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起源

运动的起源:

虽然sports这个词已经被翻译成了体育、运动、运动,但是Sports这个词并不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而是从日语中直接借用了日语中的“Sports”这个词。但日本对“体育”一词的翻译并不是一步到位地翻译成“体育”,而是经历了一个从“体育”、“体教”、“体教”的翻译到“体教”的翻译的日本文化过程,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

体育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运动”这个词出现的比较晚。因为在“运动”这个词出现之前,世界各国对运动的称呼都不一样。

在古希腊,游戏、摔跤和体操曾被列为教育内容。17 ~ 18世纪,西方教育中还增加了狩猎、游泳、爬山、跑步和跳跃,但没有统一的名称。在18结束的时候,德国人J.C.F .古茨·穆茨曾经将这些活动进行分类整合,统称为“体操”。19世纪,一方面德国形成了新的体操体系,在欧美广为流传;另一方面,许多新的体育项目相继出现。在学校里,逐渐发展了更多的超出体操原有范围的运动项目,树立了“体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的新理念。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体操”和“运动”两个词并存,互相混杂,相当混乱。直到20世纪初,它们才逐渐在国际上被称为“运动”。

中国有着悠久的体育历史,但“体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和清末。当时中国大量留学生赴日留学,1901到1906以上。其中学体育的也不少。回国后,他们将“运动”一词引入中国。

在中国,“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04。谈到湖北幼儿园对幼儿的全面教育,上面写着:“保持健康旺盛,发展体育基地。”1905在《湖南梦阳学院教学简介》中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在其表层发展,音乐、歌曲在其内部发展。”

在中国,最早成立的体育团体是1906的“上海西商体育协会”。1907中国著名女革命家秋瑾也在绍兴创办了运动会。同年,“运动”一词开始出现在清朝的奏折中。辛亥革命后,逐渐使用“运动”一词。

1762年,卢梭在法国出版了《爱弥儿》。他用“运动”这个词来描述对埃米尔进行身体保养、训练和训练等体育教育的过程。因为这本书对当时的教会教育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并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运动”一词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一词源于“教育”一词,其最早的含义是指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到19世纪,“体育”一词在世界发达国家被广泛使用。由于中国的闭关锁国,德国和瑞典的体操直到19世纪中叶才传入中国,随后清政府在“洋学堂”开设了“体操班”。1902左右,一些留日学生带着“运动”一词从日本过来。随着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学校体育的内容也从单一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篮球、田径、足球等纷纷出现在课堂上。很多有识之士提出,学校体育课不应该叫体操课,必须明确概念层面。1923《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体操”正式改为“体育课”。

从那以后,“体育”一词就成了标志学校体育的专用名词。

“运动”这个词在意义上也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传入中国时,指的是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是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的教育过程,与国际上对“体育”的理解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的不断发展,其目的和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这一原始范畴,体育的概念也有了广义和狭义的解释。广义使用时,一般指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体育锻炼;狭义使用时,泛指体育。许多学者对“体育”的概念提出了一些解释,但比较一致的解释是:“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以培养完美的社会公民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这种对体育的定义,既说明了体育的本质属性,指出了体育的归属范畴,又区别于其相邻或相似的社会现象。然而,体育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体育的认识也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