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复兴开始的细节,约800字。

第一单元:混乱是多样的

1911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1911、17年武昌起义爆发,到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短短六年中国发生了两次帝制复兴,换了三任总统,爆发了四次内战。这一时期,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掠夺依旧,劳动群众的贫穷和愚昧依旧,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依旧陈旧腐朽,而长期的军阀混战使人民的苦难和民族危机极度加重,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短命的历史人物,如袁世凯、李、徐世昌、冯、段、张勋、曹锟、吴,还有孙中山、宋、黄兴、蔡锷、廖、于右任等仁人志士,还有梁启超、康有为、蒋百里、陈等。民国成立的时候,乱象很多。“乱”字准确地描述和概括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局势,同时也从更宏观的角度反映了中国* * *产党诞生的复杂背景。

第二单元:上下搜索

辛亥革命后,复辟和反复复辟的斗争,逐渐使两千年来推崇的旧观念开始受到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质疑。在此基础上,一些知名学者和青年学生开始反思洋务运动乃至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一场救国理念与救国理论的大碰撞开始了。辛亥革命后无休止的分裂和内战,没能让中国人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在当时的中国,王冠陨落后中国将何去何从,还是一个未解的命题。辛亥革命建立了* * *制度,但未能形成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现代政党。没有现代政党,* *的制度实际上是* * *的形式,没有* * *的现实。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帝制到* * * *的转变?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力量一直在探索,有志之士接受了现代化的思想和理念。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固执守旧的人还死抱着自己的缺点不放,但锐意创新的人却在阔步前进,从文风的改革到体制的改革,从对“德先生”“赛先生”的追求到对科学生产主义的探索,一批以天下为己任为理想的先进分子逐渐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有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辜鸿铭、杨昌济等知名学者,有、、张、蔡畅、向警予、邓中夏、、蔡和森等青年学生。正是这群人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工人阶级参加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就是这样一群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政党——中国* * *生产者党,开启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声音。在这个单元中,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的中国五四运动是两个关键节点。前者使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传入中国,后者使这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引起中国知识分子的更多关注,为中国* *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修远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上下起伏。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带到了中国。张勋复辟后,旧的理论和学说开始受到知识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质疑,爆发了信仰危机。巴黎和会的失败,让辛亥革命的缔造者们寄予厚望的西方价值体系在中国人心中彻底破产。然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使人们在绝望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希望。怀着救国理想的人们开始关注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关注布尔什维克,关注俄国革命党,关注指导他们成功的先进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理想主义者逐渐认识到,老路已死,中国必须以政党政治改造,领导反帝反封建、民主和谐的事业。

第三单元:热血青年

公元1921年7月,一个名为“中国生产者党”的新政党在上海悄然成立。当时全国只有57名党员。这个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只有13人,大部分是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今天,这个党已经有90年的历史,60年的执政经验,8000万党员,是一个拥有13.5亿人口的国家的执政党。据统计,从1921到1949,370多万中国党员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献出了生命。那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一个年纪轻轻做大事,年纪轻轻丢掉性命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雄心勃勃,意志坚定,对单纯追求物质的东西嗤之以鼻。那一年泥土在万户侯;他们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为天地而奋斗,为人民而生活,承前启后,为万世开太平。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恩铭等青年身上,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理想,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等现代工业文明条件催生的先进思想和理念。正是两者的结合,诞生了中国* * *产党;也正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国* * *产党才能在短短28年内成为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