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 18 ',北纬34° 50 '。地处苏鲁、山东两省交界处,是江苏沿海经济带和东陇海工业带。

头发的东方交叉点。黄海东岸的海州湾,海岸线长达62.5公里。山东省日照市以北;西部为山东省临沂市,南部和西南部为江苏省东海县、连云港市海州区和连云区。山区、平原、沿海各占1/3。[7]

& ltspan class = " BMap _ Marker BMap _ no print " unselect = " on " " = " " title = " " style = " position:absolute;填充:0px边距:0px边框:0px光标:指针;宽度:19px;高度:25px左:379pxtop:88px;z指数:-6969534;背景:URL(/images/blank . gif);" & gt

2016百度-数据?四维图新。塞纳维& amp道道通

气候

赣榆区

赣榆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3-5月)、夏(6-8月)、秋(9-165438+10月)、冬(12-2月)。赣榆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2532.9小时,年降雨量976.4毫米。

夏季是海洋性气候,盛行来自低纬度太平洋的北风,气候炎热多雨。冬季的特点是大陆性气候,盛行高纬度大陆的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形成了一年四季分明,寒暑变化明显的气候特征。

由于东临黄海,受海洋影响,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春季气温较低、升温缓慢、冬夏气温变化平缓、年降水量丰富等特点。,但分布季节差异较大,春秋两季通常干旱多雨。

土地

全区有4个土壤类型,9个亚类,16个土属,33个土种。

地质学

海州湾

赣榆区海岸线南起临洪口,北至滴水口,全长46.6公里,始终北高南低。其地貌特征分为南北两种,北部为沙质海岸,南部为淤泥质海岸。滴水口至朱棚口为冲刷退缩海岸,邢庄口至临洪口为沉积伸展海岸。在竹棚口和邢庄口之间,有一段两种类型海岸的交替段。滴水口至邢庄口海岸长约30.7公里,主要为山前河湖堆积平原,基岩风化,海相沉积,地面高程2米至3.7米。

自然资源

编辑

海洋资源

赣榆区罗阳镇养殖池

中国渔业百强县赣榆,拥有黄金海岸62.5公里,滩涂面积23万亩,全省最长的滩涂海岸,1.08万亩近海浅水10米,7000平方公里海州湾渔场,盛产黄鱼、梭子蟹、东方对虾、紫菜、贝类等30多种海洋珍品。目前已完成海水育苗和养殖。海水养殖业由传统的潮间带池塘养殖向潮间带和浅海区延伸,建成25万亩鱼、虾、蟹、贝混养基地。打造10品牌无公害水产品。水产养殖科技引进和试验示范机制日趋完善。海水和淡水两个新品种示范园先后引进了黑鲷、美国大口乌鱼、条纹鲈、缢蛏、牡蛎、条斑紫菜、斑节对虾、日本鲇等几十个品种。,促进了虾塘综合养殖和盐田青蛤改造养殖。虾类养殖和蟹类养殖在全国闻名,其中工厂化的蟹类养殖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近50%和30%。[8]

农业资源

赣榆山区、平原、沿海各占三分之一。赣榆山川秀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县。赣榆是中国农业百强县,江苏省商品粮基地县和杂果生产基地。大米、小麦、花生、蚕桑、水果、茶叶、蔬菜、水产品、盐等。已形成规模优势,拥有全国著名的芦笋、板栗、大蒜、蔬菜、花卉之乡。[8]

旅游资源

赣榆有许多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包括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谓是山海结合。赣榆早在秦代就设县,历史灿烂,文化丰富,山海风光秀丽。孔子和他的高足子贡曾经印过甲骨山,甲骨山上至今还有一块石碑,是孔子会见诸侯的地方。自贡的端木书屋靠近省内第二大人工湖塔山水库。独特的吴山自然风景区,奇花异草随处可见;秦始皇两次视察境内,鞭石成为攀登秦山岛的桥梁,留下了直通黄海深处的古神道;古往今来秦朝第一个东渡使者徐福,挂了云帆,从这里往夫差东走。如今,徐福寺已成为人们凭吊古人、游玩的场所。沈括登上山东赣榆山,望着大海,观察着“天地日月之飘流”——吴楚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却又不乏辉煌与优雅。海州湾旅游度假区被誉为“江苏省北戴河”,拥有江苏省最长的优质沙滩。建设了商业服务街、水上娱乐区、海水浴场、槐林休闲区、别墅区、养殖企业等。,形成了新、奇、静、灵的滨海旅游特色。抗日山风景区是国家烈士陵园,入选第一批全国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有建于清代的文峰塔和刘少奇纪念室。目前,赣榆已成为“观黄海风光、探秦山圣道、游徐福故里、游红色度假村”的旅游品牌。[8]

