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颜崇年

1934年4月24日,颜崇年出生在山东蓬莱谢松营一个渔民家庭。颜崇年在这个半农业的村子里一直生活到15岁。

说起自己的童年,他还记忆犹新。那时候他在家务农,和渔民一起出海。他经历了烈日的煎熬,也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危险场面。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大。也是在村子里,颜崇年开始上学,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完整的学校。

1955从北京六中毕业后,颜崇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回族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老师提倡历史不仅要在书房里学习,还要还给群众,对有历史知识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既主张对历史进行学术研究,又主张普及历史知识。”

阎崇年痴迷于历史的研究,他为此吃过苦。他以前在学校工作,有人说他走了“白专”道路,“右倾”,所以在1963到1965期间,被送到居庸关北京南口农场进行思想改造。身处逆境,颜崇年仍不忘偷看史书。有一次他被叫去谈话。领导问:“你为什么去农场?”他说,“转变你的思想。”“为什么要看线装书(历史书)来改造思想?”他说:“我研究清史。”领导比较开明,就没再批评他了。只是告诉他要注意群众的影响,安排他晚上工作,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回忆起那段往事,颜崇年幽默地说,“要是能改造成红色学院就好了,但在《努尔哈赤传》、《谈清朝十二皇帝》、《袁崇焕传》等几十部著作问世之前,都没有改造好。”

书读得越多,阎崇年越冷静。文革期间,他既不参加保皇党,也不参加造反派,自称“吟游诗人”。10年“文革”期间,他很幸运,没有挨一顿打,也没有被抄回家,只是抓紧时间看书。他说:“如果加上下放的三年,你已经学习了10多年。所以,在文革的10年里,某种意义上,我是一个‘受益者’。”作为回报,自2004年3月《百家讲坛》开播以来,阎崇年逐渐成为公众人物。有人评价是大器晚成,70岁才成名。但是,颜崇年认为,成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其实我去央视《百家讲坛》之前,同行都认识我。世界上从事清史研究和满族研究的同仁都认识我。但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走向广泛的受众,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阎崇年指出,一个专家学者首先要得到同行的认可,其次才是群众的认可。“一个人很难得到两种认同。如果是纯学者,有同行认可就够了。能走到群众中去,得到群众的认可,当然更好。”

求学路上多次得到奖学金帮助的颜崇年,把回报人民作为读书人的责任之一。“一个学者有各种各样的责任。第一种责任叫学术责任。主要是和同行交流,促进学术交流。但学者也应该有其他的责任,那就是把从人民那里学来的东西还给人民。50年来我一直在学习和研究清朝的历史,我想把学到的东西尽可能地回报给社会和人民。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学者的责任。刚谈时尚2004年,颜崇年首次出现在CCTV-10频道《百家讲坛》上,进行了37场“清朝十二皇帝之谜”系列讲座。自此,阎崇年成为《百家讲坛》走出低谷的转折点,开创了讲述历史真相的风尚。当时颜崇年出版了《努尔哈赤传》,所以他被认为是《清十二帝疑案》中讲清朝始皇帝努尔哈赤的最佳人选。栏目制作人聂聪聪拿着聘书去了阎崇年家。颜崇年很犹豫,只答应试一试。结果试讲效果很好。录制结束后,聂聪聪和导演请颜崇年吃饭,请他把清朝十二个皇帝的谜团全部讲完。阎崇年不敢答应,只答应再讲一集皇太极。谈完皇太极,《清十二帝之谜》收视率开始稳步上升,《百家讲坛》综合排名保持科教频道第二。阎崇年也渐渐有了信心,于是他就讲到康熙、雍正、乾隆,等等,直到讲到宣彤。《清十二帝疑案》讲完后,颜崇年开始讲《清十二帝疑案通论》、《清十二帝疑案解答》,创下当时科教频道最高收视率0.57。

