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法
一、夯实基础,巩固知识点
1.精读。逐字逐句逐段阅读,思考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找出每一个知识点,完整地记住课本。比如中国近代史《甲午战争》,要明确四个知识点:一、战争背景;第二是战争的过程;三是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第四,战争余波——三国归辽与台湾省人民的反台割台斗争。这四个知识点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关于甲午战争的完整知识体系。
2.把握内涵。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细节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完整内涵。例如,上述第一个知识点包括以下四点:①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上升。但由于市场狭小和封建残余,国内阶级矛盾变得尖锐。为摆脱国内危机,制定了以侵华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日本蓄谋已久);(2)列强对日本侵略的纵容和支持成为日本发动战争的有利条件;(3)中国: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做被动准备,导致清军处于被动不利地位;(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成为甲午战争的导火索。
第二,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并正确使用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做出准确定义的前提。比如“辛亥革命”,狭义上是指武昌起义;广义上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2.完整概括概念内容。例如,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有以下共同点:①它体现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2)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三)维护农民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④D.①②③④.本题已部分概括了历史概念的内容,要求选择符合项。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历史概念内容进行总结的过程。经过归纳比较,最终选出正确的选项。
3.区分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要比较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分清它们的异同,提高对概念的准确把握。比如《65438年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三次论争之比较》《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思想异同》。
4.用概念分析问题。仅仅理解概念是不够的。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果能正确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就能在考试中尽可能少的丢分。
第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复习中,一定要把握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严密的知识网络。从宏观上看,首先,历史教科书可以分为三部分: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其次,每个区块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比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部分。第三,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比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开始变质,进一步深化,最后形成。从微观上看,一个历史概念往往有其固有的结构。比如说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般是从背景(起因)、过程、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来描述。分析其背景往往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第二,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三是新旧势力矛盾斗争加剧。
经过这种层层分解,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网络已经形成,形成了一棵“知识树”,既有树干,也有嫩枝和树叶,避免了各部分历史知识的混乱和重叠,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1.抓住一些。对一个历史话题进行深度分析,透彻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变化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
2.越过这条线。“线”是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组成的知识线索。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都是“点”,构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史。将相似和相近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人行道。“面”是由历史上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组成的整体知识。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轻松地把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才能在解题时得心应手,运用知识点正确作答。
第四,对历史现象的全面分析
教科书按时间顺序描述历史,是一个平面系统。但考试时往往提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体系。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着眼于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还要拓宽、深挖、抬高,全面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
1.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描述。如题目“简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本题要求对中国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历史进行比较完整的描述,其中还包含了对革命原因、革命任务、革命对象、革命主体的深刻分析,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完整的陈述。
2.宏观分析+微观考察。比如“试分析三国归辽的原因和实质”,这个题目主要考察对历史现象的宏观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俄、德、法、日之间的关系,也要求具体分析俄、德、法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计划,其中也包含微观分析的成分。
3.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结合。特别注意接触语文、政治、地理的知识。
五、人物事件的多角度比较
历史试题三题中,都涉及比较能力。因此,学习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
1.比较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分析其不同的背景、特点、作用或本质。如两次世界大战和三次科技革命,都有各自的背景和特点。
2.对性质相同但分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梳理发展线索。如果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几次重大革命运动进行分析比较,不仅可以了解它们不同的阶段特征,还可以系统地把握中国革命历史的全过程。
3.比较不同历史阶段类似历史事件的特点。比如资本主义在不同阶段的侵略扩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有不同的特点。
4.比较一些表现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认清它们不同的本质。比如唐朝的作坊和手工业作坊以及明朝的清政府向列强借外债,中国在这个阶段借给资本主义国家。
六、科学评价人物事件
为了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把握评价的尺度和角度。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位置正确。要从正确的阶级立场(人民立场、爱国立场)和社会立场(发展生产力、社会进步、国际主义、改革探索等)来看问题。).
2.观点很明确。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与时俱进造英雄”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两个基本观点。
3.该方法恰当、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分析评价,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区分不同阶段,运用辩证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避免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局部与全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七、简化和总结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错综复杂。只有将其浓缩、概括、提炼为简洁明了的知识点和知识链,才能有效掌握教材。
1.摘录要点。也就是正确选择教材中的关键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形成知识点。比如苏联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细化为(1)征集企业;②征收余粮;(3)禁止贸易;(4)带物品;⑤强劳力。
2.时间顺序。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知识。比如按时间顺序概括了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不同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原因。
3.逻辑分区。即按照相关知识的逻辑关系分块总结。例如,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为: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②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八、激活历史理论的运用
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都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否则无法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注意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只有坚持用历史理论分析问题,才能提高历史学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平时要选择一些理论题,进行史论结合的训练。有目的、有规律的练习,必然会提高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