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名称的起源是什么?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锡在周秦时期产于锡山,到了汉代已经枯竭,因此得名“无锡”。辛莽回归后,东汉初年,Xi改县名为“尤”和无锡。这种说法见于唐代陆羽《惠山寺志》中说:“山东峰(据:指惠山东峰,即西山),周秦时产铅、锡,达汉代,故建无锡郡,属惠济。光武至孝,锡果尽,舜帝更巫溪县,属吴军。”这种说法在历代无锡地方志中都有记载。但清代光绪所作《巫溪县金桂县志》说:“王莽改县名时,往往与旧名相反。”所谓“锡一出就改名,孝一出就复活,几乎毫无根据。”
另一种观点认为“无锡”是越南古代地名之一。“无”是一个没有真实意义的短语词,而“Xi”的本义因古越语早已失传,无从考证。这个说法是一些地名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江浙一带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无锡”和江浙一带的许多其他地名,如富庶、余杭、句容、姑苏等,都属于同一个地名。虽然声母写的不一样,但古音一致或相近,都是古越南语的字,没有实际意义。随着古代吴越的宗族迁徙、分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这些地名的本义逐渐被淡忘,但也有一部分因为用汉字记录了相同的音而被保留下来,后人也不知道出处,所以往往试图去解读也是徒劳。有学者认为,“巫溪”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居住在巫溪的一个古越部落,以一种“鸟管”为图腾,原意应为“神鸟”。
关于“香港”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三个传说:
一个是来自“香江”。据说早年有一条小溪从岛上的山上流入大海。水质甘甜,为附近居民和过往船只供应淡水,被称为“湘江”。湘江入海的港口也叫“港”。香江的旧址在今天的薄扶林附近,早已消失,但“香江”却成了香港的别名。
另一个说香港的名字来自“顾芗”。顾芗是一个传奇的女海盗,曾占领香港岛。后来,这个岛被称为顾芗岛,然后演变成香港。
还有一种说法是香港的名字来源于“红香炉”。传说很久以前,一个红色的香炉从海上漂来,停在天后宫前。居民以为天后是圣人,就把红香炉供奉在庙里。岛上有一座山,也叫红香炉山。后来这个地方被称为“鸿祥路港”,统称为“香港”。
有一种说法是有根据的,香港的名字与香树和香市有关。香树生长在广东沿海和越南北部,主要分布在东莞、新安等县,香港的沙田和大屿山也有种植。
当树长到20英尺高时,可以通过切割汁液制成“香”,汁液是多种香制品的原料,可以作为祭祀神只和贡品的佳品。“万象”闻名全国。明神宗万历元年以前,港内所有地区均属东关县。沙田和大埔是著名的“万象”产地。
因为盛产香,这里的香市贸易也很发达。香的产品大多先运到九龙尖沙咀,再由“大眼鸡”运到石牌湾(今香港仔)集中,再运到中国内地、南洋,甚至阿拉伯国家。因此,尖沙咀在古代被称为“香埠头”,转运香料的港口石牌湾也被称为“香港”,附近的村落也被称为“香港村”。后来“香港”这一名称被扩大适用于全岛。
长沙作为一个地名,应该在城市形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位长沙诗人最早见于《逸周书·王辉篇》,又名《冀中周树》。相传是281战国时期县(今河南蓟县)魏安立王墓中得来的。他的书至少写于战国以前。虽然章句从战国到秦汉有所变化,但历代学者的记载也不少。《王会篇》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公建成洛邑后,周成王诸侯与各国盛大聚会的盛况。当时“长沙龟”是作为方物献给周王室的。据孔超注解《王会篇》称之为“长沙龟”,“格外大而美,故亦为贡品”。可见长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这也是长沙这个名字出现最早的时候。此后,在战国政策的赵策,出现了“长沙之难,太子素质与齐相当”和《史记》中的“长沙,楚之粟”等等,长沙的名字也就成了常用的了。如果历史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不准确,也有最权威的信息。