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盛产茶叶的地方在哪里?
1.我们现在在哪里种茶?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是茶叶种植和生产大国,但不一定知道具体是哪些省份在种植茶树。历史上,茶叶最早种植在四川和湖北,也就是所谓的巴蜀之地。随后,随着秦朝的统一,茶叶种植逐渐传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再传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明代郑和下西洋将茶籽带到台湾省,开辟了台湾省的茶区。目前,就经纬度而言,中国产茶区有茶树,从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海岸到东经94度的西藏自治区米林,从北纬18度的海南省玉林到北纬38度的山东蓬莱,南北纬度跨度20度达2100公里,东西经度跨度28度,垂直
从具体省份看,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海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云南、甘肃、西藏、新疆、台湾省等20多个省份的1,000多个市县种植茶叶。既有海拔2600米的高山茶园,也有平均海拔200-300米的低山丘陵和平坦茶园。截止2019年底,全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4597.87万亩,其中云南省最大,达到699.9万亩。前年排名1的贵州省位居第二,但种植面积也达到698.7万亩,与云南相差不大,排名第三的四川省达到575万亩。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茶园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茶叶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种植区域和茶园品种的优良转化在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升。而且,目前各地还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和种植。相信未来中国茶叶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会进一步增加。
2.历史上中国的茶区是如何分布和变化的?1.唐代八大茶区
唐朝以前,中国的茶叶种植虽然已经发展到长江中下游,但仍集中在四川、湖北和豫东地区。唐朝以后,茶叶进入大发展大繁荣阶段,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有记载的茶区划分正式开始。
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唐代中后期有43个郡县种茶,拟分为八个茶区,即山南茶区、淮南茶区、浙西茶区、剑南茶区、浙东茶区、黔中茶区、江西茶区、岭南茶区。八大产茶区覆盖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四川、贵州、安徽。其实在陆羽的《茶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产茶区,这八个产茶区都没有包括。这里是云南产茶区,因为当时云南是南诏。
2.宋元明茶区
宋代,茶叶种植和生产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长江流域和淮南地区。宋代全国66州242县种植茶树,分为江南路、淮南路、镜湖路、两浙路、福建路五大茶区。元朝在宋代茶叶种植区域的基础上,系统地将茶叶划分为两个重要产区,即江西钟惺中书省和湖广兴中书省。明朝基本继承了元朝的茶区划分。值得注意的是,郑和下西洋将茶籽带到台湾省,开辟了台湾省的茶区,再次扩大了中国的茶叶种植规模。
3.清代六大茶叶生产中心
清代的茶区划分与历代不同。这是因为清代茶叶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再加上茶叶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的逐步提高,中国六大茶基本形成,所以茶区的划分是以茶叶为中心的。
据历史文献记载,清代有六个茶叶生产中心,分别是砖茶、乌龙茶、红茶、绿茶、边茶、竹兰花茶。砖茶生产中心主要在湖北咸宁和湖南岳阳;乌龙茶生产中心主要在福建省的安溪、建瓯、崇安;红茶主要产于安徽祁门、江西武宁、湖南安化;绿茶主要产于江西婺源、浙江杭州、江苏虎丘;边茶生产中心主要在四川省雅安、汶川、安县;朱砂花茶产于广东省罗定。
4.民国时期茶区的划分
民国时期,虽然中国茶叶因为战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很多茶人仍然对中国茶叶产区的划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其中著名茶人吴觉农、胡浩川曾提出将中国划分为13个茶叶产区,包括8个出口茶叶产区和5个国产茶叶产区。谢忱教授将中国的茶区分为四个部分,即浙、皖、赣茶区,粤闽台茶区,湘鄂茶区和云川康茶区。这些茶区虽然各有特色,各有主张,但为中国现代四大茶区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现代四大茶区的划分方法和特点是什么?1.四大茶区的划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的生产和种植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恢复。许多茶学者继续有效地划分中国茶区的分布。如庄万芳教授早在1956年就将中国的茶叶产区划分为中北部、中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华南。1958年,王泽农教授提出将中国茶区分为华中、华南、华西三个区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茶专家对我国的管辖划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茶区的划分其实应该属于经济概念,所以必须在国家总体发展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考虑,再结合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并注意行政区域的基本完整性。因此,我国建立的四大茶区是根据地域差异、茶叶生产历史、品种类型、茶叶结构、生产特点等因素确定和划分的。这四个茶区被称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2.四大茶区的分布范围
华南茶区主要包括福建和广东中南部、广西和云南南部、海南和台湾省。西南茶区主要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江南茶区主要位于长江以南,包括两广北部、福建中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和湖北两省,以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山东沂河以东的部分地区,包括甘肃、陕西、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安徽和江苏、山东东南部。
这四个茶区基本上是根据相应的行政区划和茶叶种植类型的历史和生产特点划分的,涵盖了中国所有的茶区。
3.四大茶区的生产特点
华南产茶区属于热带季风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中国气温最高的产茶区,年平均气温20多度,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所以华南茶以乔木型和小树型茶树品种为主,灌木型也有分布,但相对数量较少。华南茶区主要生产红茶、普洱茶、六堡茶、绿茶和乌龙茶。
西南茶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相对复杂,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比华南低很多,只有14~18度左右。但西南地区是茶叶的原产地,所以品质非常出众。茶树的主要类型有灌木型、小乔木型和乔木型,生产的茶类主要有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花茶,当然还有红茶。
江南产茶区基本以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但南部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超过15.5度,也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区域。江南茶区种植的品种以灌木状的中叶种和小叶种为主,小乔木的中叶种和大叶种也有分布,但数量较少。江南茶区主要出产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红茶。可以说,中国十大名茶大多产自江南茶区。
江北茶区属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下。所以相对于其他茶区,茶叶生长的时间更长,茶叶上市的时间更晚。总的来说,江北的茶区都是灌木型的中小叶种,主要产绿茶。江北茶区绿茶最大的特点是香气高,滋味浓,因为其茶叶生长时间长,内含质丰富。
总的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茶叶种植发展史上,茶区的划分是根据茶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确定的。中国四大茶区的确定,不仅有利于提高茶叶生产和种植的规模,而且有利于发挥区域的生态、经济和科技优势,提升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