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姓的起源从哪个朝代开始?

康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28%,居中国第75位。分布广泛,特别是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约占我国汉族人口的63%。康姓最初来源于姬姓,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据《史记》记载,魏康叔家有一个异母兄弟,名叫姬风,在周武王姬发,西周初年被封在康城,也就是后来的康叔。东周有个叫刘康公的人,是周定王的同母同弟,以康为姓,后人以此为氏,也称康氏。这个康姓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除了姬姓后裔,康姓起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就是汉朝时投降中国的西域舒适国。《梁书康选传》载:“陈晗西域康居遣仆等诏至河西。因为他留了下来,后来又望向京兆、东平、惠济。”这个来自西域的康家族出现在大约265,438+000年前,当时这位伟人正在四处传播。虽然它来自外国,但它也有悠久的历史。到了宋代,康氏人口合并为匡氏的一个分支。这是由于北宋初年,为避讳太祖姓名,曾将“匡”姓改为字形相近的“主”姓。但在政治年间,朝廷认为主姓可以是全体人民的姓,于是又改为“康”姓或“郑”姓。康姓在少数民族中也广泛存在。《隋书》载:“突厥亦有康姓”。此外,金代女真那拉族(又称纳兰族)、清代满族八旗的赫色日哈拉族、达斡尔族的华力提族等汉族姓氏有康,还有瑶族、彝族、蒙古族、东乡族、土家族、回族、羌族、朝鲜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