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历史文化特色

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

约7000年前,辽宁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大量出土文物显示了原始社会末期辽宁的繁荣。

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 ~ 5500年。从出土的祭坛、石墩、庙宇和女神的彩塑、玉雕、猪和龙、彩陶等重要文物来看,得出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表明辽宁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以来,辽宁逐渐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

据中国最早的史书《愚公》记载,辽宁是河北、青海的第一个城市。

满族人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人最多,居住在这里。

”巨大的獐子、瓢鱼、野鸡钻进了电饭锅。

“这三大奇观讲的是关东的物产丰富。

人参、水貂、鹿角是著名的“关东三宝”。

“适可而止,养个好孩子就挂,姑娘挂个大烟斗。

“这三个妖怪是过去关东特有的民俗。”外面贴够了纸,大姑娘挂个大烟袋”反映了山民贫穷单调的生活,这在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而“养好孩子挂起来”就是把生下来的孩子放在“溜溜车”里。悠悠球车系着四根麻绳挂在天花板的木杆上,推着一辆悠悠球车,孩子在里面悠闲自在。

满族人对狗情有独钟。不准打狗、杀狗,不准吃狗肉,不准戴狗皮帽,不准穿狗皮袖的衣服。不要当着主人的面把狗赶走,更不要说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粗暴的命令他们离开,这和他们重视狩猎活动有关。

满族人把“西”放在第一位,特别禁止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坐西康,更禁止妇女在西康生育。

满族人也忌讳打喜鹊和乌鸦,忌把动物拴在独竿上。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李芬阿訇舞”是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的歌词突出了满族的传统习俗,如服装和饮食。

满族服饰颇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

男女老少穿的主要服装是旗袍。

到了清朝,“旗袍”一度作为民族服装在全国推广。

其款式特点:圆领,大肚,四面开口,带扣挂。

女人穿着细长优雅的宽袖长袍。

男士穿马蹄袖挂,方便激烈动作,即时运动。

满族女子旗袍装饰性很强,裙边、袖边、领口嵌有几道条纹或彩蕾,有的要镶嵌18蕾丝,再配以色彩鲜艳的“大袖”,华丽而优雅。

满族女子一般不裹脚,俗称“大脚”。他们穿一种高跟木底的“旗鞋”,满族男子则以穿靴子为主。

长期以来,满族人一直从事农业,他们有狩猎和采集等多样化的业务。

主食是小米,喜欢黏黏的食物。

擅长养猪,喜欢吃白肉血肠和卤肉酸菜粉条。

逢年过节吃饺子,大年三十一定要吃红烧肉。

沙琪玛是满族人最喜欢的小吃。

满族人喜欢烟酒。

满族人的房屋一般向东南开,形制似口袋,三面炕,西炕供奉祖宗神灵,俗称“口袋房、满子坑”。

满族满族人有尊老爱祖的民族风格。每次结婚生子、盖房搬家、上任升官,都要祭祖祈福,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