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出生在哪里?
陈(1912.1.22 ~ 2004年4月8日),广东新会县人,地质学家,活动构造与递进成矿理论的创始人。国际地质界称他为“地洼学说之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中山大学地质系毕业;1946升任中山大学教授;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以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陈最突出的贡献是在1956年发现了大陆地壳的新构造单元——地洼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地壳大地构造学,发展成为地洼(活化)构造的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找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地洼学说的诞生被列入世界科技史的年表。
中文名: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新会县
出生日期:1912 65438+10月22日。
死亡日期:2004年4月8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主要成果:发现了一个新的大陆地壳构造单元——地洼区。
活化构造和渐进成矿理论的创始人。
地洼学说之父
1998以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代表作:《陈全集》(一套9卷)
角色的生活
1912 65438+10月22日出生于广东新会县。因为家境贫寒,他跟着阴阳先生的父亲在野外奔跑,对大自然产生了兴趣。
1925年春天,13岁的陈在姐姐的资助下考入新会一中。1930考入中山大学地质专业。每年寒暑假,他回家后就用所学考察新会县的山川。
1932年,陈写出处女作《广东新会地质勘探》,寄给国立北平研究院,获当年地质矿产研究奖。1933年,他把在广州附近考察得到的信息写成了一篇关于广州三角洲的论文,寄给了上海科学杂志。不久,他获得了中国科学社的奖金和一块刻有“向事物学习,利用慷慨的生活”的金质奖章。
1934,中山大学地质系毕业。陈以广东出露的大面积中新生代红层为选题,完成了《广东红岩系》毕业论文。本文所描述的中、新生代红层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就是他后来提出的典型地洼盆地构造。论文入选《国立北京研究院工作报告》,并再次获得地质矿产研究奖。以上三篇论文,其实是他后来建立地洼学说的最初基础工作。
1934 ~ 1935,就读于北平研究院。1934年,陈获得美国洛克菲勒文化基金会奖学金,进入北平研究院读研究生,师从地质学家翁,在北京大学师从美国地质学家格利普。
1936-1945,在两广地质调查所、江西地质调查所担任技术员、技术员。
1946-1951年,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
1952-1977,中南矿冶学院教授,地质系主任。
1978-1984曾任中南矿冶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国际地质协会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
65438-0980,陈代表中国地质学界参加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他被一致推选为国际地质联合会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和《全球构造与矿物学》杂志顾问编委。
1984年,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地质学家齐聚莫斯科,召开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应邀坐在主席台前排,成为100年来享受这一崇高礼遇的中国第一人。
1988年,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地洼构造与成矿国际研讨会上,在7个国家30多位院士、教授的倡议下,在中国成立了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0年被国际地质矿物学协会接纳为团体成员,并据此成立了“构造岩浆活化(地洼)”研究组),陈果当选。
65438-0985,成为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为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中心主席。
他于2004年4月8日去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陈从事大地构造研究,于1956年创立地洼学说,突破了1859年以来美国和澳大利亚学者创立的地槽-地台学说,为进一步认识地壳演化规律和找矿开辟了新思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一理论被介绍到十几个国家,促进了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1991年提出地壳(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即统一研究岩石圈演化和运动的学术思想。
陈在北平研究院读研究生时,更注重书本知识,但更注重实践。他多次到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的区域信息。通过对几个典型地质构造的对比研究,他惊讶地发现,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中期以来,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化并没有逐渐减弱,而是周期性地复兴。这些现象无法用经典的大地构造理论来解释。近百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大地构造理论是美国赫尔和达纳于1859年,奥地利休斯于1885年提出并发展的“地槽-地台”理论。地壳演化的剧烈活跃阶段称为地槽阶段,相对稳定的阶段称为地台阶段。根据这一理论,地壳演化的过程只是从地槽阶段到地台阶段。
1936年,陈告别研究生生活,到两广地质调查所工作。当时广东灵山(今广西)发生强烈地震。陈在他的大学老师、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何杰的支持下,冒着余震的危险,徒步赶到震中地区,观测白天地壳结构、滑坡、沉陷、喷水、喷砂等异常变化。晚上,他蹲在破庙的神秘案上,借着烛光整理资料。从他调查的数百份材料中,他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自东汉以来,一千多年间,灵山周边数百公里范围内发生了150多次地震。根据“地槽-地台”理论,我国东部从大兴安岭到海南岛的广大地区已进入稳定地台阶段,这与地震带、褶皱、断层多的事实不符。“地槽-地台”理论的权威在他心中已经动摇,他想做出新的回答。1937年,又访衡山。他在考察中发现,广东、湖南、江西的地壳结构对于回答“地槽-地台”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很有代表性。他辞去了中山大学的教职,自告奋勇去江西地质调查局实地考察。他每天手里拿着地质锤,肩上背着帆布包,翻山越岭,攀崖露宿,非常辛苦。但他想到的是:要减少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在中国勘探矿产资源,需要有科学的大地构造理论。带着这个信念,他在山里干了10年。
