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当时的社会现状)
清末民国初学的容庚是研究青铜器纹饰的第一人。他在《商周彝器通考》(1941)一章中列举了77种纹饰。本文首次对青铜器纹饰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详细列举了各类纹饰,并介绍了各类纹饰的起源、演变和时代。通过容庚先生专书的介绍,后来的青铜器研究者开始正视青铜器纹饰的存在和价值。最近青铜纹饰的作品很多,各种动物的文章也很多,有鸟的,有龙纹的,有兽面的。虽然这些门类中关于龙纹饰的文章很多,但大多只关注龙纹饰的分类和起源,很少讨论龙纹饰的演变及其艺术价值。因此,本文选择这一类别作为研究方向,希望能进一步挖掘龙纹饰的艺术内涵。
要了解龙纹为什么会出现在青铜器上,首先要了解纹饰的起源,神话要从古籍和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中去探寻。龙纹并非突然出现在商代青铜器上,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玉器。此外,就龙纹存在的意义,本文探讨了与当代政治和宗教的关系。龙纹的分类是根据马承元先生的分类方法。由于马先生的分类方法最实用,最有理论价值,而大多数商周青铜器的龙纹都在此范围之外,所以本文讨论的龙纹分类一般以马承元先生的分类为准,并拟出表格,详细说明各种龙纹的盛行时代和艺术价值。
第二章是龙纹的起源和意义。
第一节神话中的龙
在原始社会,龙代表着重要的信仰之一,关于龙的神话层出不穷,古籍中也有不少记载,比如《山海经》?6?4海内北经:《丙戌人面,取二龙》;还是山海经?6?4《西山经》:...钟山,儿子叫鼓,人面龙身”。“普通话?6?4郑玉曰:“夏衰也,赞人之神,化为二龙,以至于同王庭,曰:“吾赞二君子”。史书中的神话有《史记》、《汉书》、《南史》等等。史籍中有“人在,高祖裴凤仪,姓刘,父为太公,母为刘维。”第一,刘歆常歇小泽之恶,梦与神相会。雷电朦胧时,太公望之,见龙在其上,遂怀孕生高祖。“汉代有句话叫‘帝自王维醉,王维见一龙于其上’。《南史》中有“南朝齐帝萧道成,其貌异于英,有龙钟,长七尺五寸,身披鳞甲。“综合先秦文献记载的龙神话,大约有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可以整理出来注1:
首先,把人和龙混为一谈。比如宇宙的开创者傅,生命的创造者女娲,打败蚩尤创造物质文化的黄帝,尝过百味药的神农,都被描述成了龙脸蛇脸(图1)。反映了古代原始人对与自然斗争中胜利者的崇拜。
第二,龙奈是人的化身。比如大禹的父亲坤,死后三年不腐,化为黄龙。
第三,龙是神异之神。比如大禹治水的时候,因为治水的执着感动了世界,所以得到了神龙的帮助。龙用尾巴画了一条河,帮助禹治水。
第四,龙是神人控制的动物。据《山海经》记载,西方之神蓐收、南方之神祝融、北方之神玉江和东方之神句芒都骑着两条龙。
虽然以上神话传说无法考证,但我们可以知道“龙”在中国人心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龙之所以成为中国原始社会崇拜的对象,反映了人们崇拜神力,而龙是神力的象征,因为它能飞来飞去,呼风唤雨,所以成为一种具有神力的形象。然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只是一种想象中的生物。在古籍中,描述龙的记载如下:
《说文》曰:“龙,鳞虫可静而明,细而巨,短而长。”。春分登天,秋分深潜。」
《管子》说:“池”:“欲小则化为虫,欲大则藏于世;欲上则入云,欲下则入深泉。每天都在变,上上下下。」
《尚书·洪范》曰:“五行纬曰:“龙,虫之命也深,行而无形,游于天者也。」