1986年,湖北京沙铁路修建时发掘的宝山二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两个叫长沙,一个叫长沙郑,一个叫巩义,还有一个叫长沙。宝山二号墓年代为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以上资料证明长沙地名出现的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很可能早于公元前11世纪。据《湘传纪》云:“长沙县位于秦分黔中县南的沙乡县,长沙之名始于水旱之世,而以乡为县则在后世耳中。”所谓广阔天地,也指人类开始居住。
长沙是怎么得名的?总是众说纷纭,史书记载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长沙星命名。古代天文学家在观测天象时,选择了若干星象作为固定观测的标志,创立了二十八夜理论。认为天上有星,天上有相应的“星域”,《史记·天宫列传》说:“天有柱夜,地有邦。”二十八旅社里有一颗卫星叫“长沙”。古人根据分星理论,将长沙视为星,认为长沙的地名源于星名,故长沙又称“星沙”。张汤守节的《史记正义》中说:“长沙中间有一星,其主一生。”又云生长,沙星明曰:“主长寿,子亨通。”这些说法适应了封建社会人们的认知和心理需求,所以长沙得名的说法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二是以万里沙慈命名。万里沙祠最早见于金尹《十三州志》中:汉“有万里沙祠,西起襄州,东至万里,故称长沙。”此后,唐代李继孚《元和县志》引东方朔之云:“南郡万里有沙祠,自襄州至东莱客万里,故称长沙。”唐·督邮《通典·潭州》自注“秦魏长沙县”也说:“万里有沙祠,故称长沙。”所以后世地方志以此为长沙名的来源,并加以解释,认为长沙在古代就有祭祀沙神的活动。据《孝武史记》记载,元丰二年(111)春,汉武帝到山东东莱祈福“万里沙”(东莱曲城有一沙场,沙径三百余里),东汉应劭注:万里沙,亦祠。长沙到东莱离万里很远,人们把这件事和这两个地方联系起来,所以有“长沙人,所谓万里长沙也”的说法。
三是以“沙土之地”命名。长沙的地质构造以应时砂岩、砾石、粉砂岩和页岩等为主。经过多年的外力作用,大量的砂石经过风化和水蚀堆积在地表,特别是长沙市所在的湘江流域,分布着大片的沙滩和沙洲。每当旱季,这些大陆和海滩都暴露在外,向人们展示一片片的沙子,尤其是长大的沙粒。“在古代,自然环境没有受到污染和破坏,这一点非常引人注目,所以很多古书都把长沙称为沙乡或沙之地。如唐代长沙知府张在《长沙地方风》的碑文中引用了敦加的故事:“沙之地,云阳之市。”“路史”云:“沙是长沙;云阳是茶陵。”另一部《元和县志》说:“荆州在龚宇境内,春秋时在黔中、楚之南。秦与天下合并,将贵州南部的沙乡划分为长沙郡,统一湘川。"
第四,因长沙洲而得名。长沙湘江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100米,是一处颇具特色的地理景观。关于水陆大陆的出现,有不同的理解。过去人们根据宋代《太平宇宙》说:“晋惠帝永兴二年生于此洲。”认为水陆大陆只出现在东晋时期。但地质学家在对长沙的地质结构进行取样分析时,确认水芦洲是第四纪全新世形成的一级阶地的典型地层,年龄至少为1万年。古时候湘江水位低。比如1986发掘的长沙县南土湾遗址,距离水陆洲南端不远,位于水陆洲下方的河漫滩上。遗址年代距今7000多年,其底层也是第四纪全新统地层。所以水陆大陆应该早在东晋以前就出现了,可能因为水位的波动有时会被淹没。
第五,以“曼月”语“供奉女神的地方”命名。在楚国“南平蛮月”之前,长沙居民属于“蛮月”一族。曼越语中,“龙”是“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不是“沙神”。漫月中“长沙”的意思是“祭祀女神的地方”。壮族、侗族至今仍有崇拜女神的习俗,其成语中就有“先封村,后立长沙”这句话。