他写了大量关于调查研究成果的著作,开始公开挑战传统的大地构造理论。1938年写了《中国东南部红岩地层划分》,指出流行的红层只是第三纪,南雄层在丹霞层之上的说法值得怀疑,因为他发现其中还包括白垩纪,以南雄层为代表,南雄层其实在丹霞层之下。因此,他把红层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沉积旋回,新的和旧的。论文提交后,被认为是“不懂地质学的ABC”,没有发表。江西省地质调查局局长尹赞勋在它出版前极力推荐。但前面有一篇观点不同的长文,后面附了他的文章,明显是“反面教材”。陈的观点直到1950以后才得到承认。红层之争后,陈顶住压力,继续探索,开辟了海岸地貌学研究的空白。早在1869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就写过一部叫《中国》的地质学著作,断言中国的海岸以杭州湾为界,北部海岸线上升,南部海岸线下降。陈通过对东南沿海海岸线的反复观察,认为中国南方海岸线是一条复合型海岸线,并于1948年撰写了《中国南方复合型海岸线的成因》,再次向传统地学理论提出了挑战。这是断块差异抬升运动形成的地洼型复合海岸线的雏形。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一个新的观点在他脑海中萌发:中国东部广大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既不是地槽,也不是地台区,而是一种新的构造类型。
1952中国高校调整,岳麓山下创办中南矿冶学院。陈是从中山大学调来担任地质系主任的。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研究《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逐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整理多年积累的资料。有一次,当他读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用“静态缺陷”批评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渐变理论”时,深有体会。从哲学上启发动摇“地槽-地台”理论,否认地壳只有从活动阶段进入稳定阶段才会不再发展。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既然中国东南部不同于地槽和地台,为什么不能是另一个构造单元呢?
冲破意识形态的枷锁,他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1956年,他发表了一篇酝酿多年的论文——中国地台“激活区”举例和“华夏古陆”讨论。正如1975年中国出版的《自然科学事件年表》和1983年日本出版的《技术事件年表》所记载的,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地洼学说的诞生。1959年又发表了两篇学术代表论文:《地壳的第三个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和《论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正式使用了地洼区的概念,而且描绘了一幅广阔而动态的构造演化的壮丽画卷。
从1956到1965,这10年间,他整日潜心写作,为地洼学说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大厦。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与地质评论》等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了《中国地质》40万字、《大地构造》60万字、《地台活化理论及其找矿意义》37万字,编制了《湖南大地构造图》。
地洼学说克服了“地槽-地台”理论的“静态缺陷”,否定了地台是地壳运动最后阶段的说法。但是,地洼学说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的地质理论,因为“地槽-地台”学说已经正确揭示了最早公认的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只有地洼学说阐明了大地构造单元不是两个,而是多个;地壳演化从活动地槽阶段进入稳定地台阶段后,已经复活,通过地台区的活化进入新的活动带阶段,形成第三构造单元的地洼区。这种动态递进、不断演进、螺旋式发展的新认识,是对唯物辩证法规律的有力阐释。
在实际应用中,地洼学说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地构造成矿类型——地洼型,并阐述了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专属性、矿物继承性、递进成矿和“一个屋檐下多代”的叠加现象。还有递进成矿和矿床分布的时空规律,从而拓展了找矿线索和领域。他提出的多因复成矿床的概念,为矿床成因类型增加了除内源性和外源性之外的第三种类型,为解决许多争论已久但尚未定论的重要矿床成因问题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他提出地洼期是地壳演化史上重要的成矿阶段,其矿产的综合性、多样性、多期性、多成因性尤为明显,为寻找各类相关矿产资源指明了方向。陈说:“地洼学说从新的角度探索了成矿规律,可以更有效地指导找矿。目前,地洼区占中国大地构造分布的2/3。它也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地洼区相对隆起的山脉叫迪丘,相对凹陷的盆地叫地洼。穹丘带以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矿化为特征,而地洼盆地是寻找煤和石油的远景区。祖国的地下宝藏能得到充分开发,是我最大的心愿。”
“文革”期间,地洼学说难逃厄运,国家为发展地洼学说而建立的大地构造研究室被解散。为了挽回事业上的损失,陈整日呆在家里,潜心撰写中国第一部成矿构造研究专著——《成矿构造研究方法》。但当时手稿无法发表。
这时,国际上兴起了另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板块理论。它起源于“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由加拿大威尔逊于1965年创立,论证了大陆运动的动力,打破了地壳以垂直运动为主的传统观念。板块理论和地洼学说分别是地槽-地台理论在空间(运动方向)和时间(发展阶段)上的突破。就在板块论兴起的时候,地洼论几乎偃旗息鼓,陈感到心痛。当时,他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但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陈·。自苏联科学院副院长杨慎院士首次将“地洼区”和“第三构造单元”的概念引入苏联以来,苏联地质学家就利用地洼理论研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成矿规律。对此,苏联科学院院士、国际矿物成因协会主席什切格洛夫曾多次指出:“我们的‘构造-岩浆活化’理论是在地洼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教授是我们理论的第一代指导者。苏联金属学家汤姆逊在其著作《活动带成矿作用分析》中将地洼学说与板块学说进行了比较,认为“现阶段地质学的发展依赖于两种新的理论:一是板块构造,二是由构造岩浆活化过程决定的第三种构造发展类型,这两个学科成为重新审视成矿理论的基础。"
