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金利村历史
海沧的烧香习俗是各灵庙的主神或副神每年固定时间去祠堂祭祀,也可以说是回“娘家”。
海沧绿礁上的东宫(慈济祠堂)是公认的保圣皇帝的祠堂之一,基本上闽南每个村落都有供奉保圣皇帝(达道公)的村庙,尤其是在海沧。每年正月初五之后,大家都要去村里烧香,这是惯例。
在古代,出于避免朝觐冲突的需要,漳州各县前往青礁东宫(原漳州),泉州各县前往白梅礁西宫(原泉州同安)。如今行政区划变更,白蕉归漳州,青蕉归厦门,各县按地理距离行进。
厦门送王中寨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明初。厦门“送王”规模较大的有三个地方:安溪镇吕厝村、海沧中山村、湖里中寨村。这种习俗通常每三至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芦苇来确定在固定的农历某一天举行。送王船,就是送“代天猎”的太子。关于王爷的传说没有定论,最晚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清朝雍正年间。2004年,148太子送,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这个太子不代表“瘟神”,而是代替皇帝巡游各地,赏善惩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般三到四年举办一次。在固定的农历月份举行送王船的仪式,用杉木或纸制成王船。邀请王子登上国王的船,装上柴米油盐甚至生活用品,在海边焚烧。“送王船”又称“烧王船”,是古代沿海渔港和渔村的汉族传统民俗。通过向海神献祭和悼念在海上遇难的灵魂,他们祈祷海上安全和捕鱼有利可图。厦门港渔民“送王船”的习俗也融合了王业(郑成功)的信仰。据说这个习俗起源于台湾省。清朝初期,渔民们为了纪念郑成功的丰功伟绩,制造了一艘“王船”,并把它送到了大海,但他们没有说清楚就收到了消息。这种汉族民俗在“文革”中被中断。1995在去台湾和厦门的居民倡议下,恢复了三年一次的活动,规模更加隆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