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从哪里来?
一般认为,人类驯化猪的时间只比狗略短。对于喜欢争抢一切的人来说,似乎每一个能把家猪驯化时间提前的考古发现都是值得庆祝的好消息。早期家猪与早期农耕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最重要的农业产地两江和黄河、长江一直是家猪产地的主要竞争对手。
但是现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倾向于亚洲和欧洲的人分别驯化当地野猪的结论。正所谓亚欧两大洲百花齐放,可以不争了。
猪是现代社会肉制品的重要来源。早在8000年至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欧亚大陆和印度洋群岛上的人们就开始驯养野猪。目前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东南部发现了最早的家猪踪迹,距今9000年。
中国对家猪的驯化也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红山和仰韶文明的考古发掘也证明,家猪在当时很普遍。
现代家猪线粒体DNA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现代家猪至少有两个母系起源: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换句话说,石器时代不同地区对野猪的驯化可能是独立完成的。
人类养猪主要是为了吃肉。因此,经过人工选择,家猪与野猪相比,头比例更小,生长期和妊娠期更短,饲料转化率更高,体重更重。
但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工业革命前家猪的产仔数、瘦肉率和增重率都非常有限。因此,18世纪以后,培育了一批更适合现代水产养殖需要的白猪品种。
18世纪中叶,英国人从中国广东引进华南猪,与约克夏本地猪杂交,并于1852年诞生了繁殖能力惊人的约克夏大白猪。
1887年,丹麦人与约克夏本地猪杂交,育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瘦肉型母猪品种:丹麦长白猪。
1830年,美国人将新泽西红猪和纽约杜洛克猪杂交,产生了一个新的杜洛克。这头猪平均日增重850克,90公斤胴体瘦肉率达到65%。
现代水产养殖不会就此止步。约克夏长白猪、丹麦长白猪、杜洛克继续杂交,现代集约化养殖厂最常见的猪种——杜大昌三元杂交猪诞生了。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培育瘦肉型猪,先后引进了丹麦长白猪、英国约克夏猪、美国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20世纪90年代以后,白猪品种和集约化养殖厂成为中国猪肉市场的主流。
随着猪肉供应量的增加,人们开始像以前一样质疑白猪猪肉的肉质和风味。
猪肉的品质主要受肌内脂肪的影响,关键香气来自烹调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和脂质氧化降解反应产生的含硫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小分子醛、酮、醇、酸、酯等。简单来说,越肥的猪越好吃。
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猪肉的香气时,典型的黑猪伯克郡及其杂交品种的表现确实优于市场上主流的白猪品种。
18世纪,英国人从中国华南地区引进猪种,与当地波克夏猪杂交,育成黑色波克夏猪。
波克夏猪及其杂交品种生长缓慢,不适合现代集约化养殖厂,但并没有被市场淘汰。因其体脂率高、肉质细嫩多汁、风味十足、大理石花纹美观,逐渐成为英国贵族和上流社会猪肉的首选。
坝下猪也是在清朝光绪年间(1875到1908)进入中国的。当今中国常见的黑猪品种,如吉林黑猪、东北花猪、内蒙古黑猪、新疆黑猪、北京黑猪等,大多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土猪与英国波克夏猪的杂交品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猪都可以简单的用黑白来概括。比如汉普猪是黑猪还是白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