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的由来

成都的春熙路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清代曾有一座废弃的朝臣衙门,占地很广。右边与南新街相邻,左边到成寿街、客家巷,坐北朝南,面对走马街。1924年,杨森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四川督军,开始实施新政,其中一项就是修路。杨森决定把东街拓宽成一条路,下令将衙门彻底拆除,所有店铺住户锯掉屋檐,缩在门面里。成都市民本来就比较保守,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力推休、方鹤斋、曾健、尹、柳玉波等人,这些在成都非常有名的“五老七贤”,作为民意代表,在监察院向杨森陈述利弊。杨森毫不畏惧,当即斥责这些思想守旧的人,让这些自力更生、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无地自容,再也不敢露脸。这条路分为东、南、西、北四段,交叉而过,中间还有一个街心花园,在当时也算是比较新颖的布局了。道路建成后,由双流县前清朝官员姜先生以其命名。《春熙路》中的“春”字意为杨森,“xi”字意为养天。

成都人思想守旧,反对修路,反对新生事物,这一点可以从当时成都的苦学者刘士亮写的一句双关语对联反映出来:“问将军何时房屋早拆”(“滚”是用压路机滚,杨森说“滚走”);“路已被锤平,当日由巡察开”(“车”在四川俚语中是溜之大吉的意思)。简森实施新政被成都守旧派诟病。现在成都人应该感谢詹森。没有简森对新政的大胆实施和对保守势力的斥责,也许就没有现在成都人引以为豪的春熙路商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