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系统、楼宇对讲、电气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越详细越好!(主要是智能家居!
细数中国智能家居行业近十年的发展,国内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类厂商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品牌和产品参差不齐,给用户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不知道这些产品的区别以及各种产品的优缺点,所以很困扰。
鉴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举办一次讲座。今天就来说说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国产品牌的介绍。这里有一些我们正在寻找的信息。
同时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提问。
智能家居发展简史
业界普遍认为,智能家居真正进入中国市场是在90年代末,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1999期间,在首届深圳高交会上,国外永泰丰公司携其ApBus产品参展,标志着国外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在此期间,智能家居风靡欧美。据说美国市场上的所有公司都有概念中心或展厅来展示数字家庭的功能。显然,这股潮流也吹到了中国。2000年左右,智能家居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上。有一段时间,由于智能家居的概念也被炒热,房地产商会考虑在一些高端项目中引入智能家居的概念,甚至在宣传中称之为“智能”。本刊所在的深圳中央花园于2002年竣工。被誉为深圳第一个智能小区。当时建立了比较先进的IC卡刷卡系统、门禁对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但离我们现在知道的智能家居还很远。当时很多购房者都是被开发商的智能化宣传所吸引,但是当时很多所谓的智能化服务也只是停留在概念或者一些功能实现的阶段。
与此同时,许多科研机构和投资者被智能概念所吸引。经过两三年的研发,在2001的深圳高交会上,包括海尔、海信、科龙、联想、清华同方等一批国内企业推出了智能家居概念的产品。海尔是国内最早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之一。它引入了“家集成”的概念,依托海尔集团自身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集成智能系统、家电、装修、物业管理服务,具有很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后来专门成立了海尔家居集成公司,专注智能家居开发。科龙、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亚利桑那大学工程系成立了中美科龙智能控制联合R&D中心。该中心研发的“现代家居信息服务与智能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位院士的联合鉴定,一款名为梦想之家的智能家居系统在高交会上展出。海信提出的智能E-Home就是要把个人电脑变成HDC的终端,也就是家庭网关。所有信息化家电都将成为HDC的终端,家电的开/关、工作程序、状态都将通过HDC来控制和改变。清华同方倡导的“数字家庭e家”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三层体系,包括家庭内部的数字平台、社区的功能平台和社区的业务平台。家庭内部平台由家庭信息网络和家庭控制网络组成,通过电话线或ISDN系统与外界相连。除了这些家电和IT厂商,交换机、安防、楼宇对讲等系统厂商也成为智能家居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西方主流的X-10(电子载波技术)产品也逐渐引入中国市场。
2003-2004年两年间,住宅联网基础不断完善,中国智能家居研发能力逐步提升,网络家电也开始规模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种政策、标准、联盟也相继建立或出台,开始推动整个行业的理性、规范发展。2003年7月,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五家企业发起成立了新一代网络信息设备的交换技术和接口规范Flash Link。次年7月,海尔集团、清华同方、中国网通、上海广电集团、春兰集团、长城集团、上海贝岭等7家公司成立e家,旨在推动家庭网络系统标准和平台的产业化,数字家庭标准化之争由此展开。
2003年,有关部门修订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和技术导则》。《导则》中提出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总体目标: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小区的高科技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住宅小区智能化分为一星、二星、三星级三个标准,其中最基本的一星标准包括安防、管理及设备监控、信息网络三个子系统。修订指南的发布被视为智能住宅发展的分水岭,使房地产开发中的智能化建设有了实际规范。2004年8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化委员会正式成立,旨在规范智能家居市场,推动智能家居产品在住宅中的应用,改造提升传统装修设计和施工水平,受到智能家居行业的欢迎。
2005年以后,更完善、更大规模的智能家居案例开始出现,尤其是一些顶级别墅和豪宅。这时的智能家居设计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某些子系统,而是一个可以实现更多功能的集成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深圳百事地产的红树林西岸和上海的汤臣一品。据悉,黑石集团斥3000万美元巨资在红树林西岸建设智能社区,并联合LG和霍尼韦尔定制了一整套智能家电和自动控制解决方案。LG将提供包括网络家电在内的家电产品,霍尼韦尔将提供家庭网关控制系统,实现可视对讲、灯光场景控制、远程控制、家庭安防等丰富功能,同时考虑未来升级的需求。采用先进的综合布线技术,将家居的数据、语音、控制点纳入综合布局和跳线管理,平均每户70点,平均每户654.38+0.5万米预埋管道,让住户无需做改动和改造,无需重新穿墙开槽,即可实现智能家居的功能,满足未来无限升级的需求。同样在2005年开盘的汤臣一品,曾经创下11.5万/平米的天价。即使是现在,经过连续打折,它的销量还是很少,但是它的智能产品都很高端,包括霍尼韦尔的防盗主机,SIEDEL的可视对讲系统,Lonbon紧急对讲系统,ABB的智能控制中的i-bus,可以设置很多方式。此外,还采用了智能中央空调、中央除尘系统、地暖系统等。但正如其要价一样,汤臣一品的智能家居系统也仅仅局限于奢侈品,缺乏系统集成,成为华而不实的代表。
虽然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是曲折的,从概念到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还是能看到这些年智能家居行业一点一滴的进步。尤其是近两三年,经过积累和沉淀,智能家居行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
