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金银的发展史?
商周时期的金银器:小巧而简单
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掘发现的最早的黄金制品来自商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商代金器的分布范围主要在以商文化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及商代北方、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和四川,都发现了这个时期的金器。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金器造型简单,体积小,纹饰稀少,多为装饰品。
如果把商代出土的金器和周边地区的金器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似乎是在几条互不干扰的平行线上发展起来的。从造型和偶尔发现的装饰图案来看,地域文化的特征非常鲜明。商代的黄金制品多为金箔、金叶、金片,主要用于装饰。商代北方和西北地区的金饰以个人金饰为主。在这一时期发现的金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川广汉三星堆早期蜀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批金器。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独特。其中独特的金面具、金杖和各种金饰,在商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中也是前所未有的。金银器的早期发展也反映了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这是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所决定的。
商周时期青铜器工艺的繁荣发展为金银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而青铜器、玉雕、漆器的发展也促进了金银器工艺的发展。使金银器皿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多样的形式中发挥其审美功能。早期的金银制品多为摆件,最常见的金箔多用作其他器皿上的摆件,或与其他器皿结合,以增强器皿的美感。最迟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金银平准的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器:清新活泼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带来了生产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大量错金银器的出现,几乎成为这一时期科技水平高度发展的标志。
从出土的遗址来看,这一时期金银器的分布区域明显扩大,南北方均有发现。金银器的种类增加了。其中,金银器皿和相当数量的银器的出现非常引人注目。从金银器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来看,南北方差异很大,风格迥异。北方匈奴墓葬出土的大量金银器及其精细工艺的高度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墓葬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陕西宝鸡易门二村秦墓、河南洛阳金村墓、河南辉县谷玮村魏墓、河北平山中山王墓等。此时,南方地区出土的金银器数量虽少,却十分引人注目。最重要的发现是湖北省睢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一批金器。总的来说,中原和南方的金银器与北方匈奴少数民族地区的金银器完全不同,多为器皿、钩具,或铜、铁、漆、玉结合的制品,其制作工艺仍多来自青铜技术。
秦汉时期金银器的繁荣与发展
迄今为止,秦代的金银器极为罕见。在山东淄博卧陀村,西汉楚王刘向的随葬品中,发现了一件秦始皇三十三年制作的镀金雕花银盘。制作精细,装饰精美。这种给银器的图案镀金的方法在唐代以后非常流行,金花银盘也是唐代银器的一个有特色的主要品种。
根据对这些金银饰品的研究,证明秦代金银器的制作已经综合运用了铸造、焊接、掐丝、嵌铸、锉磨、打磨、各种机械连接、胶合等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汉朝是一个统一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封建帝国,国力非常强大。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无论是数量、品种还是制作工艺,都远远超过了先秦时代。一般来说,金银器皿中还是饰品最常见,金银器皿不多,金容器更是少之又少。也许是因为这一时期镀金的盛行,所以改用了镀金的器皿。到目前为止,汉代的大部分金银器皿都是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全国各地都有银碗、银盘、银壶、银卡盒。一般来说,容器的形状比较简单,大多是平原。
汉代金银制品除了用包、嵌、镀、错等方法装饰青铜器、铁器外,还制成金箔或泥屑,用在漆器、丝织品上,以增强富贵感。最重要的是,汉代的金工工艺逐渐成熟,最终脱离了青铜技术的传统工艺,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汉代金银工艺的成熟,使金银的形制、纹饰和色彩更加精美多彩,为以后金银器皿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南、广西、广东、陕西、甘肃、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发现了汉代的金银器。除了大量的金银饰品外,主要有车马、钩、器、金印、金银医针等,种类繁多。金银饰品,如卡片、金花、首饰、皮带扣等。在吉林通榆的北方鲜卑墓、新疆西北部的乌孙墓、车市民族遗址、焉耆古城和云南晋宁石寨山的滇墓中也有发现。
