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船技术

类别:文化/艺术> & gt历史话题

分析:

我国海岸线很长,仅大陆海岸线就超过18000公里。大陆周围有6000多个岛屿,岛屿海岸线长达14000多公里。它们横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广大海域,并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紧密相连,为我们的祖先开展海上活动和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航海需要船只。中国的造船历史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早在古代就开始了。

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0000-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木筏,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海洋,奠定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基础。据考证,在木筏、船发明之前出现的第一种水上交通工具,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东南部的百越人发明的。

秦汉时期的造船高峰

秦汉时期,中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南方的战争中组织了一支能够运输50万石粮食的庞大舰队。据古书记载,秦始皇曾经派一位将军率领船队攻打楚国。中国统一后,他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巡航,或在内河巡航,或乘船在海上航行。

到了汉朝,以船为主力的海军已经很强大了。据说单一场战役,汉朝中央就能出动2000多艘船,20万海军。舰队配备了各种战斗舰艇,包括舰队最前方的突击舰“首登”号、用于攻击敌舰的狭长战舰“蒙冲”号、快如奔马的快船“红马”号、双板重武装舰“槛”号等。当然,建造舰是最重要的舰艇,是海军的主力。造船是汉代著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发展也是造船技术高超的标志。

秦汉时期造船业的发展为后世造船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国时期孙吴生活的江东,历史上是造船发达的吴越之地。吴国制造的战船,最大的一艘有五层,可载3000名士兵。擅长造船的吴灭亡时,金朝缴获的官船有5000多艘,可见造船业的兴盛。到了南朝,江南已经发展成为65438+万吨的大船。南齐大科学家祖冲之(公元429 -500年)为了提高航海速度,“又造了一艘千里船,在新亭河试航,日行百余里”(《南齐书》卷五十二)。是一种带桨轮的船,称为“车船”。这种船是靠人力蹬轮子推动船前进的。虽然不如利用自然力航行经济,但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为船舶动力的提高提供了新思路,在造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宋时期造船的高峰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从此进入成熟期。秦汉时期出现的船尾舵、高效螺旋桨、有效利用船帆等造船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造船业非常发达,甚至还造出了非常大的龙舟。隋代的龙舟采用榫接和钉接的方法。用铁钉比用木钉和竹钉连接牢固多了。这种先进的方法在隋朝已被广泛采用。

唐宋时期,船舶的数量和质量都反映了中国造船业的高度发展。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造船业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船体不断增大,结构更加合理。船越大,制造过程就越复杂。在唐代的内河船中,20多尺长,载六七百人的并不少见。有的船上居然可以开辟花园种花种菜,光水手就有几百个。船的大小可想而知。“神舟”号建于宋代,用于向朝鲜派遣使团,运载能力超过65,438+0,500吨。有的海船载着几万块石头,舵长达三五尺。唐宋时期建造的船身两侧被削去,龙骨贯穿到底。船体表面与底部的比例约为10: 1,底部呈V型,也便于驾驶。

第二,造船数量在增加。唐宋时期,造船作坊的数量大幅增加。唐代的造船基地主要有宣(宣城)、润(镇江)、昌(常州)、苏(苏州)、胡(湖州)、杨(扬州)、杭(杭州)、越(绍兴)、台(临海)、吴(金华)、江(九江)、洪(南昌)等。这些造船基地都设有造船车间,可以建造各种河船、海船和军舰。唐太宗曾经告诉朝鲜不要进攻新罗,决定举兵进攻朝鲜。明洪、饶(江西博阳)、江三洲,造四百船,运军粮。他还命令西恩带4万军队和500艘战船从莱州(山东叶县)开往平壤。可见唐朝有很强的造船能力。到了宋代,东南各省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官方和私人造船工场。每年建造越来越多的船只。仅明州(浙江宁波)和温州每年就建造各类船舶600艘。冀州(江西吉安)造船厂也创下了1.300多艘的年产量纪录。

第三,造船技术越来越先进。到了唐代,船已经采用了钉榫的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船的强度。宋代造船厂用于造船和修船,比欧洲早500年。到了宋代,工匠可以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作一个船的模型,然后根据绘制的船图进行建造。16世纪欧洲出现了简单的船图,比中国晚了三四百年。宋朝还继承和发展了南朝的车船制造技术。车船是军舰的一种,船身两侧装有木质叶轮。一个轮子叫车,人力蹬,船飞。南宋时,杨卯叛军使用的车辆和船只有两三层楼高,可以运载一千多人。最大的一次是32辆。在与官军的战斗中,杨幺起义军的车船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势。古代船只多为帆船,逆风顺流行驶非常困难。船只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困难。这是一艘原始形态的船。

明代造船的高峰

明朝时期,中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由于元朝处理海运粮食,继承和发展了唐宋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建造了大量的船只,其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前代。元初,仅海军战船就有17900艘。元军往往一战能造上千艘战船。此外,还有大量的民船分散在全国各地。到了元朝,* * *人的远洋航行逐渐衰落,在南洋和印度洋航行的四桅远洋船几乎都是中国的。中国帆船数量居世界第一,性能远超* * *船。元代造船业的大发展,为明代建造五桅战船、六桅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迎来了中国新的造船业。

根据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和古籍记载,明代造船工场的分布、规模和设施之完备,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达到了中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船厂有南京龙江船厂、淮南清江船厂、山东北清河船厂,规模都很大。明代有加工帆、绳、钉等零件的手工业作坊,也有储存木材、桐漆、麻的仓库。当时对造船材料的验收和船舶的修理交付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这样坚实的造船业基础,才有了明代郑和七下西洋。

总之,经过秦汉和唐宋两次发展高峰,明代的造船技术和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达到了中国古代造船史上的高峰。明代造船业的巨大成就早已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