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小麦是怎么诞生的?
大约250万年前,当小麦属刚刚从它的亲戚山羊草中分离出来时,它只有一个单独的物种。直到大约100万年前,这个物种才分化成彼此隔离的两个物种:一种小麦(单粒小麦)和一种乌拉尔图小麦(乌拉尔图小麦)。最早大约在50万年前,乌拉尔图小麦与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幸运地克服了生殖隔离,形成了野生的膨胀小麦。大约在这个时候,乌拉尔图小麦也与另一种未鉴定的山羊草(有学者认为也是山羊草)自然杂交,形成了野生的T. timopheevii [2]。这样,人类在1.4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时,只有四种野生小麦,其中分布最广的野生小麦主要生长在今天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多石山坡上,只到达了欧洲的东巴尔干半岛(现在的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和东部的外高加索(现在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然而,与针茅属或早熟禾属相比,小麦属的成员天生适合作为粮食作物。它们的主要栖息地位于亚洲大陆西海岸的中纬度地区,在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地中海气候为世界罕见。这种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冬天温和多雨,夏天炎热干燥,而且时间极长。为了熬过漫长的夏季,野生小麦已经进化成了一年生植物。种子在冬天到来之前发芽,以幼苗的形式越冬,然后在春天迅速上升、开花、结果;当凉爽的夏天到来时,整株植物早已枯死,只剩下土壤中休眠的种子静静地蛰伏,等待下一个冬天的到来。正是因为每一代小麦只有不到一年的寿命,过多的营养用在自己身上也没有用,所以他们花大量的精力去培育下一代,把种子“喂”得又大又饱满——有了充足的营养,这些后代死后顺利成长的几率才能更高。
碰巧的是,这些巨大的谷物也非常适合人类食用。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叫做“新月沃地”,它西起尼罗河下游河谷,经地中海东岸(今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约旦西部和叙利亚)至安纳托利亚高原南部,然后沿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平原转向东南,止于波斯湾。整个地区的形状略呈月牙形。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最早的古人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野麦长期受到收藏者的青睐。
成熟的麦穗。
到65,438+0,450年前,月牙地降水明显增多,环境的改善使一部分人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为了收获他们家附近的野生谷物,他们把石头磨成镰刀;为了把谷物磨成粉末,他们把石头磨成杵臼。正是大量磨制石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然而,1.28万年前,整个地球突然经历了一场地质学上称为“新仙女树事件”的气候变化,月牙地再次变得干燥寒冷,野生动物资源大幅减少,已经不能满足不断膨胀的人口需求。无奈之下,西亚的祖先被迫学会种植植物,积极为自己生产食物——人类最早的农业就是这样起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