国内智能家居品牌已经站稳了脚跟,那些坚持下来的企业也通过经验逐渐成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智能家居企业,包括海尔、海信、TCL、Sobo、瑞讯、瑞朗、博创、安居宝等。在Qianjia.com十大品牌评选和品牌监测榜单中,国产智能家居品牌占据半壁江山。海尔、海信等企业将智能家居与其集团的销售渠道、服务体系和多元化业务相结合,如智能家居及其家电、IT产品、家装、房地产、物业服务等,推出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随着更多企业的参与,智能家居的价格和产品层次也更加丰富。不同细分市场智能家居产品的出现,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最近很多企业都打出了智能家居普及的旗号。
多元化的营销模式,除了与房地产开发商、室内设计装修行业建立合作,寻找代理商、集成商,通过展会、展览进行推广,从2006年开始,体验店、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市出现。2006年6月5438+10月,GKB数字屋体验店在厦门集佳家世界的控制大厅展示了所有区域的照明使用、家电控制和监控效果。2007年7月,由深圳科宝博洛尼与深圳自动化学会共同打造的8000平米智能家居生活体验馆在深圳亮相。其主要功能包括:AMX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全系列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枫叶”安防报警及远程监控系统、别墅室内对讲及背景音乐系统、指纹锁、家庭影院、空调、电动窗帘等电气控制及环控智能系统。2007年8月,海信数字家庭体验中心在青岛开业,这是一座节能、环保、智能的绿色住宅建筑。此后,广州、上海、苏州、济南、重庆等地陆续开设了智慧体验馆。2008年在深圳建成的中国移动信息生活馆,也有专门的智能家居体验区。此外,很多企业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在楼盘的样板间里设立智能家居样板房。
参与者非常多,因为智能家居涉及的行业非常多,所以不同行业的企业也在不断加入到智能家居的竞争中。2007年底,中国电信M2M平台开始建设,为各种数据采集业务提供统一支持。基于开放的架构设计,在应用平台层面,中国电信也在探索与各企业、联盟推进终端接口标准的统一。中国移动对智能家居业务也觊觎已久,尤其是3G牌照终于发放后,3G智能家居成为新的炒作热点。此外,房地产开发商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智能家居的开发。以光大集团为首的三家广东地产商在“广联”产业化方面投入了近6543.8+0.5亿元,解决了数字家庭推广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些地产商的房产资源为数字家庭试点提供了用户基础。
智能家居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早期的智能家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目前,在其他二三线城市,已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智能家居销售和安装体系。
发展中的问题
当然,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
1,过度炒作概念
从智能家居发展初期,炒作就开始铺天盖地。早期的宣传为了打动人,使用了很多华而不实的概念,通过各种华丽的辞藻和科幻的画面向消费者展示智能生活的美好。但早期的智能家居在性能、功能、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宣传内容与实现效果往往差距较大,令消费者失望,甚至导致行业一度陷入低迷。现在虽然产品和技术都在进步,但是很多从业者在智能家居销售中还是把理念放在第一位,把会忽悠作为销售的重要手段,但是产品的实用性和人性化还是很难到位。
2.缺乏标准和规范
虽然有Blink、E家、广联、DLNA、UOPF、KNX等标准。,智能家居行业还需要标准的统一和完善。有业内人士抱怨:“这个行业有些技术没有行业标准。大家各做各的,兼容性不够。后续服务的工作量非常大。”中国的行业管理往往监管部门过多。建设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对住宅小区的定位各有侧重,很难整合出一套让大家都满意的标准,这直接影响了智能家居市场,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互不兼容的产品标准,最终伤害了用户,也给生产厂家在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全行业都在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一套行业标准,规范智能家居的产品和市场。
3.市场混乱,监管不足。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市场秩序还有待形成。因为涉及领域多,市场监管也有难度。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不排除有人想通过概念和炒作赚快钱,甚至有企业打着智能家居的幌子骗取加盟费。据说在广东,一些被称为“空手贼”的公司连注册都没注册,就成立了一个作坊,十几个品牌,质量和服务都没有保障。他们甚至拿到钱就跑。
4.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虽然国内智能家居产品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但目前智能家居的准入门槛并不高,也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规范。一些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然得不到保证。
5.跨行业合作很难。
智能家居的发展需要安防、家电、IT、系统集成商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整合他们的独特优势,尽快开创一片新天地。然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各行各业的人都想在自己的行业和相关产业中占上风,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使得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变得困难。
6.安装调试复杂,维护成本高。
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是复杂的,综合布线的施工过程和后期调试都要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如果使用中出现故障,维修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项目,其高昂的费用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
总结
智能家居在中国已经进入第十年,整个行业还处于成长期。智能家居确实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但要想真正挖掘如此大的市场,厂商需要研究消费者的深层需求,根据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对产品进行新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