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CCID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冯路博士。
发展电子政务是政府适应信息社会变化,推进履职方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方面的履职能力。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三金”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前(1996前)
关键词:三金工程,全国经济信息联席会议
体制机制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级各类国家事业单位信息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下的政府信息技术人才队伍逐渐形成。1983原国家计委成立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国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以及相关总体规划、法规和标准化的研究。1986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成立国家经济信息中心。1987 65438+10月24日,原国家计委计算中心、预测中心、信息管理办公室合并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全面负责国家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此同时,其他中央政府部门也开始建设信息系统。此后,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建立了信息中心。1988 65438+10月22日,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
1993成立全国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担任主席,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国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国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确立了推进信息化项目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次年,国家信息化专家组成立。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为建设国家信息化体系、推进国家信息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技术应用的发展
在此期间,电子政务建设进展的最大标志是我国开始了金卡、金桥、金冠工程的建设。继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世界各地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为适应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趋势,我国正式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冠等重大信息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金桥工程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全国共享经济信息网,并与国务院各部委的专网相连接。金冠工程是连接全国外贸企业信息系统,推广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施无纸化贸易的外贸信息管理工程。金卡项目是一个电子货币项目,旨在促进“信息卡”和“现金卡”的使用。
二、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整体推进期(1996 -1999)
关键词:政府互联网工程
体制机制建设
1996 1月,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20多个部委组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领导小组是国务院主管全国信息化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下设办公室。原全国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改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此后,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委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是国家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根据我国政府机构的特殊组织情况,成立了部门间信息化协调小组,体现了国家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为部门间信息化协调提供了有力的新途径,开启了国家信息化的新篇章。
1998,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信息产业部,撤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由信息产业部承担。撤销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国务院根据精简机构改革的需要作出的重要决定。工作由专业的信息产业部承担,一方面加强了信息化推进的专业性,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业部是行业主管部门,不具备跨部门的议事协调能力,从而削弱了跨部门的信息化推进。
技术应用的发展
在此期间,政府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由中国邮电总局、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等40多个部(厅、局)的信息司共同策划发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局作为支持实施单位,联合信息产业各方力量(ISP/ICP、软硬件厂商、新闻媒体)。推动中国各级政府和部门在互联网上设立官方网站163/169,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务,建设中国电子政务。目标是到2000年,实现中国80%的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官方网站,提供信息服务和便民服务,为建设高效的电子政府,最终实现中国的网络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事实上,在“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之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就有不少上网先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管理办公室统计,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注册的域名有800多个,其中已投入使用的有200多个。
三、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总体期
(1)信息产业部时期(1999 -2001年)
1999 12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恢复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指示,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任组长,继续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国务院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撤销一年后,再次以国家名义成立信息工作领导小组,这是国家领导人根据当时信息工作形势的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表明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了国家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不仅有办公室,而且由信息产业部承担具体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机构如下:一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设在已成立的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部际协调小组同时废止。二是国家信息化推进办公室,设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同时撤销。第三个是计算机2000年问题应急工作办公室。设在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在完成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任务后,办公室自行注销。第四,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组负责就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大问题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1 -2007)
关键词:两网一站四仓十二金17号34号18号。
体制机制建设
2001年8月,为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领导,中共中央、国务院重新组建了国家领导小组,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随着国家领导小组的成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新闻办)也相继成立。曾部长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国家信息办是国家领导小组中的一个办公室,下设五个组和一个秘书处,分别是:政策规划组、推广应用组、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电子政务组、综合组和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国务院信息工作办公室的成立,表明国家领导小组有了日常办公室,日常具体事务得以有效落实。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领导小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就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向国家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国家信息办公室的成立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001到2006年期间,全国领导小组连续召开了五次会议。发布了《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发〔2002〕17号)、《关于加强信息安全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34号)、《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发[2006]18号)和《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等。,涉及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安全、信息资源、信息战略、电子政务网络和总体框架等。这些重要文件的发布,代表了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推动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技术应用的发展
在此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快速发展。一是启动了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建设。政府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CPPCC、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而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也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府部门的特殊办公需求;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二是全面推进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网站建设。其中,中国政府网于2006年6月65438+10月1日正式开通,各级政府网站初步具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在线查询、官民互动等简单功能。三是启动了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四是全面启动“十二金工程”,完善已初见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黄金海关、黄金税务、金融监管(含金卡)等4个项目,启动并加快推进宏观经济管理、黄金金融、金盾、黄金审计、社会保障、黄金农民、黄金质量、黄金水务等8个业务系统项目。此外,在此期间,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开始了内部办公OA的建设,但由于缺乏政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政府办公OA的效果是有效的。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时期(2008 -2014)
关键词: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电子政务云平台。
体制机制建设
2008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政务相关职能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工信部承担了国家电子政务推进工作时间,在电子政务宣传推广、县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电子政务办公室的积极推动下,2011年9月,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全面准确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实时规范办理重大行政权力和便民服务,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积累经验。2011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个《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电子政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应用、注重成效为主线,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应用效应,推进服务型、责任型政府建设,战略性调整服务经济结构。为适应云计算的发展,201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发布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提出积极推进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打造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减少重复浪费,避免碎片化和信息孤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在承担国家电子政务推进工作期间,开展了大量的国家电子政务基层调研和基层人才培养工作,对基层电子政务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虽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进国家电子政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国家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复杂,特别是在总体规划布局和重大项目实施方面,推进难度较大。
技术应用的发展
这一时期,电子政务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得到大力推进。随着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需求日益迫切。各级政府部门围绕市政管理、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社区服务、市场监管、并联审批等业务主题,以多种模式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涌现出一批典型应用,极大提升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二是电子政务新技术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应用相当显著。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部分政府网站都推出了手机版的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和政务服务APP应用。后来随着微信的普及应用,政府部门纷纷使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推进政务公开,极大地促进了政务信息的公开。比如10月13+11,中国政府网正式上线腾讯微博和微信。2013 12 18,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新浪微博和人民微博。此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许多政府部门利用云计算平台推进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
四、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推进总体期(2014-至今)
关键词:互联网加政务,去中心化。
体制机制建设
为了整体推进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4年2月,党中央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事务推进。自此,与电子政务整体推进相关的职能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转移到中央网信办信息发展局,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和推进进入新时代。
技术应用的发展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务领域成为实施“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战场。各级各部门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全面推进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地惠企便民,实现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免拥堵。
多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碎片化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模式造成了网络分割和信息孤岛,严重阻碍了各类政务服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影响了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务融合不够深入,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制约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三是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仍大量存在,共建、共享、集约建设的电子政务投资建设体系尚未形成。四是基础数据库、电子证照、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基础支撑资源服务滞后,使得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受到诸多条件制约。
未来,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公众对政府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一体化电子政务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将走向现代化。
(联系邮箱:mellowmelo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