[9]

矿产资源

中国西北山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有石材、黄沙、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瓷石、粘土、优质矿泉水等30多种,其中花岗岩50亿立方米(储量居全省第一)。雪花汉白玉65438+亿立方米以上,色泽洁白,纯度高,抗压强度强,已被列入国家石材样品库。2.7亿立方米优质黄沙;青口盐场隶属于中国四大盐场之一的淮北盐场。[9]

水资源

赣榆区拥有江苏省最大的两座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和塔山水库,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9]

人口和国籍

编辑

人类人口

2010年,根据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赣榆区有949438人。[10]

民族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赣榆区有汉、蒙、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佤族、哈尼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8%,少数民族人口占0.2%。[11]

经济概况

编辑

总结

“十二五”期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区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港口牵引、产业引领、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5亿元,分别是2015、2010的2.06和2.42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200元和1.37万元,比2010年净增10.932元和6447元,年均增长12.0%和13.5%。2012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在全市率先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港口实现口岸化运营;2015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排名第82位。先后成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凸显。[5]

一次产业

累计新增亿元以上项目334个,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437家。规模以上工业投资86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95.4%。工业经济的扩张与升级。2015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5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300.2%和293.7%。开展“千家企业技改、百家企业翻番”行动,实施技改项目82个,完成规模以上技改投资6543.8+04亿元,占比54.5%。对主导产业的大力支持。石化、钢铁及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944亿元,占比65%。新海石化和阳新钢铁分别实现产值230亿元和220亿元,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178和212。园区经济持续发力。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建设标准厂房85万平方米,形成四个园区、四个中小企业园、七个产业集中区的协调发展格局。2015年,四个园区工业产值913亿元,工业入库税收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3%和71%,占比分别为63%和60%。[5]

二次产业

洛阳生态园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两个省级园区的县。2015年,预计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54亿元,农产品出口11300万美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83%和123%。海州湾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四季田园现代农业、青口蓝湾现代渔业、甲骨山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水果产业各具特色。流转土地45万亩,建成1000亩市级连片基地11个,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43.8万亩,粮食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7万吨和46万吨。新增专业合作社742家,家庭农场145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沃田农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认证“三品一标”418。培训农民110000人,新增新型职业农民4.4万人。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总投资22.2亿元,完成水库除险加固、泵站改造、土地治理等184项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推广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3.5万亩,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5]

服务行业

服务业增加值翻了一番。2015年,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7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建设运营奥邦亿丰商城、赣榆老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和专业市场。建成临港综合物流园区400亩堆场和银河物流园区1.2万平方米高标准仓库,启动钟旭物流园区建设,现代物流企业1.95家。已建成蓝湾科技孵化中心、电商物流产业园,36家电商企业入驻。建成了“三好产品”等一批农村电商平台,海头镇海后村成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赣榆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居全国14位。成立了三个新的金融机构。中兴农贷等两家公司成功上市。实施粟海集团发债等融资项目26个,融资达到11.47亿元。秦山岛旅游开发初见成效,海州湾海洋公园建成并投入运营,大甲骨山景区功能日臻完善。李庄樱桃节、甘马黄金梨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声名鹊起。国家3A级景区4个,四星级乡村旅游点3个。旅游总收入达到6543.8+0.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3.2%。[5]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赣榆区是苏北唯一拥有四所四星级高中的县级单位,赣榆中专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接受。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被评为全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县。全省优质幼儿园50所,中考综合评价居全市前列。高考连续15年全市第一。甘中被授予“清华大学新世纪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深化教育改革,2011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2013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县级示范区。[6]

健康

2011、赣榆区400个村卫生室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双百人才”工程被国家医改办列为样板。计划生育率94.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7‰以内,是全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14]

风格

2011赣榆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博物馆验收,举办“赣榆风情”文化广场等活动95场。黑陶、木船制作工艺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线电视数字化快速推进。承办11全国拔河锦标赛系列赛等省级赛事。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县、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县。[14]

社会保障

赣榆区

2011、1.2赣榆区新增城镇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投资1168万元建设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6.7%。35.4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新农合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参合率98.6%。农村和城镇居民月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210元和245元,共发放597100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400元和2600元,集中供养率达到76%以上。支付给80岁以上老人668万元。3257名残疾人获得重度残疾救助。建设保障性住房1783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98万元。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