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甲壳虫的历史年表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汽车设计师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了一辆大众汽车。1935年,原型车下线,搭载改进型风冷700 ml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22马力。这款车可以说是未来甲壳虫车型的雏形,其极具个性化的元素在后来的甲壳虫车型上得到了体现。

1938年,大众推出了进一步改装的“38”系列车型,装载了风冷直列4缸986 ml排量发动机,能够输出24马力,重750 kg。这种坚固而有特色的汽车是“甲壳虫”汽车的鼻祖。但实际上,直到1968,“甲壳虫”这个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官方。

1939 2月16日,柏林车展还展出了费迪南德·保时捷重新设计、希特勒命名的“KdF-Wagen”。不久,二战爆发,大众开始量产军车。1945年,战争结束,在盟军的监督下,大众开始重新生产民用汽车。从此,甲壳虫进入了快速稳定发展期。1972 17年2月,15,007,034甲壳虫出厂,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记录,8月,编号为“VW1303”的40-50马力发动机甲壳虫取代了原来的“VW1302”,成为主流车型。1973期间,大众向市场投放了几款甲壳虫的特殊车型:牛仔裤甲壳虫、大甲壳虫、“黑黄竞争对手”和城市甲壳虫。7月,VW1303停产,1303敞篷车(即VW1303A)于8月上市,成为主力产品。

1974 6月1 am 1 am 19 am大众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工厂停止生产甲壳虫。8月,宣布生产VW1303A。1975年7月,VW1303也停产了。直到1978 65438+10月19,德国生产的最后一辆1甲壳虫汽车在埃姆登下线。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经生产了1625.55万辆甲壳虫。

1981 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大众位于墨西哥的Peubla工厂下线。这是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也标志着一项新的世界纪录的诞生。为了庆祝这一伟大成就,大众推出了甲壳虫的“SilverBug”珍藏版,献给那些忠实的追随者。

1998年,大众推出了最新款甲壳虫。这款车在1998底特律国际车展亮相时,受到了大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新甲壳虫的外观设计还是比较优雅大气的,色彩靓丽,线条动感。整体造型仍秉承半个世纪前的风格,但加入了更多现代的设计元素和现代的机械性能,新甲壳虫无疑将成为21世纪的现代车型。

新款甲壳虫除了外观和仪表盘相似之外,从之前的后轮驱动模式变成了前轮驱动模式,发动机也从风冷变成了液冷。安全设备中增加了防抱死制动系统和侧气囊,其他配置包括空调,AM/FM录音机/音频系统和电动后视镜。虽然甲壳虫的价格比紧凑型微型车略贵,但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车型本身,还有品牌传承多年的“甲壳虫文化”。

甲壳虫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取得成功,在于它的商标品质:原创的设计、精湛的加工工艺、完善的设备和众所周知的可靠性。另外价格低廉,维护成本低,使用多年后仍有一定价值。大众很少参与价格战,但事实上,他们的价码对他们的汽车质量来说并不贵,其“想小的更好”的理念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这些都可以说是其成功的根本。

2012年9月20日,中国上海,著名的时尚魔都上海,迎来了近年来最给力的新车上市秀:作为全球汽车业奇迹之一、代表大众品牌根基的新一代甲壳虫,在无数中国车迷的期待中,带着荣誉和震撼回来了。全新一代甲壳虫怒放两天的系列上市活动,吸引了全球时尚达人的强烈关注,经典而彻底的变革,让大众全新一代甲壳虫在中国市场脱胎换骨,全面绽放。全球生产统计

年产量(辆)总量(辆)

1945-1949 86,182 86,182

1950 81,979 168,161

1951 93,709 261,870

1952 114,348 376,218

1953 151,323 527,541

1954 202,174 729,715

1955 279,986 1,009,701

1956 333,190 1,342,891

1957 380,561 1,723,452

1958 451,526 2,174,978

1959 575,406 2,750,384

1960 739,443 3,489,827

1961 827,850 4,317,677

1962 877,014 5,194,691

1963 838,488 6,033,179

1964 948,370 6,981,549

1965 1,090,863 8,072,412

1966 1,080,165 9,152,577

1967 925,787 10,078,364

1968 1,186,134 11,264,498

1969 1,219,314 12,483,812

1970 1,196,099 13,679,911

1971 1,291,612 14,971,523

1972 1,220,686 16,192,209

1973 1,206,018 17,398,227

1974 791,053 18,189,280

1975 441,116 18,630,396

1976 383,277 19,013,673

1977 258,634 19,272,307

1978 271,673 19,543,980

1979 263,340 19,807,320

1980 236,177 20,043,497

1981 157,505 20,201,002

1982 138,091 20,339,093

1983 119,745 20,458,838

1984 118,138 20,576,976

1985 86,189 20,663,165

1986 46,633 20,709,798

1987 17,166 20,726,964

1988 19,008 20,745,972

1989 32,421 20,778,393

1990 84,716 20,863,109

1991 85,681 20,948,790

1992 86,613 21,035,403

1993 104,710 21,140,113

1994 95,600 21,235,713

1995 33,361 21,269,074

1996 39,722 21,308,796

1997 35,678 21,344,474

1998 36,492 21,380,966

1999 36,446 21,417,412

2000 41,260 21,458,672

2001 38,850 21,497,522

2002 24,407 21,521,929

2003 7,535 21,52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