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是怎样的?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的个性将是未来公共艺术的主要课题。

城市是文化的中心,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被定义为特定的“空间媒介”,它必须具有艺术个性。同时必须是属于特定场所的特定结构或艺术单体。它是整个环境形式的一部分,有自己特定的创作方法和审美原则。

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艺术作为环境作用机制的一部分,在人文精神和审美效果上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成为地域历史文化的延续和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它与当代的时尚追求、精神生活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成为时代的视觉焦点和象征。

具有标志性、可识别性或能影响人们纪念性或宗教情感的;公共艺术可能是无题构筑物的创造,只是作为场所中的空间媒介,市民在这里可以获得放松、学习、交流、互动等各种生活体验,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艺术价值;它既是绿色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又是人们精神和心理慰藉的调节器,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指物质概念上的公共性和空间共享性,而且在精神内涵上具有“共同所有”、“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特殊文化,体现了大众的文化意志和审美特征,决定了其创作和实施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家个人创作的功能、方法和规律;

事实上,作为纯粹观赏性的公共艺术,几乎不可能存在。

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前提是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实现和传达场所中物与物、人与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对话。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间,让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包括城市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等社会学文化内容,以及作品本身的表达结构、象征内容、表达方式、形式风格等。

两千多年来,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出现了大量的罗马式和歌德式。

文艺复兴,巴洛克建筑。

直到19世纪,欧洲的大型建筑都是用雕塑来装饰的。

但在1990之后,人们开始对只有装饰雕件的建筑表示极大的不满,从而在新建筑中倡导一种坚决拒绝以往装饰雕件的意识。

这种意识占据了20世纪初欧洲建筑的主流。

从罗丹到毕加索,现代雕塑的先驱们在早期的创作活动中有机会与同时代的、有代表性的建筑师一起工作,所以他们极力主张雕塑与建筑的结合,而这一论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被注意到。

20世纪80-90年代,亚洲的公共艺术热潮也涌入日本。

一度提出了“用雕塑打造新城”、“在城市里建美术馆”、“与雕塑同行”等各种提案,全国各地的社会团体也爆发出大规模引入公共艺术的计划。

他们主张通过在城市中放置雕塑,让市民对艺术雕塑有广泛而普遍的了解,通过日常的接触和欣赏,丰富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

根据相关统计,超过80%的社会组织基于上述理念或出于上述目的提出了类似的计划。

同时还有以建设省为首的扶持政策,在各个层面推广和打造文化景观。

于是,大小城市齐上阵,不仅有大型世界名作的雕塑公园,也有偏远小镇站前的中型公共艺术。

导致一些社会组织的具体负责人在没有充分了解公共艺术是否有必要引入当地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展工作。

在评选作品时,往往会邀请全国艺术圈的权威人士组成评选委员会进行评选和审查。久而久之,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存在同一风格甚至同一雕塑家的作品的倾向。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是用雕塑创造城市,还是生产雕塑垃圾?”是公害还是私人空间的权威个人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尤其是得到纳税人大力支持的艺术家们的深刻思考。

大量的户外艺术(主要是雕塑、壁画等形式)出现在90年代中期。

说明从50年代开始逐渐脱离政治意识形态的纪念性和宣传性,从80年代开始探索艺术(以及材料和技术)的形式语言,开始走向社会公共对话和公共批判的文化层面,少部分人开始关注户外艺术与本土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

但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代的大量壁画也是公共艺术,只是艺术题材都重视历史。

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在探索形式语言,而大部分是在模仿90年代。

20世纪50-80年代,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以及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有一些与市民经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艺术,其他地方相对缺乏。

虽然这些公共艺术的设计也强调艺术的大众化、世俗化,强调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强调为工农服务的宗旨,但由于“阶级斗争”的宣传需要,它们在公共领域中美化社会、愉悦心情、陶冶情操的功能往往被削弱和扼杀。

雕塑等景观艺术更多表现为政治斗争导向的说教,并没有真正成为社会真善美的代表,公共空间也没有成为公民自由交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场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的城市规划和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空间、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产生了全面而迅速的影响。

公共艺术的加入已经成为环境空间不可或缺的元素,受到广泛重视。

街道、社区、广场、商业步行街和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与公共艺术的交融中,努力营造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营造现代与历史对话的空间氛围,营造充满艺术美的公共空间,充分发挥其传承历史、抚慰心灵、凝聚人气、启迪人心的教育意义。

让人们的生活、学习等活动更加人性化,让环境空间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飞跃。

然而,由于长期受架上艺术和大学教育的影响,艺术家仍然热衷于表达自我意识下的个人感受和体验,而对公共社会的普遍理想和永恒文化精神的关注却很薄弱,与当代本土社会形态和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联系不紧密。

这并不是否定艺术家个人的文化权利和人格,而是强调艺术家对现实文化整体的关注和对话,包括必要的启蒙和警示。

同时,由于现代社会严重的生态和能源危机,将要求艺术的公共性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整体规划和合理设计,表现出对人性及其尊严的普遍关注和维护。

因为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在公众可以接触到的公共空间中展示大型的艺术作品,客观上也要求公共艺术在众多“同质性”很高的社会群体中具有对话的可能性,要求能够吸引大众的艺术语言和展示形式。

否则,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公共精神的存在是值得怀疑的。

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在理念或风格上并不一定要求前卫。它也可以表达世界永恒的理性和共同的情感,公共艺术拒绝精英的自恋或大众的规训。

在多层次社会、多元文化的时代,更是如此。

如果说,公共艺术具有独特而明显的文化价值,正是因为它连同其文化背景,被大众延伸到了更广泛的话题,载入了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的核心,而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本身。

诚然,在一个开放多元的民主社会中,公共艺术也容易受到来自不同文化取向或政治见解的社群的反对和争论,这一点已被国外的公共艺术时代所证明。

但这是其公共性和公众参与性的真实体现,也是公共艺术与社会双向互动的必然表现。

它往往在培养一个民族的公共意识、锻造公民的社会品格和公共精神方面发挥着潜在的作用。

总之,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有待于唤起全社会的公共精神和文化良知。

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首先倡导艺术对公共社会的深层人文关怀,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相结合,从而逐步构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共艺术形式。

只有当社会开始有意识地走向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城市化和民主化,才有可能谈论公共艺术及其实践的当代问题。

尚若暂且抛开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物化形式特征,就其文化品格和社会伦理而言,或许“公共精神”才是公共艺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