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建筑起源于何时?
中国古代很早就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而佛教和道教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也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和利用,从而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佛道为辅的传统文化特色。大约在北宋时期(960-1127),儒教在儒、释、道三家的斗争和融合过程中,为了与蒸蒸日上的佛、道两家抗衡,吸收了禅宗的精神,丰富了儒教的哲学理论,产生了理学——新儒家,形成了儒教各派之间的争论、讨论和交流。书院适应了这种形势的需要,成为理学的摇篮和发展基地。南宋“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香山)的理事张骞、朱、、、陆九渊,分别代表了湖湘、、武学、香山等理学流派。
明代书院的发展非常曲折。到了王阳明、詹若水等人的兴起,大力发展书院,书院建筑有了短暂的繁荣。同时,还有泰山、林东等学派试图纠正王雪的偏颇,尤其是林东学派。他们讨论时政,参与政治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几经沉浮,书院终于在清末被现代官办学校所取代,成为后来学校的基础,书院制度正式终结。
书院历来是学者们聚在一起讲学的地方,大多由名人主持。因此,书院建筑更多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在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书院建筑重视环境的选择,主张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或突出沿纵轴的空间变化,或多轴平行横向扩展,建筑布局更加灵活自由。同时,理学多受佛道影响,注重修身养性,超脱于物,追求“淡泊清心,宁静致远”的境界,经常在景区修建书院。
书院建筑体现了“礼乐相得益彰”的思想。受传统礼仪思想的约束,大多中轴线对称,布局规整。同时,随着院落大小、园林空间、走廊、开厅的变化,建筑随地形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讲堂是中轴线上的主要场所,一般三至五间,布置在书院的中心。厅前有一个宽敞的庭院,既突出了它的主体地位,又扩大了空间。图书馆是书院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两三层的亭子,位于书院的后面或者另一个院子里,环境幽静。大多数用于祭祀的寺庙或祠堂都供奉着学校的主人、著名的山长(院长)以及当地的圣人。少数书院还在书院旁边设立了孔庙。除了主体建筑,还有山领导住的小院,还有学生住的宿舍,也有很多山塘花园;后期受官学影响,部分书院增设了监狱、武术馆、射击苗圃、试验棚等。
中国古代文人通常反对土木工程的铺张浪费,提倡简朴。书院建筑吸收了当地民间建筑的特点和做法,追求古朴自然之美,规模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它朴实无华,色泽淡雅,浑然天成,与官方建筑(如宫殿)的富丽堂皇完全相反。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刻碑立石、题写匾额的手法彰显了书院建筑的高雅意境。迄今为止,我国已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五峰书院、东林书院等数十座书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