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历史体系
《世家》30家,主要记录了西周以来,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与各国权力扩张的历史,以及汉初各大诸侯、外戚逐家传世的历史。所以它的写法既强调世系,又强调人物,介于“传记”和“人物传记”之间。秦汉以后实行郡县制,这种“国中之国”的现象基本消失。所以二十四史在《汉书》之后就不再致力于“世家”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这三十个“世家”是从哪里开始的?西周初年封诸侯,封诸侯为屏周室。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姜子牙封在齐国,把周公和袁子封在鲁。但《史记》把齐、鲁列在第二、三位,家列在第一位,除了时间顺序之外,还有其他含义。《春秋》和《左传》都是以鲁为中心,吴国国君久称子,吴国是蛮夷之地。司马迁不像《春秋》《左传》,不是以鲁为中心的。就像哥白尼发现太阳中心一样,看世界的维度变了。所以司马迁不是官本位,不认为中原是唯一的。和二哥都是周泰王的儿子,但周想把皇位传给三儿子,因为他有一个儿子姬昌,也就是,三儿子的长子可以振兴周家。为此,泰伯和钟勇逃到了蛮族之地,放弃了王位,自称为吴钩。根据过去的记载,吴钩在无锡的梅李,那里有中国最大的泰伯庙。近年来考古初步确定在镇江、丹阳一带。孔子对此大为感叹:“太伯,可谓终极之德。”第三,让世界让人民无话可说。”这是泰伯的第一句话。在孔子和司马迁的时代,这种道德退让是非常罕见的,出于历史道德感,吴太伯家族被放在了第一位。另一个深刻的意义是,太伯去吴是中国人的野蛮人;直到公元19世纪的吴守孟,楚大夫和逃到晋国,从晋国到吴国,他的儿子是吴国的行人,吴国才开始“与中国(中原)交流”,这就是吴国汉化的过程。经过两代五王,吴国的阖闾出现了,接受了楚国的伍子胥和齐国的孙吴,征服了楚国,成为一个大国。这个时候,吴国成了中原,称霸中国。人才和家族的跨区域流动,客官制度,使中国人野蛮化,进而进入野蛮人和中国人的过程。这种双向对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进程的缩影。司马迁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设想是开放的。
在30个“世家”中,孔子家族和陈涉家族最能体现司马迁的勇气。孔子没有诸侯的地位,这不是贵族家庭的格式。但他开办私塾,弟子三千,周游列国,欲推行礼乐仁政。然而,如果他是一只迷路的狗,他会非常不满意。晚年整理六经,创立儒家学派,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司马迁二十多岁旅游的时候去过曲阜。他说:“我读孔子的书,想把他看做一个人。到了鲁地,看到殿堂殿宇、车服、礼乐,儒生准时在孔子家行使礼仪,我流连忘返,不能离开。世界上从国王到圣人,是很多很多的,在都荣死前,死后。孔子是平民,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敬他。自天子以来,中国说‘六艺’都是大师妥协的,可谓最神圣!“在司马迁的时代,虽然孔子刚刚即位,说自己是王,但黄老在当时是举足轻重的。司马迁把老子放在列传里,把孔子放在一个家族里,体现了一种伟大而深邃的历史眼光。他为孔子立了家,实际上是在深刻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传记。这不是一般人的眼光。再比如屈原,先秦文献中没有,现在还有否定屈原的说法。胡适说,好像屈原不存在。但是司马迁去过屈原的故乡,楚、元、项、汨罗的都城,还有淮南王住过的地方。这都是屈原出生的地方,是他做官的地方,是他被流放的地方,是他葬身长江的地方,是他读书的地方。司马迁离屈原只有150年。就像现在,我去柳亚子老家吴江县,房子还在,亲戚还在。你是相信150年后实地考察的历史学家吗?还是相信两千年后从某种外来观念推断出来的东西?这是不言自明的!屈原当时生活在民间,没有人记载。子兰和子郊有发言权,就像我们是普通的学者一样。你有可能让国家大事记为你记录吗?经查,司马迁为一个正史一无所有的人写传记,不可思议。陈涉处于与孔子不同的历史动力的另一边。为服兵役而耕作的小领袖。在大泽乡,掀起了一片呐喊,说“王侯将相好”,他们聚集在一起,带头反抗秦朝的暴政。称王不久,回答者云集。”千军万马聚集在一起,这是数不清的。“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安排派遣的王侯将相都灭亡在秦朝,也就是“陈涉发财,王侯作乱,秦族灭亡。在世界的尽头,它是自我卷入的。“司马迁以家族的形式,高度肯定了这种民心向背的历史驱动力。汉初高祖虽然也给陈涉设了一个守墓人,但他能把山大王和土匪打成一家,司马迁有一种标新立异的原始精神。
