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第一,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1959年,山东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面刻有一些符号,可以认为是早期(约公元前4300年)的雏形文字。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整的,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清末,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许多龟甲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把这种文字称为甲骨文。
汉字从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早一批文字材料——商代甲骨文算起,已经有3600年的历史了。因为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书写系统,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汉字的出现一定是远在3600年前。
二、写作的起源
根据中国古籍记载,在文字发明之前,远古时代的人类祖先就知道如何通过打结来记录。所谓“大结,小结总结”,就是用绳子打个结,帮助记忆东西的大小。这种方法也在世界其他地方使用过(如非洲和南美洲)。结绳笔记是一种记录信息的手段,与文字的关系不明。但各地出土的陶器上的一些陶符,已经有了文字的雏形。
文字是人类记录和交流思想的符号。它萌芽于1万年前“农业”开始之后。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是先民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不断创造和改进而形成的。
文字可以分为象形文字、语标文字和拼音文字三类,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进化的。
最原始的自源文字,多为图画符号,即以意象表现。在古埃及文字中,也有几个图画符号来表达它们的声音组合后相应的事物。苏美尔文字也经历了这个时期。但值得注意的是,汉字的“象形字”和西方古文字的“象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事实上,古埃及文字中的图画符号大多不是表意符号,而是音标。本质上类似于拼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