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蹴鞠?蹴鞠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蹴鞠,又称“踢”、“蹴球”、“踢圆”、“搭球”、“踢圆”等。、“踢”有踢、踢、踢的意思,“弓”本来就是一个包着皮,里面装着米糠的球。所以“蹴鞠”是指古人用脚踢、踢、踢球的活动,类似于今天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娱乐性的蹴鞠游戏就在中国民间流行,从汉代开始成为军事训练的一种方法。宋代出现蹴鞠组织和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一朵奇葩。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蹴鞠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踢球
战国的蹴鞠,汉代的蹴鞠,唐宋的蹴鞠,辽金元的蹴鞠,明清的蹴鞠。
蹴鞠起源
蹴鞠中使用的“弓”可以追溯到石球。石湫最早出土于约10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许佳尧文化遗址大量出现于约4万年前。石球最初被用作狩猎工具。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和镂空的陶球。蹴鞠传说是黄帝写的:“蹴鞠据传是黄帝所制(刘向别录)”。明代《太平花青》也记载“踏弓始于轩后,军中武侠剧以革为元囊,实取发也”。也就是说,蹴鞠始于黄帝,用于军事训练。弓是皮做的,圆圆的,里面装的是头发。黄帝杀蚩尤后,战国帛书中记载“弓藏于腹中,使人能持之,多者有赏”[1]。
战国时期的蹴鞠
蹴鞠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扁鹊臧宫列传》中。书中记载,西汉时,作为“安陵韩立公骑”的他迷恋蹴鞠,但即使身患重病,仍拒绝遵医嘱外出打蹴鞠,并因此而死。后来,蹴鞠一词在《汉书》中多次出现。但汉代以前的战国称古代足球为“土居”。《齐策》记载齐国都城临淄人民的生活时曾说:“临淄有七万人...他们很有钱,也很实用,而且都是吹笛子、打鼓、打击乐、弹琴、斗鸡、遛狗、打六博客、蹲坑的人。”这段话后来出现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意思是富裕的临淄市民有很多文体活动,有打、打、拨乐器、斗鸡、赛狗、下棋、踢足球等。这些史料表明,临淄和蹴鞠,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流行的娱乐活动。
汉三国时期的蹴鞠
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迅速。首先,娱乐性蹴鞠是可以继承的。有“繁华之道冲向前,穷巷踩弓”和“弓马为役天下,学蹴鞠在家”的记载。其次,表演蹴鞠出现了。表演蹴鞠是用脚、膝、肩、头配合鼓乐进行控球技巧的表演。从汉代画像石上描绘的蹴鞠表演来看,一人1弓,一人2弓,两人击鼓时的蹴鞠。有一些技术动作,如踢腿、顶膝、双腿齐飞、单脚停弓、跃起背钩等。有人称之为“蹴鞠舞”,是百戏中的重要节目。
第三,有竞技蹴鞠。这种蹴鞠一般配有弓场,呈长方形,一般东西走向。它配备了一个正殿坐在南方和北方观看,四周墙壁,被称为“程菊”。蹴鞠的具体方法在东汉李友的《程菊铭》中有解释:“方墙以圆弓,似阴阳。法国月没错,26等于。建筑又长又平,例子很多:不亲昵,不私密;冷静点,别怪它。居正还活着,情况也差不多!”
第四,蹴鞠开始用于军事训练。刘向在《别录》中说:“下跪之时,军情也。所以练武士,知才,全是因为玩而练。”蹴鞠不仅象征着“军事形势”,具有训练战士的功能,而且用于丰富军事生活,使士兵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心情。“今军无事,故作蹴鞠”,是后者的反映。汉代班固将古代足球列为兵家技能范畴,并说:“攻守之胜也。”唐代颜师古写道:“蹴鞠,陈礼之事,附于兵法。”
唐宋时期的蹴鞠
如果说汉代是蹴鞠文化发展的高潮,那么唐宋是蹴鞠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潮。第一,充气球的出现。蹴鞠最早使用的是填充毛发的实心球,唐以后出现了充气球(南朝以后出现了充气球)。唐代钟吾坡所作《气球赋》:“气为球,合为质。一跃而获利,自吹自擂,拿事实说话。执着于规矩,始因党圆;假手会饱满但不会溢出。如果你充满了方便,你就会知道如何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入门。这也是石页广场的一个春天的夜晚,这是一个寒冷的食物场景。竞争和竞争,冲和尖叫。或带丸微行,天上满月。”第二,目标的出现。