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到1785左右,因为黄梅季节雨量充沛,经常发生洪水。为了祈求一个丰年,四乡的农民在这个时候举行拜神大会,会上出现了各种歌舞。
此时采茶歌与多种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民间戏剧,因与黄梅季节有关而得名“黄梅调”,又称“采茶戏”。
这时,大别山南缘有一个叫邢秀娘的姑娘。她出身贫寒,从小聪明可爱,酷爱唱歌。她和哥哥嫂子一起出去唱歌,她的黄梅调特别受人喜爱。
邢秀娘出道不久就因为帅气的外表和甜美的歌声赢得了这样的名声:
不要钱,不要家,听绣娘唱歌采茶。
她曾四次为乾隆皇帝演出,被墨宝授予“黄梅名人”称号。
1764年,黄梅县发生水灾,邢秀娘的父亲去世。她哥嫂带着她和两岁的侄子去江西唱歌。景德镇的一个花花公子,见秀娘年轻貌美,想收她为妾,后在四川义和团吴荣的帮助下逃回黄梅。
回到家里,邢秀娘匆匆嫁给了小时候被人订了“小婚”的丈夫梅火王。结婚后,邢秀娘潜心唱戏,组建班社,再加上黄梅县“村村有戏”的地域氛围,黄梅县几乎人人都是“戏迷”。
邢秀娘终于成功地慢慢将黄梅调与民间歌舞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歌舞艺术形式。人们称之为黄梅戏,又因其主要活动于元宵节,故又称元宵节。
但此时黄梅戏的戏班只有业余时间唱歌的农民和手工艺人组成,没有专业的艺人和专业的阶级俱乐部。清同治、光绪年间,安徽石牌人程福祥开始组建黄梅戏班,半职业化,农闲时逐村演出。
此外,1895年,安徽桐城瓦工彭洪华,人称“彭”,组织黄梅戏剧团到怀宁农村演出,称为“彭班”。
到1896,安徽石牌街人成立了黄梅戏班“仁义班”,有了正式的班名。从那时到20世纪初,怀宁的职业和半职业阶层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建了20多个。
在上海的《申报》6月1897 10 14中,有这样的记载:
安徽北关外,有黄梅戏的演员,一班20多人...但总有一两出戏在主戏之后,花旦和小丑各种丑态表演。
这说明黄梅戏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经在安徽农村唱响了,20多人的黄梅戏戏班就是石牌地区的曹太队。对此,戏曲专著《万有谱》也有记载:
今天,在安徽农村有所谓的曹太戏,而在其他省份没有。
这些职业、半职业阶层俱乐部的演出范围多在广大农村和中小集镇,艺人称之为“打乡队”。他们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和农村生活特点灵活组织演出。
此时黄梅戏的演出设施普遍低于商家露天设置的,俗称“草台”,角色更不达标。演主角的演员往往只穿长袍短褂,甚至借用和尚道士的长袍。
演丹角色的人,大多是借农村姑娘和小姑子的布裙。黑“丝包子”常用作“头”,舞台上的设施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
虽然此时的黄梅戏条件和设施都相当落后,但由于其优美的表情和朗朗上口,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爱。这期间还出现了潘仙梅等多位黄梅名家。
黄梅戏和京剧一样,早期都是男人演的。怀宁县石牌镇的潘仙妹是第一个唱戏的女演员。潘仙梅在父亲去世后进入戏班,拜杨士忠为师学习花旦。
潘仙妹以其孜孜不倦的学习、刻苦的钻研、活泼的表演,以及甜美的嗓音、优美的唱腔、醇厚的韵味,深受观众喜爱。
其中,山伯访友、小慈殿、明珠塔、双面镜等以歌唱表演闻名,在当时的石牌被称为“黄梅第一次”。
这期间不仅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还出现了第一个有女领班的黄梅戏班,取名“小白牙班”。
小白牙班创建于1911左右。班长是崔和。她们原本是童养媳,黄梅戏的艺人就住在她们家隔壁。他们在教黄梅戏的时候,是通过偷听隔墙来学习黄梅戏的。后来他们突破了跟老师学习的障碍,试镜成功了。后两人用“两个小歌剧”到处唱“唐慧”,大受欢迎。
后来他们两个请人组成了自己的班级,叫做“小白牙班”。他们不仅唱了“二戏”、“三戏”,还表演了“本剧”。
那时候女人演戏是个新鲜事,尤其是两个女天后同台演唱,轰动了四乡八村,几十里外的人也来看戏。这是黄梅戏历史上第一个女领班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