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没有讲的故事——袁弘的“太和改革”拉开了北魏衰落的帷幕。
既然有“古云”这个前缀,就证明这句话不是出自朱或之口。果然,我在旧纸堆里翻了半天,发现隋朝开国元勋苏阳曾经写过一句诗,“徘徊在万里之外,胡云穷百年。”对蒙古人恨之入骨的南宋宰相文天祥,曾诅咒他的死敌:“内家苗人真是盛世,福分百年无。”(语诗《二王》)
虽然这位老人后来被蒙古人斩首,但他的诅咒实现了,孟渊没有活一百年。所以非常迷信的朱元璋把这句话当成了至理名言。甚至后来,他给逃到塞外的元顺帝写了一封投降书,郑重其事地重新揭别人的旧伤疤:
事实上,胡人百年无国运的说法并不成立。曾经对中原王朝造成过严重威胁的匈奴、突厥等塞外游牧政权,已经统治漠北草原百余年。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政权文明程度太低,远超疆域,那么鲜卑人建立的北魏(郭左148),契丹人建立的辽国(郭左209),女真人建立的金国(郭左119)。如果有人继续争论这些家伙还没有完成统一,那么不要忘记还有满族人建立的阿清王朝...
但换个角度,这句话不会错。毕竟我们的祖先对华夷之争早有定论:
把韩昌黎先生的名言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凡是蠢到跟风吃洋饭,过洋节,污七八糟谈鸟的,都是野蛮人!只有那些喜欢啃馒头,崇拜祖先的人,哪怕嘴巴是“滚小腿”,甚至长成一双金发碧眼,也是中国人。
按照这种理论,前面提到的北魏、辽、金、西夏青似乎不能再被扔进蛮族堆里了。只有反正不开窍的蒙古人,一心要在文华中原大地上弘扬千百年的“草原风”。结果国家的运气很不吉利,却能延续百年,是罪有应得。
但是,一个类似于“胡人百年无国运”的道理是,在古代,只有智商低的家伙才能打得更好。像契丹人,女真人,还有其他人,这些原本脑子里全是肌肉的家伙,一旦开始热烈拥抱汉文明,看似花花草草,实则有销魂蚀骨的效果,就说明他们离完蛋不远了。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鲜卑人建立的北魏。
从邓元年(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重建国家,称王(并于12年后称帝,改国号为“魏”),到拓跋珪太炎五年(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的50余年间,新崛起的北魏如同诞生的朝阳一样光芒四射,势不可挡。在拓跋家的钢刀铁蹄下,被芜湖叛乱撕裂、战争持续135年的北方大地终于重新统一,与南方的汉政权隔河相望,史称“南北朝”。
然而,拓跋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巴托-陶北攻柔然13次,不仅扩兵千里,还设六镇巩固北疆,使塞外呼玛不足百年:
此后,南朝的宋文帝和刘义隆都梦想着“封狼而居许”,发动元嘉北伐。于是,巴托大打出手,势如破竹,直到饮马扬子江,把刘义隆搞得“人心惶惶”。
拓跋焘北击柔然,南击刘崧。北魏强大,咄咄逼人,势不可挡。而且南朝屡战屡败,长江防线岌岌可危。自汉末以来,南北分裂的局面在拓跋家手中似乎即将终结。看来还有几十年来世的隋文帝,隋朝高祖,是没有机会把重建大一统的丰功伟绩纳入自己名下了...