龙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形状?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学者做过考证。一致的结论是,龙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是由许多动物图腾组成的虚拟物。在5000年前的古代氏族社会,人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各种自然变化,他们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看成是有灵性的。从天上的日月星辰,空中的风雨闪电,到地上的生物和非生物,都被奉为神灵。原始人意识到这些自然现象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是崇敬和敬畏,于是将天空与世界图像联系起来,试图用身边熟悉的动物来解释。
为了原始人的生存和发展,每个氏族或部落都把其中一个神灵当作本部落的守护神,以及当作自己的象征或符号,对其进行崇拜,把神灵当作祖先,这就是图腾崇拜。当时有部落或宗族合并的现象。当一个强大的部落与另一个部落合并时,它将对方部落最强大的部分吸收到自己的图腾中,合并并融合成一个优于原有形象的、代表所有合并氏族的新图腾。这样形成的形象,也就是非真实的动物,就变成了虚拟的综合生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龙”来源于氏族和部落的图腾。
传说中的龙其实是被神化的蛇,龙的形象主要来源于蛇。传说古人常遭蛇袭,先是敬畏布衣,后又将其神化为能避过一切灾难的神灵。这种变态心理让很多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如春夏的雷电,一道曲折的白光闪过后,便是倾盆大雨。闪电就像一条龙,在瞬间飞在空中,一波三折,于是人们就联想到“云来龙骑”,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龙蛇就是天使。”闪电能引起火灾,所以龙能呼吸烟火。就这样,蛇成了原始人心目中的神。它成为图腾的主人,其他一切动物只能依附于它,于是龙的神话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龙纹的萌芽
“龙纹”不是青铜时代的原始产物。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就出现在中国人使用的各种器皿上。即使“龙”的原始形态已无从考证,但通过现代考古的发掘,可以证明“龙纹”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萌芽和发展。
龙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山西吕梁山南端蓟县柿子滩的石崖上。是一幅鱼尾鹿龙岩画,距今一万年左右。在考古发掘中,甘肃省甘谷县和武山县出土的文物中,属于仰韶文化的彩陶已经饰有龙纹。它们曾被称为“鲵鱼的脸”,但它们应该被称为“龙纹”。此外,在内蒙古与辽宁交界的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还出土了多种玉器龙形器皿,包括内蒙古巴林右旗纳斯台的“龙形瓒”;翁牛特旗三星拉塔村的“玉龙”,辽宁牛河梁的“猪龙玉饰”(图二),喀左县东山嘴的“双龙头玉帝”。在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庙”中,发现了泥塑“猪龙”的残片。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也出土了大甸子陶龙纹(图3),是距今约34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物的产物。此外,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出土的彩陶上也发现了“龙纹”(图4)。陶寺出土的潘涛上,盘底内壁磨光,红白两色绘龙图。龙的头在外环,尾在线圈。龙身是一条蛇,嘴巴很大,牙齿很锋利,看起来像蛇而不是蛇。很明显,这条龙是想象中的合成虚拟生物,这是早期龙形象的重要发现。据相关资料考证,此“龙纹”不晚于4500年前,堪称“天下第一龙”。但如果将红山文化中的“玉龙”与山西襄汾出土的陶龙进行对比,则说明玉龙具有原始气息和文化特征,因此有考古学家推测玉龙应为5000年前。于是,玉龙取代了陶四龙,成为“天下一龙”。