接下来,第五式是七十小传。传记的形式,在司马迁之前,是解释经典。把它变成传记,是司马迁的一个创造。清代赵翼在《二十二史注》中说:“古书中记载、论辩、解释经典者,皆称列传,不专于一人之事迹。它的特殊记录是,一个人是传播者,那么它就会从头开始运动。”其实70本传记也不全是一个人传下来的。根据历史人物的地位、重要性和事迹,采取五种形式:一是基本由一人传世;二是成就相连、相互关联的人很多,如屈袁佳怡、袁盎、晁错;第三,有一系列行为同类、品质相近的人物,或同代或异代的“类传”,如刺客、游侠、滑稽、货殖等。第四,边境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与汉族的关系,在当地传播,如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大宛。第五,有司马迁写的自传,即《太史公序》。
专门写了二十二篇,大部分都是司马迁高度关注的。他的专门传记是由伯夷写的,即《伯夷传》。关于伯夷和叔齐的材料不多,但“孔子对古代圣贤的序,如吴太伯、伯夷的《论义》等,都有详细记载”,所以把吴太伯列为三十个“世家”的第一篇,把伯夷列为七十个“列传”的第一篇。这两篇第一,说明司马迁的历史道德意识来源于孔子,他的《史记》继承了孔子《春秋》的传统。这部传记采用了历史的方法。因为伯夷敲马阻止吴王伐周,又因不吃、摘魏首阳山而饿死,所以质疑天道。颜回如此短命,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是天堂吗?这背后有作者的心理,我被这么侮辱,太不公平了!
专传篇幅大,可以解放笔墨,以不同的方式揭示人物思想行为背后的生存哲学,往往以小见大,增加他描写的深度。比如《李斯传》中写道,李斯小时候做小县官的时候,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在吃屎就惊恐万分。看到粮仓里的老鼠整天吃着食物,不受人和狗的骚扰,他感受到了一种老鼠的哲学。他说,人啊,有德之人就像老鼠,看他在哪里。现在你是研究员了,你就当部长了,放在那个位置上,你就有不一样的风景了。自给自足是一种自我选择,把自己放在有利的位置。所以当他看到秦国要吞并世界时,他告别了荀卿,向西去了秦国。他能找到谁呢?他还看了谁是仓库,他成了吕不韦的舍人。后来,他成了秦的客人。如果他找了别人,那就倒霉了。后来做了秦始皇的宰相,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陪秦始皇五次东游,刻碑六次,褒扬秦德,显示了极大的威风。秦始皇死在沙丘,沙丘不祥,赵武灵王也死在这里。李斯顺从赵高的阴谋,立胡亥代替太子伏肃。其实这个时候他也想做一只粮仓老鼠,只是最后掉进了老鼠陷阱,自己在咸阳被割了。不可能带着儿子“引黄狗出上蔡东门追狡兔”。哪本历史书这样写老鼠的?只有史记有这样的笔迹。我们看鲁迅的《铸剑》,眉尺逗老鼠,可能受此影响。一代宰相,却有一只老鼠跟了他们一辈子。老鼠哲学是功过一致的。司马迁写人物,到了生存哲学的高度。
人物传记显示,司马迁的历史眼光透彻而严厉,不时流露出失意时的痛苦和命运意识。比如《伍子胥传》中写道,伍子胥在他的父亲和兄弟被楚平王消灭后,赶到吴国帮助楚王阖闾,挖出楚平王的坟墓,鞭打尸体300具。后来他劝夫差先灭了越南,再北上。给了他一把自杀的剑,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历史悲剧,杀身成仁。太史公说,如果伍子胥当初跟着父亲吴奢去死,就像一只蚂蚁,在江面上逃亡的时候,很难活下去。他是什么时候忘记楚国的都城的?弃小义大耻,功名垂于后世。守之,则功名。没有一个厉害的老公谁能做到这一点?伍子胥是我司马迁!