但随着拓跋涛被宦官杀死,建国以来一直四面出击,从未停止过扩张疆土的北魏踩了刹车,从此再无进展。不仅如此,从拓跋焘去世到北魏亡国,南朝的宋、齐、梁先后发动了六次北伐。虽然都失败了,但北魏每次都以击退敌人为满足,没有老祖宗饮马甚至平定天下。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太祖拓跋涛以武艺闻名,但他的后人却放弃了吃肉,跑去念经——说拓跋涛非常讨厌佛教,著名的“太武灭佛”就是他做的。但是,当老子对着和尚大吼一声,把他打死的时候,他的儿子拓跋宏却像一只护犊的老母鸡一样竭力护佛,而他的孙子拓跋宏也再接再厉,力促佛(比如修云冈石窟)。拓跋宏在位时,为了专心念经,干脆拒绝当皇帝,非常不负责任地把皇位让给刚满5岁的儿子拓跋宏。
拓跋宏这个名字熟悉吗?他就是著名的北魏孝文帝,他还创造了更著名的“太和改革”(又称孝道汉化),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备受推崇,如促进民族融合。
我们来回顾一下拓跋宏的改革都做了些什么——说白了就是两件事,一是迁都,二是改制。
先说迁都。北魏都城原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宏受汉学影响,推崇中国风,所以想迁都中原。但鲜卑士人大多喜欢游泳、骑马、射箭、打猎,不愿去南方见世面。于是拓跋宏向他们谎称要南下平定刘宋,以便在太和十七年(公元494年)把全国的精锐部队都调到洛阳,成为当地居民。有了士兵在手,他可以为所欲为。他在下令修建新都的同时,把所有被骗却只能干瞪眼的尊贵官员都迁到了南方,终于完成了迁都大业。
再来说说重组。从太和十八年到拓跋宏去世,他一直大力推行内政教育改革,就是著名的“太和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1,禁止胡夫。巴托洪很久以前就模仿汉家制度,拿了颜眠的衣服。迁都后,禁止士人穿胡服,只能穿汉服。
2.破北语。太和十九年,拓跋宏上书朝廷,不许说“北语”,只能说汉语,违者免除公务:
3.改姓。太和二十年,拓跋宏宣布改姓“元”,并要求满清文臣学他:
于是鲜卑巴氏成了氏,大氏成了氏,夷氏成了叔,裘慕龄氏成了穆氏,卜六姑氏成了鲁氏,以此类推。反正那时候就算是多年的朋友也经常不知道对方姓什么...
4.婚姻家庭。就是鼓励鲜卑荀贵嫁入中原汉家。元(拓跋)宏也以身作则,给吕氏、清河崔氏、荥阳郑、太原王等家族汉服,把女儿娶到后宫,使诸侯也娶汉族的女儿。
5.禁止掩埋。下令太和十九年后迁居洛阳的鲜卑人,不得葬于北方祖地。
6.改变体制。仿汉制,如按汉法改度量衡,仿汉五铢钱铸太和五铢等。并大力搜集有关汉代法度礼仪的古籍,在此基础上实行鲁班制、均田制、户籍制等政治制度。
7.推广文学。创办郭子国子监、四所小学,发展儒学,重用洛阳儒生。不仅如此,袁弘本人也喜欢文学,并有直言不讳的能力:
从我们后人的角度来看,袁弘推进汉化,促进了民族认同,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血缘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然是好事。但是站在北魏的立场上,就不好说了。
虽然袁弘没有继承乃祖的武功,但他在民政方面的成就在北魏十几个皇帝中是无人能及的。何况他五岁即位,实行“太和改革”时才28岁。年轻的时候正是开创大业的大好时机,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五年,他就病逝了。
袁弘的英年早逝,使他的改革大业无法得到彻底的贯彻和实施,鲜卑和鲜卑中的保守势力仍然保留着很大的势力。这是导致北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叛乱四起,最终导致国家局势衰败、权臣横行、亡国的主要原因。甚至在袁弘去世之前,保守势力一直反对改革。衡州刺史穆泰和定州刺史陆垂先后发动叛乱,连太子姚远也因反对变法而死。
袁勋宣称自己是袁弘的长子。11岁时,被立为太子。从那以后,每当袁弘去巡逻或去打仗,袁勋就像往常一样留在洛阳监督国家。
太子殿下虽然年轻,但是又高又胖,受不了中原的炎热,总想回北方乘凉。大臣高道岳劝阻,被他杀死。袁弘非常生气,以至于他什么也没说。他还认为,如果这个与自己并不亲密的儿子继承了统一,一定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于是他废除了自己的太子地位:
后来有人举报袁勋谋反。袁弘只是给了他一杯毒酒,毒死了自己的儿子。
就算亲如父子,杀了也会死,可见当时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有多激烈。然而,一旦意志坚强、决心推行新政的袁弘病逝,这场斗争将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并逐渐转向对皇权的觊觎和侵蚀。更何况老袁(拓跋扈)家族的基因和运气还是不怎么好,皇帝要么普遍短命(最长寿的拓跋焘到44岁都没活下来,不算叛逆的元发和尚),要么早被杀。特别是袁弘平定北魏后,短短36年就有13个皇帝。这怎么可能好?