上述“龙纹”大约出现于四到六千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图像由两个或三个动物图像组合而成,头部较大,身体卷曲呈环状或半环状。不同的是,红山文化和小山遗址中的龙是猪头、蛇身和马的组合;仰韶文化的龙是人或兽的头,蛇或鱼的身合而为一。仰韶和红山文化几乎属于同一个时代,却属于不同的文化区域。它们和各自的起源有一定的联系。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龙的形象特征也各具特色。这证明了“龙”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氏族的专属,而是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的,成为了许多部落的图腾符号。
青铜器上的花纹名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贪食,有之体,有损其体,言更有赏。”再比如《鲁春秋》。《从俗看正道》:“周鼎窃乐,甚长,全曲上下见大败。饕餮和盗歌都是后世作为商周青铜器纹饰所采用的名称,但其命名原因无法追溯。所谓饕餮文字,有时是青铜器上的动物脸,有时是龙脸上的排列。至于偷,就叫改造文,或者把它变成旋涡文。据《说文》记载,青铜器上的崔、邱、郭纹,都与龙有关,或为龙的别名,或为龙的儿子。
第三节龙纹的含义
人们谈到史前艺术,都认为原始装饰纹样与原始社会和宗教密不可分,商周时期也存在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装饰图案不仅用于审美目的,其艺术活动似乎与社会模式和宗教信仰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西方学者卡西尔曾说:“艺术在其起源和创造之时,似乎与神话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在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也不能离开神话思维和宗教思维的范围和影响。”注6。因此,原始装饰图案与社会文化和宗教密切相关。
装饰在商周青铜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纹饰的分类上,不难发现,动物纹是商周时期的主旋律,龙纹占了动物纹的绝大多数。这一现象反映了商周时期动物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特殊崇高的地位,而动物纹饰又与商周时期崇拜鬼神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张广智先生认为商周器物的动物图案是帮助巫师与天地神人沟通的媒介。注7:在中国的青铜时代,他曾说:
在商代早期,动物的神话功能是沟通人的世界与祖先和神的世界...在中国古代,作为与死去的祖先交流的占卜是借助动物骨头进行的。礼器和青铜器当时明显是用于祭祖的,去祭祖的人死后葬在一起。因此,这些青铜雕刻是神话动物图案,作为人类世界与祖先和神的世界之间的沟通媒介。
在商周时期,祭祀鬼神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商人还是鬼,所以凡事都要求鬼神帮忙,而求鬼神的工作是由女巫来做的,也就是所谓的“占卜”。虽然巫术和宗教在原始时代并不相同,但巫术和宗教之间仍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始宗教由巫术信仰发展而来。青铜器作为礼器,多用于宗教祭祀,所以青铜器上的纹饰与宗教信仰和拜鬼习惯有关。商周时期有“铸鼎如物”的观念,龙纹主要是作为“天命神权”的象征而设计的,所以在宗教上有重要意义。