司马迁入狱后,经历了“人固有一死,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样一种人生哲学。他隐忍写史记,达到了史学的巅峰,这是一个猛夫的行为。他对伍子胥的生死抉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写李广,也有司马迁的心情在里面。李广威震边疆,无侯爵。侯爵在西汉并不是什么稀罕事。项羽自刎乌江,五将争肢。回去的时候封了五个侯,抵得上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梁武帝时期,李侯因为不能按时向祠堂捐款,一次就把100多名侯爵给辞退了。实际侯爵可能有数百人。结果李广打了一辈子仗,连侯的味道都没闻到。李广是李陵的祖父,也是司马迁不幸的克星。因此,《李将军传》蕴含了司马迁的生命体验和命运感受,是最好的传记之一。李广威震匈奴,使匈奴不敢入其镇守的边郡,历代多少“飞将军”之歌,更是70余战而不可封。以攻略和骑射著称的天才军事家,越写越有魄力,越有宿命感。太史公道:“我见李将军如此卑微,也不好说什么。而死之日,世人知与不知,皆为丧。他对士大夫的忠诚是真诚的吗?俗话说‘桃李不言,下回自有路’。这个说法虽小,可大可小。”在这里,我写出李广沉默寡言、谦逊的一面,体现出他敏捷而善于射击,以奇袭克敌制胜的本领,加深了人们对李广传奇的印象。这种手法是司马迁经常使用的。一个大男人没必要像拍电视一样到处写高大上,抬头看镜头,抬头看15度或者30度。他不是这样的。比如在《留在侯家》中写道“在战略谋划上,最后的胜利在千里之外”,而的战略就很可怕。韩信和戚迹轻轻一碰就倒了,不用打了。司马迁在他的传记中说:“我以为他的计划是巨大而宏伟的,当我看到他的照片时,他看起来像一个好女人。”盖子曰:‘以貌取人,失之羽也。’和侯呆在一起。"
《列传》二十六篇,数量为列传之最。组合的标准是煞费苦心。管仲和晏婴是齐郭喜安的组合;老子和韩非、孟子和荀子是思想家的合传;孙子和吴起、田雷和王建都是军事家。扁鹊和臧宫是著名的医生。屈原和贾谊是作家联名传记。写得很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传记充满了政治哲学。蔺相如以生命维护国家利益的《归赵与渑池社》写得很有感情,后被改编成话剧。司马相如的外号叫“狗子”,也是“一个仰慕蔺相如的人,所以改名为蔺相如”,但司马相如的“结结巴巴,善于写书”和韩非子的“结结巴巴,不会说话,却善于写书”差不多。根据心理学原理,蔺相如以英雄的言行对抗秦王赵浩棋,在“拜为官人,在廉颇之右”之后,能够以“以国家之急为先,再以个人之仇”的态度谦让老将廉颇,被廉颇的赤裸裸的道歉所感动,成为尴尬的朋友。蔺相如死后,廉颇被排挤,逃往魏国,被仇人诬为“擅食,但坐三年而丧命”,说他肠胃不好,为旧人所忌,不能再报效国家,写出了英雄末路的凄凉之感。
与苍凉感不同的是,描述卫青和霍去病辉煌战功的《魏将军列传》有力地推动了汉帝国成为一流强国。卫青,因为妹妹卫子夫幸运汉武帝生了个男的当了皇后,当上了将军,七次攻打匈奴。他没有完全靠裙带关系,而是屡立战功,“先擒五万军”,收复河南,设朔方郡。他的侄子,一位古代的将军,获得了更多的声望,并六次击败了匈奴。“俘兵十一万余,发兵汉海,封狼于胥山,迎恶王数万,开河西酒泉之地。”汉武帝为他建府,他说:“匈奴未灭,无本之家。”写和分析他的性格,因小细腻,在战争期间,“天子遣太官数十次,既还,重车余肉弃梁,而饥寒交迫。是在长城之外,将士缺粮,或不能自振,而古之将军衔尚在跨境,诸如此类者甚多。”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他却把食物扔掉。这是花花公子的做法,和李光,吴起那种对待士兵,吸脓的做法不一样。《史记》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既看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又看到了历史的多重性和世态的冷酷,写出了“将军(禁卫)退役,一个古代的将军头衔越来越贵。给将军的老朋友多点时间做个将军衔,拿个官衔,但是任安拒绝了。”司马迁曾经写过《报任安》,这个论点包含了他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