魏晋南北朝金银器:独特的异域风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社会经济也遭到破坏。但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的存在中,逐渐相互融合,进一步扩大了对外交流。此外,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使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都在金银器的形状和图案的发展过程中打上了明显的标记。
从考古发掘来看,这一时期有大量的金银器。金银器皿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制作技术更加娴熟,器皿的造型和图案不断创新。比较常见的金银器皿还是饰品。
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经常可以看到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迹象。辽宁北票冯素福墓出土了“杨帆官印”,包括龟扣金印、金冠金饰、人物图案山形金饰、镂空山形金饰。这些金银器既有汉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又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风格特征。
这一时期的金银器还很少见,大多是舶来品。如山西大同小站村丰河图墓出土的镀金银盘、银高足杯、银耳杯等。除了耳杯,镀金的银盘和银色的高足杯都是波斯萨珊的产品。
同时,随着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这一时期的金银器的制作和功能也受到很大影响。江苏镇江东晋墓出土一尊金佛像。呈长方形,正面刻有一尊裸体全身佛像。头很亮,脸很幼稚。应该是释迦牟尼出土的小孩雕像。这种用于佛教供奉的金银制品在唐宋以后非常普遍。
唐代金银器:五彩缤纷
到了唐代,金银器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几次大规模的发现,金光闪闪、银光闪闪的金银器皿,成为展示唐朝辉煌与辉煌的标志之一。不是吗?当你看到大量种类丰富、造型独特、花纹精美的金银器皿时,你一定会想到唐代文化艺术的宏伟、美丽和自然之美。
可以说,中国古代金银器盛于唐及以后,金银器盛于唐及以后,金银器代表了金属技术的最高水平。根据器物的种类,唐代的金银器可分为食器、饮器、容器、药品、器皿、装饰品和宗教用具。
唐代金银器的图案丰富多彩。这些图案和器皿一样,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风格。通过他们,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唐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繁荣的文化艺术。
唐代金银器的工艺也极其复杂精细。当时,锤打、铸造、焊接、切割、抛光、铆接、电镀、凿刻和镂空等技术被广泛使用。
唐朝延续了近300年,金银器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初唐到唐高宗(公元618-683),器皿种类不多,碗、盘、杯、壶、锅都有。其装饰特点是分成许多段来配置花纹,装饰段多为9瓣以上,甚至有14瓣,多雕刻成U形或S形。棱柱形物体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公元684-755年),器皿种类较多。前期淘汰了12瓣以上的装饰间隔手法,将大量的装饰图案分为六等份和八等份。装饰花瓣多为荷花花瓣,多为双层花瓣。u形花瓣极为罕见,S形花瓣不再出现。
简而言之,可以说从初唐到玄宗时期,金银器受西方影响很大,但同时也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外来因素逐渐减少和消失。比如高足杯,带柄的杯子,折边的碗,五调以上的多曲器皿,凹凸体的器皿都很受欢迎。装饰图案包括金银花图案、葡萄纹、朱利安、宝相花、动物和狩猎。
肃宗至宪宗(公元756-820年)时期,装饰技法多采用多结构的六分法,盘附三条腿,出现仿生造型,即模仿动物的形状。我没见过高足杯,所以我带了一个杯子和一个长长的弧形杯子。
从穆宗到唐末(公元821-907年),出现了盒、碗等多种器物,圆度高,造型仿生较多,四分卫装饰技法流行。
宋元时期的金银器:美丽而典雅
随着宋代封建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银器制造业在各地蓬勃发展。有铭文的金银器数量明显增多,这也是宋代金银器的一大特点,对元明清金银器的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代的金银器在唐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崭新面貌。虽然不像唐代的金银器那么富丽,但却有一种独特的典雅美风格。这种风格与宋代艺术的整体风格是一致的。有人认为宋代的艺术没有唐代的豪放,但其民族风格更加完美。与唐代相比,宋代的金银器精美、精巧、新颖、典雅、多彩。相比之下,唐代的金银器金碧辉煌,而宋代的金银器则轻巧精致,别具一格。宋代金银器造型十分精美,可谓花样繁多。
总的来说,宋代金银器的装饰纹样以古朴典雅为特征。虽然不像唐代纹饰那样精致华丽,但其精致和纯净也是唐代所不及的。素颜,注重造型,有光泽,顺眼;纹饰以花鸟为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与器物多变的造型巧妙结合,达到和谐统一。与唐代相比,宋代纹饰的题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内容更广泛、更世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从宋代金银器皿的制作工艺来看,秦代以来流行的花丝镶嵌、焊接金珠等工艺几乎无人知晓。然而,更多的技术,如锤打,凿,雕刻,铸造和焊接被使用。艺术效果很重的夹层技术,在宋代以前的金银器制作中是前所未有的。雕刻技术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有特色的是宋代的金银器采用了竖雕装饰和浮雕压纹技术。
