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苏”是谁?

苏洵(1009 ——1066),本名明云,本名劳权。当他十几岁时,他喜欢交朋友。二十七岁时,他开始愤然学习写作。他热心报国,闭门苦读。他不仅精通“六经”理论,还写了一篇千言万语的好文章。嘉祐元年(1056),他带着儿子石、哲进京赶考,将自己的《权术》、《衡论》、《计策》等二十二篇文章呈献给国子监,得到翰林学士欧阳修和宰相韩琦的称赞,起到了皇帝的作用。任巴州文安县主簿,任省校对员秘书。治平三年(1066),病逝于京师。英宗封他为光禄寺丞,命朝廷派船将他的丧事运回四川,葬在眉山梅安镇,后赠他“文安公”。

苏轼(1037——1101),字瞻,名东坡,苏洵之子。他从小聪明,七岁就认识书,十岁就识字了。他的父亲周游世界,他的母亲程教他诗歌书籍。苏轼决心为国家做贡献。嘉祐二年(1057)进士,后随弟考秘阁,入三等。(自宋朝开国以来,制度进入三等,连苏轼也只有两人。)从此,苏轼的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有问津,皇帝也为后代争取到了两任宰相。他在翰林学士、端明堂学士,为朝廷起草文告,给皇帝讲课。还在兵部、礼部做过大臣,先后在凤凰、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等地做过地方官。他在长期为官期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如救灾治水、发展生产、镇压豪强、整顿军纪等。他一度反对王安石讨论新法,受到重创。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在东坡建室,在东坡居士。晚年因统治集团内部纷争和迫害,从徽州贬至儋州(今海南岛)。傅园三年(1100),被赦免回北,升任成都玉局观。次年赴常州病死,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谥号“文仲公”。苏轼一生道路坎坷,但至死心胸宽广,爱国豪迈,不屈不挠。他擅长诗歌、写作和赋。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造诣很高,成就突出。

苏辙(1039——1112),本名子游,本名迎宾,是苏轼的弟弟。19岁和哥哥一起考中进士,还试着做了试计。由于他直言不讳的态度,他进入了第四班。他从商州为官做起,后来做了翰林学士、尚书、侍郎。他的政治生涯坎坷曲折,因不认同王安石的政见而被贬河南为官。其弟以诗得罪,亦受牵连,贬为云剑州盐酒税;后来,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它再次受到打击,并被贬谪到汝州和周迅。赵霁,惠宗皇帝,即位后,成为一名大中大学的博士。他在徐州建了一间房,自取名迎宾,终日默默而坐,近十年不见人。死后,他和哥哥葬在同一个地方,以追悼“文丁公”。他学识渊博,著作有《栾城季承》、《栾城续》、《栾城后记》等。“汪洋连波”是他写作风格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