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内容介绍
麦克尼尔的《世界史》被公认为全球通史的开山之作。首次讲述了史前至21世纪全球文明互动的故事,中文版首次出版。阿诺德·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杰里·本特利、何炳迪、许倬云、钱乘旦、刘新程等权威推荐。
1963年,麦克尼尔出版了《西方的崛起:人类共同体史》(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被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全球史诞生的标志。1964年,麦克尼尔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世界史课程。为此他简化了《西方的崛起》精读版给“学生和一般读者”,并出版了《世界史》作为1967年的课程教材。
经过四次修改和重印,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一直在英语世界畅销。它不仅是美国高校世界史课程的必修书,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史的首选,甚至成为美国空军学院的指定教材。
麦克尼尔的贡献和独特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历史只有通过文明之间的互动才有意义,他不停地书写文明之间的冲击与反冲击、征服与反征服。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以文明为单位,写的是全球文明的互动,把以前孤立孤立的世界史变成了动态互动的世界史,画出了人类文明的互动网络图。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研究的真正开始。
《麦克尼尔世界史》中文版在出版近50年后首次在中国出版。此次中文版由麦克尼尔全球独家授权,按照第四次修订版翻译出版。
书中收录了109张精彩的图表,用历史年表标注了人类文明的历程,并特别推荐了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并对1976之后的世界历史和文明中的重大事件做了全新的阐述,使这部巨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
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包罗万象,简洁流畅,是一般教科书所不及的。无论是上班族,学生老师,商界人士,政府官员,世界史都是一本经典可靠的世界史入门。
第二,
麦克尼尔的进化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似。只是达尔文讨论的对象是“生物”,而麦克尼尔讨论的对象是“文明”。文明的成长和消亡也符合“自然选择”的概念。一切竞技文明都与其生存环境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密切相关。麦克尼尔建构的世界历史就是文明进化史。但是,他并不认为现代文明优于古代文明,也不认为现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退化。他只是客观地描述了这种变化,最重要的是揭示其机制。
麦克尼尔写的文明至少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军事,比如武器盔甲对矿产的依赖,战马对牧场的依赖,部队对物资的依赖;二是文化,包括人类的生存方式或财富创造方式,以及保证财富合理分配的社会规律。先进的文化会从民间偷偷输入到其他文明,这种征服是非常隐蔽的;第三是宗教,它掌管着人类的重大事务,在最尖锐的精神冲突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它本身就是文明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文明是脆弱的。所有在竞争中胜出的文明,在这三个方面都一定优于其他文明,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由于一部世界史是由文明间的交流和竞争构建起来的,麦克尼尔的目光总是聚焦在军队、游牧民族、商人、水手、海盗、僧侣、工程师、传教士、某些思想的创始人或启蒙者,以及征服中的瘟疫。并且不屑于和平时期的改朝换代。因此,他的世界历史更像一条巨大的河流。河中心的流速极快,但靠近河岸的流速很慢。麦克尼尔的功绩在于划定了这条河的中心航道和流向,这是他在世界历史上真正的奠基之作。似乎其他历史学家只能沿着他设定的通道寻找新的发现。
这本书的写作策略是一方面提供全景,另一方面遍历每一个重大事件的中心,这是这本书坚实而美好的骨架。文明的形成和交流的细节是这本书的血肉。整本书就像一本意味深长的智慧散文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奇妙的效果,是因为其内容不仅叙述了历史事实,而且在每一章中都提取了一个明确的主题,将物质的进化与文明的更新紧密结合,提供了一系列雄辩的论述,充分展示了其思想性的特点。
例如,第三章论述了炼铁技术对文明发展的影响:“这种技术进步的第一个主要后果是新一轮野蛮人入侵。他们从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包围了古代中东的各个大帝国,并一一推翻。铁器时代野蛮人的军事胜利,依赖于原始平等主义共同体的团结。在这个社区中,每个人都是强大的战士,因为在世界文明地区,主人和臣民之间没有长期的鸿沟。为数不多的战车贵族,被愤怒的臣民所包围,被传统的内斗所削弱,不是这种群体攻击的对手。”
在这场讨论中,麦克尼尔并没有简单地将野蛮人的胜利归功于炼铁技术的出现,而是归功于铁在不同文明中的使用方式:分散武器比集中武器更有威力。喜欢军事的读者都很清楚,历史上任何新兵种都会遇到分散和集中的战术选择,这与文明的特性密切相关。麦克尼尔总是仔细研究每个文明的显著特征,并将其转变和消亡归因于其固有的缺陷。再比如,第五章讨论了希腊军队方阵与斯巴达奴隶起义的关系:
“军事战术的重大变化为农民参与政治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方阵的发明——大量密集的步兵队形...由数千名装甲部队和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的冲锋队可以在战场上横扫敌军的骑兵或任何其他部队。当这种优势变得明显时...任何不利于加强方阵的事情都会伤害城邦。如果危险迫在眉睫,比如公元前7世纪斯巴达奴隶反抗多里亚统治者所造成的灾难,那么对它的反应就会非常激烈。”
麦克尼尔虽然关注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但他并不认为人类最终会形成统一的文明。他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书评,批评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一个人》。福山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将以西式民主自由为终点,并在这一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麦克尼尔反驳了这种观点,认为人类会保持文明的多样性。他给出的理由是:“群体以与外人的差异来定义自己,但人性是多变的,一切从基因中遗传下来的倾向和能力都会自动形成各种形态。”这个理由不太有说服力,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麦克尼尔强烈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主义保证了这部世界史从头到尾都是鲜活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