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国宝档案》绛县太阴寺: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
记者薛
世界很大,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好像每个地方只要用心去找都会觉得很美。
在距离绛县县城八公里的东华山脚下,有一座外表低调内敛的寺庙,里面却藏着不可多得的文物。这座寺庙坐北朝南,也许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寺庙,所以被命名为太阴寺。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16日,由三名记者组成的小组走进了这座古老的寺庙。
太阴寺始建于北魏。现存建筑有山门、北殿、南殿。
两块奇怪的石碑
太阴寺在远处并不大,但走近了你会发现山门气势恢宏,刻着“太阴寺”三个大字,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山门大殿两侧供奉着四大天王。四米多高的金刚,精雕细琢,气势磅礴,守护着这片土地。
在他们肃穆的注视下,步入寺内,只见东西两侧古色古香的石亭下,立着两块石碑。
左边的石碑很神奇,上面有水印,好像石碑在哭。记者一行来的时候,天气晴好,正值中午,酷热难耐。这罕见的一幕真是太神奇了。碑上不记年号和原因,碑阴阳倒置,后有太阴殿碑文,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只有碑亭两侧的一副对联“佛殿雨露福地,梵宫香云福地”,为它做了一个很好的概括。
另一座古碑,由刻藏经大师重修太阴寺碑,更为难得珍贵,与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赵苍有关。《赵藏》从刻开到刻续、刻补、刊刻历时65年,历经金元。过去的25年是在这里完成的。雕补和后期整理工作由当时的太阴寺方丈慈云及其弟子法叔、法满主持。该碑文详细记录了赵仓的来历、人物、刻制以及在刻制和印刷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块石碑的发现,赋予了太阴寺在佛教史上非同寻常的地位。在一棵树的树荫下,有几块不同历史故事的石碑。
走上十三级台阶就是太阴殿北殿。据说原来的北寺比现在大,现在只剩下台基了。民国五年,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来到庙里为儿子求情。老人欢天喜地来通宵烧香许愿的时候,不小心把整个北寺都烧了。现存的北寺是一座家庙,后来从附近整体迁来。
北寺供奉的弥勒佛像,“大肚能容,天能容地。人为什么不能容忍?”张嘴就笑,笑过去笑现在,笑一切。“据传,这是绛县赵和他的老师裴云山的雕塑。
罕见的木雕卧佛
寺内现存的南殿为阿津王朝建筑,上挂木匾,刻有“大雄殿”四个大字,字迹模糊。据说这块匾是金代的原作。至于为什么不写成“大雄宝殿”,据说是战争时期重修太阴殿,财力物力不足,所以没有刻“宝”字。
南殿是太阴寺的主体建筑,是整个寺庙的精华。整个大厅为木结构,其梁、柱、梁、拱、门、窗完全是原木本色。
踏入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间的卧佛,卧于木质龛中。仔细一看,这个箱形的佛龛其实很大,平铺在一个刻有莲花花瓣的木台上。
这里有释迦牟尼涅槃像,据说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雕卧佛。它是由整棵千年杨树雕刻而成,中间没有任何连接,非常稀有珍贵。佛像颈部有一圈印子,是文物窃贼试图用锯子盗走佛头时留下的。
因为涅槃像是雕出来的,所以佛像的面部表情非常平和,右手放在头下,双眼微闭,身着袈裟,超凡脱俗。眼前的卧佛是金色的,但看起来并没有那么辉煌。随着历史的沉淀,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卧佛旁的木龛内侧,完整保存着一组明代洪武时期绘制的吊唁壁画,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站在寺庙里,你可以看到大厅顶部的三座金代彩塑。虽然它们因风雨侵蚀在昏暗的灯光下略显斑驳,但仍难掩当年的精湛工艺。只是佛像的头部看起来有点不协调。据了解,佛像头部后来被泥塑代替。
据碑文记载,卧佛和三尊佛像是金大定二十年(1180)重修太阴寺时所刻,并刻有“赵金城仓”。他们守护了这座古庙近千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一幅重新粉刷过的巨型壁画
南殿两侧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色彩鲜艳,流畅,栩栩如生。据考证,他们的绘画技法与永乐宫一模一样,甚至更早,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可惜民国时期,这些壁画和三尊佛像的头像被相互勾结的荷兰人和古董商贿赂,以3000元的价格走私到国外,至今下落不明。我们现在看到的壁画是后人画的。
在寺庙的右侧,有一个没有左手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宫姝菩萨”。他就是碑文中提到的那座寺庙的前任住持。传说太阴寺重修时,几次铸钟都铸不出,因为铁水搅拌不均匀,难以成型。无奈之下,法叔用左手搅了搅铁水,才在庙里铸了洪钟。他死后,为了纪念他对寺庙的贡献,僧人为他塑了这个坐像,供奉给卧佛以示敬仰,流传至今,栩栩如生。
摄影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