在讲义的基础上,颜崇年出版了《谈清代十二帝》一书,销量几十万册,好评如潮。阎崇年曾说:这本书的读者群很广,从院士到8岁小学生都有。具体来说,本书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即“直说”、“细说”、“泛泛而谈”、“新论”。“说实话”——不同于历史上的“开玩笑”,这本书强调的是“说实话”。“讲真话”就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公正真实地向广大观众讲述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清史和清朝皇帝情有独钟,逐渐成为一个“笑话”。这不仅引起了人们对清史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其真实性的疑惑。人们普遍期待对清史“说实话”,这本书的畅销是“久旱逢甘霖”的结果。其实,人们既需要“讲真话”,也需要“开玩笑”,既不能要求历史学家“开玩笑”,也不能要求电影人“讲真话”。对于观众来说,看《玩笑》的时候,要知道这是“戏”,看的是热闹,不能当真;看《实话实说》,要知道这是“历史”,你所知道的是“真相”,不能随便拿来开玩笑。普通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就能分辨了。“细说”——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以前的历史书都比较粗糙,教科书和历史著作通常是总结历史发展,阐述重大历史事件,评论重要历史人物。比如光绪皇帝的死,就是一个“崩”字。但这些小事件往往是观众和读者关注的焦点、热点和疑点。颜崇年详细列举了关于光绪皇帝死因的五种解释,并从以往的档案、文献、口口相传、著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合和阐释。不仅观点鲜明,史料丰富,而且讲解详细,分析深入,各抒己见。这样历史就变得有血有肉,读起来很有味道。《通论》——颜崇年认为,一个王朝的兴衰不能横向看,只能纵向看。整个清朝历史与清朝皇帝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兴衰成败、治乱好坏的镜像,都需要系统的阐述。比如清朝的十二皇帝,他们有自己的历史贡献,也有自己的政治劣势。那么,清朝的兴起、崛起、衰落、灭亡有哪些经验教训呢?清朝皇帝努尔哈赤不仅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种下了“天下由光衰”的基因。显然,八旗制度是其“种子”和“基因”的一个支点。八旗制度是清代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八旗兴则兴,八旗衰则亡。“新说”——颜崇年对清朝的许多事件做了“新说”。比如鸦片战争,过去中学课本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而颜崇年则说“落后就可能挨打”,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责任主要由道光帝承担。当时英国入侵,后方在大西洋的另一边。如果“勤奋的国王”被称为,道光有可能击败敌人。历史上有许多弱者战胜强者,少数人战胜多数人的例子。道光的祖先,在萨尔浒战役和晋松战役中,八旗军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论坛传说2006年9月,颜崇年再次走进《百家讲坛》,以《明亡清兴六十年》为题,进行了46场系列讲座,并出版了一本同名书籍。

2008年3月,阎崇年到《百家讲坛》进行《康熙大帝》系列讲座,共23讲,并出版了同名书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阎崇年研究清史时,就从研究康熙入手。1964年写了一篇论文《评康熙皇帝》,但过了很多年才发表。后来,他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清朝入关前,但他从未放松对康熙朝历史的关注。“40多年来,我从未放弃研究和关注康熙王朝的历史。一切总是无处不在,总是萦绕着我。”于是,他在百家讲坛上完成了《康熙大帝》系列讲座。当他对康熙朝的历史进行系统的回顾时,他认为这也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阎崇年在《康熙大帝》一书中,从国际、平民、电视、正义、人性五个角度阐述了康熙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无悔。他视野开阔,情节跌宕起伏,分析准确,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性鲜明、大有智慧和勇气、文采飞扬的千年皇帝丰满形象。阎崇年说,希望这本书成为一部励志读物,他相信励志的对象可以说是各类读者。对于年轻读者来说,康熙的自强不息是值得称赞的。他小时候失去了父母,又患了天花,但他克服困难,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对于中年读者来说,我们应该从书中学习康熙是如何为国不辞辛劳的。公务员作为特定的读者群体,会从中学习,也就是了解康熙是如何治国的。说到康熙的个人修养和自学,颜崇年高度评价了一句话:“圣人、圣人、凡人、俗人有什么区别?就两个字——志向和学问。”故宫热潮2012年,颜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进行大故宫系列讲座,共64讲。同时出版了《大故宫1》、《大故宫2》、《大故宫3》三本书,在全国掀起了关注故宫、学习故宫、研究故宫的热潮。阎崇年曾任中国故宫学会副会长,历史研究课题多与故宫有关。阎崇年在北京、沈阳、台北等地多次实地考察故宫后,首次提出了“大故宫”的概念,随即引发创作灵感——从大中华文化背景下的故宫入手,寻求解读历史的突破口。受此启发,阎崇年决定首次开放故宫的外延,包括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博物院、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皇族制度、机制框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建筑、文物、民俗,做出“故宫百科全书”的宏大工程。

颜崇年说,他过去的讲坛类节目,都是沿着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按时间顺序逐步演绎和推进的;本次“大故宫”讲座以建筑空间为主要线索。每次讲课,都要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然后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事件、建筑、文物就要落地生根。

在阎崇年看来,要想把“大故宫”解释清楚,必须“先看世界,再看中国”。因此,阎崇年广泛接触外国历史学家和汉学家,与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掌门人”,以及众多建筑、历史、文物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以获得基于东西方比较文化基础的对“大故宫”的多视角、多元化解读。颜崇年说,光是收集资料和联系专家,他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