马端临在《文通考乐考二十》中说:“蹴球盖始于唐代,植二竹,高数尺,以网为门,以量球。球分友友,局分角球赢。”有球门的蹴鞠比赛一般是单球门,多在宫廷宴席上进行。这比之前的直接对抗退了一步,但对精度要求更高。造球时,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三尺高的球杆,上方球门直径约一尺,称为“风眼”。左右军(两队)分站两侧有12或16人,服装颜色不同,分别称为球头、小球、正臂、头臂、左杆网、右杆网、散立。球头也和球员的帽子略有不同。比赛中,左路军的球员会先开球,然后几次传给副队长。副队长会数,直到球正确稳定,再传给队长。队长会把球踢到风眼,胜者为王。正确的球队拿球也是如此。比赛结束时,胜者将得到奖励,败者将受到惩罚。队长会吃鞭子,在脸上涂白粉。[2]
第三,蹴鞠活动更受欢迎。到了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喜欢蹴鞠。元代钱玄所绘《宋太祖蹴鞠图》是描绘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桓、赵普等人踢球的场景。市民们经常在玉街和横街等地玩蹴鞠。:“抬眼就在秋千上巧笑,一碰就狂。”
妇女中也有蹴鞠活动,宋代许多铜镜上有男女踢球的装饰图案。宋代的陶枕也描绘了民间少女踢足球的场景。
第四,无目标踢法逐渐规范。这种踢叫白打。从一人场到十人场。“一人场”由参与者轮流表演,称为“井轮”。除了踢球,头、肩、臀、胸、腹、膝等部位都可以接球。叫“飞”使球升降,叫“滚”使球在身体上波动。要看表演次数和技巧水平。二人以上到10人分别叫二人场,花枝,射星追月,小锐,大锐,出水,八仙渡海,分别踢花心和全场,而且各有各的规定踢线。用上半身触球叫上截数,膝盖以上触球叫中截数,小腿踢球叫下截数。踢法有很多种,所以《蹴鞠》里说“百踢百解”。第五,有蹴鞠组织和社会规则。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促进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蹴鞠艺人就组织了自己的团体,称为云起社,又称圆社。这是一个专门的蹴鞠组织,负责蹴鞠活动的竞赛组织和推广。云起学会还制定了云起学会章程。其中有“十要”:要善良,要守信,要真诚,要止步,要温柔,要有朋友,要尊重,要谦卑,要有礼貌,要有灵性。“十禁”:戒谈、戒赌、戒斗、戒是非、戒骄、戒欺、戒狂、戒诉讼、戒轻狂、戒禁欲。宋人谈及蹴鞠的价值,盛赞“蹴鞠之功溢于言表,能助君酣睡。本来我遵循的是仙法,这个妙女也不容易传承。”他又说:“能工巧匠可以把不同的花缝圆,但他是智慧的、轻盈的、健康的。能使子之灵爽,诱王加义也。”它不仅能使人健康快乐,而且有助于了解礼仪,这反映了蹴鞠观念的发展变化。
辽金源蹴鞠
辽金元时期的蹴鞠是皇家节日的节目之一。“皇帝的生日是一个快乐的时刻。.....六行酒,独弹筝,建球。”金元大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别傅老》散曲中说他一生喜爱:“我也能走,蹴鞠,环抱……”元代无名氏散曲说:“君见游者与车马斗,王孙为蹴鞠而战。”说明当时蹴鞠很流行。宋元时期男女互踢也很常见。元曲说:“像这样的女队长从来不多,圆社常抛蹴鞠,占场,陪一些英雄。那才叫有钱,妖娆……”这一幕在文物上也有体现。西藏历史博物馆和湖南博物馆有两个带有足球图案的铜镜。镜子背面的浮雕是一对男女在互相踢腿。但这些女人是和别人一起踢球的艺妓,不是普通女人。
明清时期的蹴鞠
蹴鞠在明朝仍然流行。据《明史》记载,吴王张士诚之弟张士信,拥军称军分,“每次起事,不问军务,需取蒲(一种赌博工具)和蹴鞠,设宴款待妇女。”可见蹴鞠已经和淫荡的音乐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朱元璋称帝后,传下圣旨,严禁士兵蹴鞠。朱元璋的圣旨只能禁止士兵,却不能改变蹴鞠的娱乐性质,也不能禁止民间的蹴鞠活动。到了明代,出现了专门制作弓的手工业作坊,出售各种各样的弓(有时称为“箭瑟”)。《蹴鞠图册》记载的“健康色名”有24种(有人称之为“品牌商品弓”),而《蹴鞠手册》记载的“健康色名”有40种。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民间社团的蓬勃发展,行话开始流行。明初《蹴鞠图册》圈社锦字45个,到明代中后期《蹴鞠图册》圈社锦字130个。
在清代,史书中很少有关于足球活动的记载。满族人曾经把它和滑冰结合起来,出现了一种“蹲在冰上”的形式。清初,每年冬季在太爷池(今北海)举行“学功赏功,行简单武艺,实践民族风俗”的滑冰仪式。每年农历十月,“每旗按定数选出200名冰上行者,内务府准备冰鞋、戏服、弓箭、球架”。至日入冬后的第九天,天皇“利用瀛台等地,设冰舞、射天球……”。滑冰的内容还包括冰上皱眉、溜冰挞、冰上杂技、冰床(凌床)、速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