商周时期的人们把动物视为具有无限神力的神,所以青铜器上的动物图案除了宗教祭祀之外,还有政治意义。因为阴人仍然是鬼,敬畏神力,所以他们的祭祀和崇拜并不是最终目的。商周时期的人们将动物图案视为巫师与天地沟通的媒介,只有贵族或首领才能垄断这种沟通模式。正是因为这种特权,领导层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利益,通过青铜器上神秘庄严的动物图案来宣传自己的力量。因为这种奇特形象的象征令人敬佩,令人畏惧,可以恐吓其下的被统治者,达到巩固其地位和权威的目的。这种动物图案无形中强化了其作为统治者的政治权力。
第三章龙纹与时代演变
第一节龙纹类别
龙纹分类按龙身形状可分为三种:直身、弯身、卷身。但龙纹流行已久,同属一类的人在时间上相距甚远,进化关系并不明确。容庚的《殷商青铜器通论》将龙纹分为四类:扁平龙纹、双尾龙纹、爬行龙纹、龙纹。马承远先生将龙纹分为五类:爬行龙纹、滚动龙纹、相交龙纹、双体龙纹、双头龙纹。朱先生将龙纹分为奎文、一龙、盘龙、团龙、小龙、曲龙等七大类龙纹。由于学者们的分类观点和意见不一,所以马承元先生的分类方法最实用,也最有理论价值。商周时期的青铜龙大多不在此列。本文所讨论的龙纹分类,一般是以马承元先生的分类为依据。在青铜装饰中,所有身体弯曲的动物都可以归于龙。龙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爬行龙图案
爬行龙纹(图5)是龙的侧面像,多为水平摆放,龙头朝前,身体呈爬行状。通常水龙头向下开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卷或者卷进嘴里。前额有不同的角形,躯干在中间,下面有一只脚、两只脚或没有脚,尾巴常弯曲卷起。青铜器上的匍匐龙纹多呈对称排列,由不同角度的兽首和蛇身组成,流行于商代中后期至西周早期。龙纹里从侧面看一只脚的,叫“奎文”。所谓夔文,是指有一只脚、两只脚或省略脚的龙侧面像。嘴巴张开,身体挺直或弯曲,额头有棱角,尾巴向上或向下卷,都可以称之为魁。隗嚣之名源于《说文解字》:“隗嚣亦神,似龙亦足。”山海经?6?4野东经:“有一兽壮如牛,体色苍白,无角。当一只脚在水里,一只脚在水里,就会有暴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夔。奎可谓是龙或爬行动物的综合变体,构图不需要讲究对称。而是由畸形的动物构成整个身体的连续构图,通过神化龙和兽来表现这种独特的动态和节奏。
(2)卷轴龙纹
卷轴龙纹(图6)是龙身体蜷缩的形象。礼记?6?4王早有“龙卷祭”之说。郑玄注:《画一条穿衣服的龙》;孔《英达疏》曰:“龙卷为祭,卷之谓卷。画这个龙形,卷在衣服上祭祀祠堂。在古代,龙画是卷曲的。在青铜装饰图案中,卷龙纹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龙上身直立,龙身披云雷纹,下部横卷成长方形,龙头放在青铜盘中央,因成分变化和时代不同而异,从商代到战国青铜器都有;另一方面,身体卷曲成一团,以龙头为中心,或首尾相连,或呈螺旋状,称为龙纹,盛行于商代晚期和周初。龙纹以龙头为中心,盘绕成圆形龙纹,多装饰在青铜盘的底部。身体周围常有龙、鱼、龙鱼、鸟的图案。
(3)十字龙纹
十字龙纹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缠绕在一起的图案,也称“龙纹”。横身龙纹(图7)是龙的身体交织在一起的形象,这在李周能找到吗?6?4春官?6?4师常:“王建大昌,诸侯建旗。郑玄注:“某诸侯画龙,一似其升朝,一似其臣服。”和“公布姓名?6?4释兵:“横龙为旗,其也斜。”画两条龙相依为命。“这个图案在青铜器上有几条相互穿插的浮雕龙。龙身犹如一条无尽的腰带,纹饰与器皿的形状紧密配合,给人以节奏感和立体感。青铜器上,以X形和∞形结构为基础,常变换复杂的跨龙形象,跨龙形象称为跨龙,上者上下,下者上,上者下,两体交织。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两条龙交叉,还有一群龙交织在一起,发展成各种复杂的形态。青铜器上,器身比较厚,龙纹过去叫“平”。变形减少十字龙纹,称为“平蛇纹”(注11)。
(4)双龙图案
