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戏曲史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话演唱和朗诵的戏曲。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并传至台湾省和东南亚。明末益阳话传入闽中,逐渐与当地方言和小调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江湖班唱江湖调,平江班唱江湖和歌。清末,平话班与唱昆曲、徽剧等洋腔洋调的老老班以及在福州唱儒剧的儒生班合并,最终形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繁荣期,班社众多,涌现出郑、曾、薛、马涤凡等“四大名舞”,被誉为“闽剧梅兰芳”。

闽剧,中国传统戏曲。又名福州戏。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各县。明末清初,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一种民间戏曲,由业余农民演唱。因为是在地下一层绕草绳表演,所以人们称之为“地下草坪”和“拉草绳”。这种表演后来与外国戏班艺人结合,以江西益阳戏和当地民歌形成的“江湖调”为主要唱腔,称为“江湖班”。当时有36出戏,72出戏,多出自彝、昆曲。在闽东北的福安、宁德一带,还出现了一种以“江湖”、“葛翔”为主要唱腔的“平江班”(“平江班”,意为用方言演唱)。演出的剧目大多移植自江湖剧,或取材于民间故事,如《双金花》、《白扇》、《红裙》等。后来,原来用“尹正”(普通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为用平邑(方言)演唱,逐渐与平邑班合并。同时吸收了“老老班”(指本地人认为难以理解的昆曲、徽剧等外来剧种)的部分唱腔,形成平仄结合。还有一种在福州流行的“孔府戏”。自明代以来,外国曲调与民歌相结合而创造的“滑稽调”是主要的唱腔。清光绪年间,有13个“儒生课堂”,流行一时,剧本多为文人所作,如《紫玉钗》《祭皇殿》。辛亥革命后,“儒生班”逐渐与“平讲班”、“老老班”融合,形成“闽剧班”,也就是今天的闽剧。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风靡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它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原本在南方演出的四个徽州曲牌社三清、四喜、春台、和春相继在北京演出,与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一些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为京剧。其音乐基本属于板腔,唱腔以徽调和汉调西瓜为主,故旧称“皮黄”。此外,还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泉反调(即“反二泉”)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排子、南宫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些人声和音乐是用唢呐和笛子伴奏的。打击乐器包括单皮鼓、檀香、大锣、小锣、钹、鼓、星子等。京剧表演唱、念、做、打并重,常采用虚拟动作,重视场景的交融,声情并茂。京剧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很多名字,比如“乱弹”、“春调”、“北京春”、“北京二泉”、“二泉”、“大戏”、“评剧”(北京曾叫北平)、京剧等。京剧有成千上万个传统剧目,其中比较流行的有《和合将军》、《英雄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渔火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