经过不同时代学者的讨论,第一种和第二种理论逐渐被否定。关于第一种学说,认为提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学说的《吕春秋》一书记载了诸宿和长沙资兴,但该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直到公元前443年,巴居的名字才出现。曾侯乙墓中的1件漆器上刻有二十八夜和夜的名字。另外,根据《诗经》中已经出现了二十八旅社的部分群星,可以将他们的星营的出现时间设定在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不过以上都比长沙一家出现的时间晚。正如《华杉县志》所说,“星以沙命名,非沙以星命名。”至于第二点,早就有人质疑了。明崇祯《长沙府志》说:“同治说县内有万里沙祠,日方(据:始)于周威烈之季,故无从考证。”《统一录》一书中也明确记载:“在莱州府城东北,长三十里,沙三百里。是东莱的庙,与长沙无关。”周威烈王在位的时候长沙有没有万里沙刺并不重要。不仅叙述者认为“不可考”,而且周威烈国王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425年至公元前402年,比长沙一个周成王的出现晚了600多年。恐怕就算有万里沙慈,也是在长沙地名出现之后。
第三种理论和第四种理论的基础基本相同,都突出了长沙的特色。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个体,后者侧重于群体。沙土是长沙的地质构造特征,长达米,洁白如雪。但更为壮观的是形成了约5000米长的沙洲。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人根据所处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来命名地名,这是古代地名的主要来源,符合古人的认识水平和唯物主义认识论。长沙的地名要根据长沙古代自然环境的特点,由先民逐步确认,最终确立下来,传给后代;据说是“始于洪荒之世”,并在西周得到证实。
至于第五种理论,虽然没有定论,但也可以作为一家之言。长沙的地名来源众多,正说明了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亚地名的由来
三亚是镶嵌在祖国宝岛海南岛南端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随着三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三亚。其中不乏对三亚地名由来感兴趣的人。笔者日前走访三亚相关人士并查阅相关记录,查询了当地民众普遍认可的说法。
三亚早在西汉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就被列入中国版图。其建立和演变过程有:临洮县、临洮县、、崖州(宋)、军、济阳军、崖州(明)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圣亚府为直隶府,领万安、陵水、彰化、感恩四郡。民国元年(1912),废弃直隶州,设雅县。1958年,崖县行政由崖城迁至三亚。1984年5月,撤销雅县,以雅县行政区设立三亚市(县级)。1987 165438+10月,三亚升格为地级市。
三亚,土地总面积1919平方公里,是黎、苗、回、汉民族聚集的地区。三亚有山、有海、有河,北山环抱,南面临海。
三亚地名的由来与三亚河的名称密切相关。三亚有12条中小河流,宁远河和藤桥河集雨面积最大。其次是三亚河、大茂水和龙江水。
三亚河由六洛水、水角溪、半灵水组成,以六洛水为主流。发源于三亚市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的钟灵右侧山南麓,自北向南,经三亚市流入三亚港,流量28.8公里,流域面积337.02平方公里。
之所以叫三亚河,是因为它在出海口附近分为东河和西河,流入大海时的形状是“雅”字。这是一个天然良港,后来一些渔民上岸,成为这座城市的发源地。定居在这里的人们形象地把这条河叫做三亚河。当地方言“雅”与“雅”谐音,后来逐渐被称为三亚河。
三亚市的名字换了好几次,1949-1950,是玉雅特区;1951年叫三亚镇。从1958开始,人民公社分属鱼雷公社、玉林公社、三亚公社、南海公社、南海水运公社。1961 5月改为三亚镇;1962 165438+10月三亚镇和三亚公社合并。1964年6月,恢复三亚镇建制。6月,1984,11,三亚镇撤销,河东、河西街道办事处筹备成立。1988年5月,河东、河西两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