在宋代金银器的纵向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横向作品。金银与油漆、木材等材料结合,金银用于服装、字画。
宋朝时,在辽、西夏、金和大理发现了许多金银器。总的来说,它的做工和造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唐宋时期金银器制作的影响,同时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因此,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元代金银器的形制和品种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更加明显的时代风格。与宋代和明代相比,元代至今已很少见到金银器。但从文献上看,当时的金银饰品并不罕见。
总的来说,元代的金银器和宋代的差不多。有许多银器。除了日常的器皿和饰品外,金银器皿的品种也增加了,如瓶、盒、瓶、盘、架等。元代金银器大多刻有铭文,对研究元代金银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造型和纹饰来看,元代的金银器还是讲究造型的,素人的多,纹饰多为水洗或只局部装饰。但元代的一些金银器也呈现出纹饰华丽繁复的趋势。这一趋势显然对明代以后金银器样式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金银器:绚丽而复杂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文化发展总趋势趋于保守。它的金银器自唐宋以来就有所变化。还是精致典雅,淡泊格调,却越来越华丽,丰富多彩,宫廷气息越来越浓。如果你浏览中华瑰宝的历史长廊,漫步于此,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器皿优雅的造型,五颜六色的宝石,尤其是随处可见的龙凤图案,象征着高不可攀的高贵与权力。这一切都与明清时期整个宫廷装饰艺术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但与宋元时期糊入世俗生活的金银器大相径庭。但是明清金银器的发展轨迹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是两者之间的界限也是那么的清晰。总的来说,明代的金银器还是生动朴素的,而清代的金银器则是极其工整华丽的。从工艺上来说,清代金银器的精致和精湛也是明朝所不能及的。
在明代金银器的纹饰中,龙凤的形象或图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种变化在清朝更加极端。与宋元相比,明代的纯金银器很少,大部分装饰结构趋于密集,装饰结构通常布满器身。除了精细的线条,还有许多浮雕装饰,对清代的金银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清代保存下来的金银器很多,大部分都是代代相传的。在风格上,清代金银器既继承了传统风格,又受到了其他艺术、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正是在这种对古今中外多重文化营养因素的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清代金银工艺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
清代金银器皿的形制和纹饰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完全没有古朴之感。同时反映了宫廷金银艺术品盲目追求富贵奢华的独特倾向。它的造型随着器物功能的多样化而更加丰富多彩,纹饰也呈现出丰富华丽的特点。或格调高雅,或气势磅礴,再加上各种宝石的精致加工点缀和搭配,整个器物五彩缤纷,金碧辉煌。清代金银器的加工特点可以用精、细两个字来概括。在器物的造型、装饰、配色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继宋元明之后,清代的复合技术也非常发达。金银器与珐琅、珍珠玉石、宝石等的结合。,相映成辉,增添了器皿的高贵与美观。
在清代的传世品中,也保存了许多各少数民族的金银器皿。这些金银器皿反映了当时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爱好,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总之,清代的金银器丰富多样,技艺精湛。其制作工艺包括范铸、锤打、炸珠、焊接、雕刻、掐丝、镶嵌、打磨等。,并融合了突出、隐藏、负线、正线、镂空等多种手法。应该说,清代金银工艺的繁荣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技艺,也为今天金银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纵观金银器的发展,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不仅是那个时代审美意识的反映,也显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从历史长河的纵向发展来看,金银器的发展有其历史传承,而在同一时代,金银器的发展也会受到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金银器是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他们从其他文化艺术领域吸收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条浩浩荡荡、波澜壮阔的河流,每一条流进的涓涓细流,都让她更加宽广灿烂,让她更加多姿多彩、婀娜多姿;那么,那些色彩神奇瑰丽的金银器皿,不就是为中国文化这个庞大的实体注入活力和风度的一股涓涓细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