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历史简介
罗马帝国时期,名医盖伦曾记载,如果将死去动物喉咙里的芦苇吹入气管,会发现动物的肺部可以达到最大的扩张。1543年,维萨利乌斯在进行活体解剖时,采用了一种类似于盖伦介绍的方法,来恢复开胸后塌陷的动物肺。1664中,虎克将一根导气管放入气管,通过一对风箱进行通气,发现这只狗可以存活一个多小时。在1774中,Tossach第一次通过口对口人工呼吸成功地使一名病人复苏。Fothergill还建议,当嘴对嘴呼吸不能吹出足够的气体时,可以用风箱代替吹气。不久后,在皇家慈善协会的支持下,基于这种波纹管技术的急救方法被推荐用于溺水患者的复苏,并在欧洲被广泛接受。但在1827-1828期间,Leroy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了风箱技术会产生致命性气胸(但后来证实上述研究中使用的压力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实现),于是法国科学院开始限制这项技术的应用,英国皇家慈善协会也放弃了这项技术。早期的机械通气本质上是正压通气,但受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相对缓慢,直到进入20世纪。苏格兰人达尔泽尔在1832年首次制作了模压负压呼吸器:患者坐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头颈露在盒子外面,盒子里内置的风箱在盒子外面操纵产生负压辅助通气。1864年,美国人琼斯申请了第一个负压呼吸机专利,其设计与达尔泽尔相似。此后,各种更加精致小巧的负压呼吸机陆续出现,更便于患者护理。但真正成功进入临床并被广泛应用的负压呼吸机,是Driker-Shaw在1928年研发的“铁肺”。这种呼吸机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当时小儿麻痹症的死亡率。由于当时小儿麻痹症的流行,客观上推动了“铁肺”的广泛应用和负压通气的发展,直到50年代正压通气的兴起。在50年代以前,正压通气技术,尤其是人工气道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只用于麻醉科和外科的病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脊髓灰质炎的流行,对以“铁肺”为代表的负压通气提出了挑战,为正压通气的重新出现提供了契机。1952年夏天,哥本哈根,第一批因脊髓灰质炎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接受治疗的31名患者在三天内死亡,邀请麻醉师易卜生会诊。他建议放弃负压通气,进行气管切开,采用压缩气囊间隙正压通气进行麻醉。原来这种做法太成功了,很多医学生和技术人员都被动去医院操作气囊来完成手动正压通气。哥本哈根的成功经验极大地促进了正压通气的发展。从那以后,正压通气一直在增加和改进,而负压通气几乎被淘汰。近年来,负压通气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神经肌肉疾病的长期夜间和家庭机械通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