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高度重视。开展国情教育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学习国家教委颁布制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小学加强中国近现代史、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大纲、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大纲。我们要认真学习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国情教育必须嵌入历史教学活动中,与历史教科书紧密结合,才能得出结论,让学生明事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的爱憎、褒贬等鲜明的阶级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生动史实的感染。

2.丰富教育形式。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要采取多种形式。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组织一些其他活动。如走访、调查、访谈、专题报道等等。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利用教学挂图、幻灯片、录像等。,从而真正做到课内外教育相结合,达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

3.正确分析和理解国情。唯物史观是认识和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原则和前提。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分析历史国情知识,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实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国情教育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和事物的发展。

4.巧用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识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同存异,从而探索出正确的道路和恰当的措施。国情教育要在历史中纵向比较,了解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只有把它放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的差距,探索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5.坚持正面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国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中国国情。在历史教学中,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谈国情负面不利因素时,要深入分析历史和现实原因;使学生产生民族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总结起来,通过了解国情,增强青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6.注意现实。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目标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解决学生思想和现实的一些不正确认识问题,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