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俄罗斯布里亚特是中国南部的一个自治城市。在俄蒙边境,诺什基站以西35公里处。人口1.53万。原产中国。它是在1727年作为要塞建造的。次年6月,中俄在此签署《恰克图条约》,划定恰克图为两国边界。老城属于俄罗斯,也就是查克图。在19世纪下半叶之前,这里是俄罗斯对华贸易的中心。有公路连接乌兰乌德和蒙古乌兰巴托。有纺织厂和针织厂。?
恰克图与晋商
西汉时,苏武曾在此放羊。在唐朝和元朝,此地分别归北庭都护府和乌力雅泰管辖。到了清代,七克图成为中俄交界处的边城。历史上,这个城镇的发展和繁荣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晋商,明清时期的晋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商帮。当时晋商以正义统治天下500年;诚信为本,横跨欧亚九千里。由于努力,晋商的银行不仅开遍了全中国,还远至俄罗斯、日本、朝鲜,以及西亚、东南亚各国。当时有句话叫“麻雀飞到哪里,哪里就有晋商”。在西北贸易中,晋商促进了蒙古、新疆等地的城市发展。民间传说“先有福生宫,后有包头城”;在对俄贸易中,山西商人远涉戈壁大漠,与俄罗斯商人在恰克图进行贸易,促进了恰克图的繁荣,促进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清初,俄国所需的中国商品是从蒙古地区间接获得的。当时的晋商,经过明朝一代人的资本积累,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集团,是蒙古的主要商人。山西商人向蒙古出售丝绸、茶叶、瓷器和日用品,俄罗斯商人从这里购买这些商品,运回自己的国家。也有一些山西商人通过喀尔喀蒙古地区到色楞格色楞格直接和俄罗斯商人进行贸易。此时的俄罗斯已经进入沙皇时代,开始利用国外市场进行对外扩张。一方面频繁骚扰中国边境以武力扩张领土,另一方面用扩大贸易的手段开拓国外市场以弥补本国商品的不足。?
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省后,康熙帝两次出兵沙俄,迫使沙俄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与清政府签订《尼布甲尼撒条约》。条约明确规定黑龙江流域属于中国,有效遏制了俄国在中国北方的殖民入侵;条约还规定了双方的贸易事项,双方商人以路票的方式进行贸易。从此,中俄正式贸易开始。俄国商队来到中国北京、库伦(今蒙古人民和中国首都乌兰巴托)、归化(今呼和浩特)、张家口做生意,这些地方的生意几乎完全被晋商垄断。因此,中俄早期的贸易主要依靠晋商,这为后来晋商与俄罗斯商人的大规模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世纪上半叶,俄国开始进一步入侵中国西北和漠北地区,清政府严厉打击,将俄军赶出中国蒙古地区。同时,为了惩罚俄国侵略,清政府禁止俄国商人在蒙古进行贸易,杜绝俄国商人来北京进行贸易,中俄贸易中断。由于俄国多年来从双方贸易中获取了巨额利润,为了保住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俄国政府于1725年(雍正三年)派团来华谈判,希望继续与中国进行贸易,扩大两国贸易。为了切断俄国与格尔丹分裂势力的勾结,清政府于1727年(雍正五年)与俄国签订了《布林斯基条约》。在此基础上,两国于1728年(雍正六年)正式签订《恰克图条约》。这两个条约划定了双方在蒙古的边界,明确了双方的贸易规定:在中国的俄罗斯商人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每三年来北京1次,免征关税;同时,在两国边境的恰克图、尼布甲尼撒和祖鲁海建立了共同市场。“愿意去交易的人是允许交易的。周围的围墙和栅栏,如果建造得当,是不需要征税的。他们都被教导要走正道。如果他们绕道或在其他地方交易,他们会把他们的货物带入官方。”1730年(雍正八年),清政府批准在恰克图中国边境地区设立贸易城,将恰克图分为两个城市,南城为华商聚居,称为“贸易城”;北部城市居住着俄罗斯商人,被称为“恰克图”。由于尼布楚和祖鲁海地理位置偏远,恰克图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据点。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宣布暂停俄国商人在北京的贸易。这样,中俄之间的贸易就全部集中在恰克图。?
早在《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前,晋商就已经打通了从北京到张家口到库伦的一线贸易通道,与这些地区的俄国商人进行贸易往来。条约的签订为晋商提供了极其优越的和平环境。晋商凭借之前的商业优势和雄厚的资本,迅速在恰图图开展业务,开辟了库伦至恰图图的贸易路线,为恰图图的早期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晋商的介入下,恰克图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跃升为商贾云集之地。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聚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