其次,我之前也说过,冷兵器时代能打仗的人,大多没那么好心眼,命也不好。北魏鲜卑人原本生活在寒冷贫瘠的北方,养成了勇敢坚毅的民族性格。但自从他们南迁接受汉化后,中原的奢华和温暖腐蚀了鲜卑人的硬骨头和冰冷的心。虽然他们实现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进化,大脑也逐渐开窍,但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勇武精神和骑射本能却慢慢耗尽,尤其是皇室的生活越来越奢侈,他们祖先那种开疆拓土的进取精神也从视线中消失了。
而且由于鲜卑人尤其是皇室大量南迁,不仅北方边疆人口和军队空虚,留在边疆的鲜卑人也越来越不满自己恶劣的生活条件,羡慕中原的繁荣昌盛,为后来的六镇叛乱埋下了伏笔。
洪帝死后,和袁科即位,成为北魏衰弱的开端。袁珂死的时候,即位的小明皇帝徐苑才5岁,他的母亲胡太后也在乱,最终导致了北魏的大乱。
袁弘的儿子袁科继承父亲遗志,继续大力推行汉化,并采取了扩建新都洛阳等措施,进一步激化了与鲜卑旧人尤其是皇族的矛盾,迫使他不得不依靠高照等外大臣的力量来领导国家。但也造成了北魏皇室的衰落,权臣当道,直到皇帝被欺负到死。这是袁科为北魏的亡国埋下的第一缕曙光。
吴泰灭佛后,拓跋焘的后人莫名其妙地开始反对祖先,对佛教痴迷不已,袁科也不例外。他在位期间,不仅修建了伊阙石窟,还大力修建佛寺。到他统治末期,北魏的佛教寺庙已经超过65,438+03,000座。袁科大力推广佛教,导致费用不计其数,也使大量僧人无所生产,占用大量土地,极大地损害了北魏的国力。这是他为自己的国家埋下的第二颗雷。
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开始,他就效仿汉武帝刘彻杀死勾践夫人的故事,制定家法,每一个太子都要杀他的母亲。这种方法虽然血腥残忍,却有效避免了外戚的介入。但袁克立儿子为太子后,因信佛而不忍杀母胡,导致胡死后朝政混乱,彻底将北魏拖入亡国深渊。这是他埋下的第三颗雷。
延长四年,袁科突然病死,随后北魏发生政变,权臣高照被杀。虽然年仅5岁的太子即位,但胡太后却能出席朝会。
胡太后拜佛甚于元氏县皇帝。他在位期间,王公贵族以修建豪华寺庙为荣,民间民众纷纷出家为僧,政府和军队可用的民间权力几乎被切断。同时,她还宠信私底下的人,即宦官刘藤、妹夫袁遗和情人袁遗。结果这三个人一边争权夺利,一边互相嫉妒。首先,刘藤杀死周远后,囚禁了慈禧太后,并在宫廷里侍奉皇帝。他死后,袁遗重新掌权,大肆破坏朝廷纪律,敲诈勒索,民不聊生,到处造反。胡太后设法杀死了袁枚,但他的旧习惯很难改变,他最喜欢的大臣阎正和许歌,继续使已经混乱的国家事务变得更糟。
胡元之乱,六镇之乱,之乱,北魏的统治实际上已经崩溃。雍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孝武皇帝修远在大臣高欢的挟持下,再也忍无可忍,逃往宇文泰。于是高欢改11岁的袁山建为皇帝,也就是东魏孝敬皇帝,也就顺理成章了;仅仅过了两个月,宇文泰就杀了急切地把他当成救世主的修远,改南洋王元宝火炬为帝,也就是西魏文帝。从此北魏一分为二,东魏完全控制在高手里(后来篡位成了北齐)。西魏成了于(后来篡位成了北周)的玩物,拓跋珪、拓跋焘等鲜卑英雄的后代彻底沦为傀儡。
不幸的是,有了这样一个浪子,似乎袁弘无论实行不实行汉化改革都会死,其实不然。鲜卑人的文明程度并不高,正是凭借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团结的精神,平定了百余年来多灾多难的北方,奠定了庞大的帝国。如果这种生机勃勃的开国氛围持续下去,北魏未必没有机会再渡长江,统一全国(虽然这将是文明的倒退)。
但它能马上征服世界,却很难统治世界。因此,为了长治久安,袁弘实施中国化改革有着充分的战略考虑。这不仅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也使在人口、教育、治理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鲜卑人能够长期保持优势地位。还能增强国力,进一步强化北魏对南朝的战略优势。
可惜芜湖之乱持续了一百多年,使得北方汉人不再是外族人眼中的“被选之民”。相反,保守的鲜卑贵族对把这些曾经的“两条腿的羊”捧到高位非常反感和抵触。因此,袁弘的反对远比他想象的要强烈,中国化的改革并不顺利。
更何况他英年早逝,别说是后代中的英雄,就连坚持到底的人都欠他的。于是改革之争变成了权力之争,然后连皇权都难以独善其身。
这是袁弘的不幸,也是北魏的命运,谁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