龙身龙纹的特点是龙头居中,身体向两侧展开,两侧分为两条尾巴,四爪(或龙无足),尾巴卷起,原名“双尾龙纹”(图8)。这种纹饰的构图类似于兽面,身体向两侧展开。这种花纹常装饰在青铜器物颈部狭窄的范围内,呈条状分布,其优点是龙身可以完全展开,这就是双龙纹;盛行于殷商晚期至西周中期。
(5)两端的龙纹
这种纹饰的特点是兽的两端各有一个龙头或龙头,以前称为“两头龙纹”(图9)。在青铜器上,动物的身体大多是斜线或之字形,这是花纹变形的现象。两个龙头不完全一样,有时候一个是正面,一个是侧面。两端简单独特的龙纹多见于西周中后期。蜿蜒的龙纹盛行于春秋中后期。
第二节商代龙纹的演变
第一,商朝早期:
商代早期,主要的装饰纹样是兽面纹。随着青铜器装饰图案的复杂化,在兽面图案的两侧经常出现两条蛇形的辅助图案。这种像蛇一样的图案经常以一只脚的长条形出现,头朝下,嘴张开,嘴唇卷起。它是龙纹的原型。龙纹虽然早期只是作为兽面纹的辅助装饰,但已经逐渐演变为龙纹。
二、中间业务:
商代中期有两个特殊现象。一种是“真龙纹”从兽面纹的附属部分独立出来,成为真龙纹;另一个现象是“龙纹”开始发展。在这一时期,真正的龙有三种可见的图案,按其出现的顺序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而短,头向前。
这类龙身单躯干,尾部下垂(图10)或卷尾(图11),流行于商代中晚期。这种图案的一部分仍作为兽脸图案两侧的辅助图案,但其形状多为倒置。
(2)折叠式
龙身折龙纹的特点是龙身向下折,折角成直角,尾部卷起,口向下(图12),见于商代中晚期。
(3)弯腰,卷起尾巴,嘴向前张开。
这一时期的龙纹龙身接近S形,口向前张开,流行于商代中期(图13)。
这一时期的龙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龙头为侧,体沿头部向下卷,盘卷成一圈的青铜盘(图14),见于殷商中期;另一方面,龙的头部为前部,龙的身体在铜盘中顺时针盘绕成一圈或一圈半,体间常有龙(图15),多见于殷商中期,一直持续到春秋早中期。此外,“爬龙纹”也是这一时期流行的,出现了不同角度的兽首和蛇的形象,如虎头龙纹、长颈鹿龙纹、外卷角龙纹等。这种模式盛行于商代中晚期至西周早期。
第三,商朝晚期:
承袭前期的“龙葵纹”风格继续流行,出现了折身龙葵纹的新变种,其特征是龙的躯干向上折,折角成直角,尾部向下卷(图16)。“龙纹”也在这一时期继续盛行。根据巧妙的设计,这条龙是圆盘周围的一组图案,这就是龙的原型。《爬龙纹》也在这一时期继续盛行,延续了之前的风格。此外,这一时期还开始发展出另外两种龙纹,一种是“双龙纹”,一种是“伊龙纹”。双尾龙纹在商代晚期开始出现,特点是龙首居中,身体向两侧展开。原名“双尾龙纹”,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艺龙文》萌芽于商代晚期。龙纹短而直,尾翘冠垂于尾(图17)。虽然少见,但在西周早期仍可见到(图18)。一龙多为对生,多分布在器物颈部作为主要装饰。
第三节西周龙纹的演变
一、西周早期:
西周初期,“真龙纹”继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真龙纹变体。比如身体直而短,头向前,龙的身体一分为二,尾巴卷起(图19)。另外,在这种类型的基础上,又演变成了另一种类型的龙纹。此龙纹头低,口朝下,额上有两角,上枝长而卷,形似树干(图20)。这种龙纹虽然与体裂尾卷的龙纹相似,但背上有刀形的羽翅,所以两种龙纹的区别可以通过这个特征来区分。这种龙纹见于西周早期。新品种如一龙首引两体,即“双龙纹”,萌芽于商代晚期,并在这一时期继续发展;或者两端各有一个龙头的身体变成两条龙,称为“二龙”;或者是龙葵和隗风相遇的奇异身体(图21)。“双龙纹”和“盘龙纹”也在这一期继续流行。这一时期出现了“爬行龙纹”的新变种,称为“长冠龙纹”。其特点是把龙的角换成了凤的长冠,它的头仍然是一个动物的头,而龙的身体很长,中间有一只脚或鳍,尾巴是上下分开卷曲的。另外,《艺龙文》的图案是双头直身,双龙头因易慧而相向,始于西周早期(图22),一直持续到西周中期(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