从65438年到0978年,陈带着《中国大地构造大纲》和新编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并在会上获奖。经国务院批准,以陈为首的中国科学院长沙构造研究所成立。批复明确规定,研究所的方向和任务是:“研究和发展中国地洼学说,利用地洼学说研究中国的区域构造特征和发展历史、矿产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找矿勘探服务。”
地洼学说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成功。福建省三明地区有一个二叠纪煤田被宣布“不需要进一步勘探”,利用地洼学说将其确定为储量丰富的煤炭基地。河北任丘油田,潜山打了几口井,没有出油。根据地洼学说,钻探深入到震旦系,发现了一个高产油田。在广西贵县,地洼学说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没有大型三水铝石的论断。
“地洼”一词已出现在多种地质学著作和词典中。地洼学说不仅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区域地质、成矿构造、找矿勘探、地层古生物、地震、水文、工程地质等领域,还被引进或应用于五大洲几十个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有1500多部著作(书)介绍或引用地洼学说。
提出了“丹霞地貌”的概念
22岁的陈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其毕业论文《广东红岩系》初步探讨了丹霞地貌的概念。文章后来发表在国立北平研究院的报告上,补充版发表在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季刊上。1939年,陈在完成《崇仁-宜黄(江西)1: 20万地质矿产图》的同时,对以宜黄“石拱”为中心的丹霞地貌进行了专题论述。同年,在广东曲江丹霞山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丹霞地貌”的概念。在1940发表的《江西崇仁至宜黄之间的地质矿产》一文中,进一步确立了“丹霞地貌”的概念。丹霞地貌是“方山、塔、柱、峰柱、洞、洞等形状的地貌景观。由不均匀厚层、极厚层、平缓层理、节理裂隙发育,由铁、钙、粉砂、泥质等胶结而成。在内力和外力的地质作用下。
阐明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
构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地洼学说中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丹霞地貌”概念提出后,陈一方面从地质理论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丹霞地貌”的形成,如大地构造背景、发生发展过程、动力机制等。另一方面,以诗歌的形式,用科普的语言向普通大众介绍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
陈等发表的《红色岩层中白斑成因的一个解答》、《粤北景观的地质因素》、《以“华夏古陆”为重点的中国地台“活化带”的一个实例》、《中国地台活化的初步探讨》、《地壳的第三个基本结构单元:地洼区》、《地洼区的第三个构造层:地洼沉积层》等系列出版物。
20世纪90年代初,陈写诗解释丹霞地貌的成因。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献给普通大众。比如《山景成因》:_山盆中的红层造就了悬崖峭壁和险峻;你问谁技术好,岩石就会因为水的侵蚀而开裂崩塌。再如,在《丹霞地貌的形成及其研究发展》一诗中,不仅进一步详细描述了丹霞地貌的特征,还生动地阐述了其发展的地质时代、与地壳演化的关系、与风化的关系。为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与弘扬
1992,陈应邀考察湖南崀山,对崀山风景区的旅游发展进行了评估和指导。他写了《八十年调查_山丹霞地貌》等一系列的诗:半生缘以丹霞之美闻名,才知道山比丹霞好。度假村为什么讨厌迟到?并称赞南北双奇葩。
陈充分肯定了“丹霞地貌”的旅游资源价值,大力倡导和鼓励开发利用“丹霞地貌”资源。为“中国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洼学说代表项目“地洼区(活化区)——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2;
地洼学说被列入世界科学史上重大事件年表;
《亚洲陆海贝壳大地构造图》获199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期刊论文
人员培训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国家数字工程技术研究院信息:1988-2002,陈培养博士后21人,近期情况如下:
地洼学说代表项目“地洼区(活化区)——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2;
地洼学说被列入世界科学史上重大事件年表;
《亚洲陆海贝壳大地构造图》获199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荣誉表彰
“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省特殊劳动模范”称号;
陈的名字入选英国《世界五千名人》和《贡献者》,美国《国际杰出领袖名人录》和《国际名人辞典》。
社会公益服务
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南工业大学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洼理论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地质专业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际地质联合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兼构造岩浆活化(地洼)研究组主席,国际地质联合会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洼构造与矿物学研究中心主席,《全球构造与矿物学》杂志顾问编辑。
性格评估
如果说阐明地壳演化规律,提出地壳第三构造单元大地构造理论是陈对地质学的杰出学术贡献,那么“丹霞地貌是国之耻”则是陈先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地貌学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科学网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彭波)
陈、他的名字、他的事业都与地洼学说密切相关。(中南大学曾长秋)
后人的纪念
为纪念陈院士,湖南建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捐资400万元在中南大学设立“陈教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