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的历史沿革
华亭县位于唐天宝十年(751),上海县位于元二十八年(1291),属区南。南宋十年(1217)设嘉定县,清雍正二年(1724)设宝山县,属区北。
直到19年底,区域仍以西浜、李家浜、木渎港、蔡家浜、秋江为界,南北分属高场乡、法华乡和保山县真如乡、彭浦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列强的通商口岸。后来列强占领租界,多次扩大面积。
到1899年,苏州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被外国列强辟为公共租界,开始了城市化进程,逐渐成为上海市区的一部分。
从65438年到0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后,除了公共租界以外的所有地区都属于闸北、彭浦、真如、松浦和法华。抗日战争时期,汪伪政府接管公共租界,重新划分行政区,在上海设置31警区。苏州河以南地区被划为第十三警区,由普陀路派出所管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基本按旧警区划分为区,苏州河以南地区为十三区。1947 65438+10月更名为普陀区,区办公地点设在安源路玉佛寺。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月底成立普陀区接管委员会。
6月28日1950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成立,划入苏州河以北、中山北路以南地区。
1956后陆续被真如、大厂、西郊、宝山等部分区县纳入。
1984和1992分别划入嘉定县真如镇和常征、桃浦乡,普陀区面积55.53平方公里。
1959年正式命名为街道办事处。年内,全区共分伊川新村、普陀路、林家岗、东新村、沙洪榜、胶州路、曹杨新村街道7个街道。
1963年5月,辖区街道数量调整为8个,设立中山北路街道。
1964,辖区街道数量调整为9个,设立朱家湾街道。
1982年2月,宜川新村街道划出部分区域建立甘泉新村街道,曹杨新村街道划出部分区域建立曹安路街道。此时辖区街道数量调整为11。
1984 165438+10月,嘉定县真如镇入区,区行政区划为11街道1镇。
1987年7月,因版图扩大,成立虎台新村街道。同年,石泉新村街道成立5438年6月+10月,区行政区划为13街道,1镇。
1991年9月,撤销普陀路、胶州路街道,设立长寿路街道;撤销甘泉新村、虎台新村街道,设立甘泉路街道;撤销朱家湾、石泉新村街道,建立石泉路。该地区的行政区划是10个街道和1个镇。
1992年7月,嘉定县常征、桃浦两个乡镇入区,区行政区划为10街道,1镇,2乡镇。
1993年3月,东新村街道更名为东新路街道。
5月1994,沙洪浜街更名为白玉路街。65438+年2月,撤销常征、桃浦两个乡,建立常征镇、桃浦镇。区行政区划为10街道3镇。
1996年3月,镇光路街新建。同年3月,新建百里路街道。区行政区划为12街道3镇。7月,1997,宜川新村、中山北路街道撤销,设立宜川路街道。区行政区划为11街道3镇。
2000年5月,该区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调整。曹安路、白玉路、东新路、真光路、百里路等5条街道被取消。
2065438+2004 65438+2004经市政府研究,同意设立万里街道办事处,驻地为富平路518号,常征镇行政区划相应调整,驻地为万镇路180号;同意撤销真如镇的建制,设立真如镇街道办事处,驻地在芝川路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