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史料教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材料和依据,也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的无穷魅力还在于其丰富的史料和内涵。

没有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本之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普及,高中历史试题突出了对材料加工能力的考查,基于各种材料的高考试题不断增多,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备受关注。

因此,本文试图从史料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更好地促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恰当准确地选择史料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与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行为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教学取决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正确、准确地引导学生选择史料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教学史料大多以文字史料为主,辅以图片、数字史料、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由于条件的限制,实物史料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不常见。

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于为史实提供例证,有助于学生真实、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1.鼓励学生尝试独立收集和选择史料。

在历史研究中,史料的选择和收集对于提高历史认知水平至关重要。

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

学生尝试独立收集和探索信息,这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方式。

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从收集资料入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学生应该如何开始自主收集呢?而且,在中学历史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角色是历史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查找和分析史料。

比如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文献资料的书目和索引?如何利用互联网查找和检索史料?如何判断作者的立场和时代?各种数据如何分类汇总整理?如何判断所选史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些都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补充史料。

从文字史料来看,人教版的三本必修教材共有74处(其中必修一26处,必修二24处,必修三24处),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的“历史纵横”、“数据回放”、“学习延伸”中直接给出了很多史料。

这些史料基本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与主要内容相辅相成,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分析这些史料,促进重难点内容的突破。

除了对书中现成的历史观点进行解释和论证,还可以开发其更多的价值。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逐步学会学习和理解历史的基本方法;识别和处理史料的基本技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

如果能把不同章节的应用史料重新组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还有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理解。

如果把人教版必修一中的古希腊民主政治史料与必修三中的苏格拉底思想、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提纲》和卢梭的《论社会契约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历史教材中的史料种类繁多,有历史人物的肖像和照片、地图、名胜古迹照片、漫画、数据表等。

这些插图虽然只是辅助材料,但也能形象地说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历史地图和插图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挖掘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3.适当补充教材以外的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所限,但有些重点内容难以理解,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解释过程,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补充一些课外史料,并据此培养学生分析和阅读史料的能力,努力向历史学习。

补充史料,关键是要有针对性,而有针对性的史料重点在于选材,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不能无原则地堆积史料。

教材之外的补充史料必须反复筛选,紧密联系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史料;同时,要保证史料真实可信,篇幅适当,难以满足学生的理解水平。

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即使材料具有典型性,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很难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内涵,更不要说用史料分析问题,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

在选择和加工材料时,可以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改写,删除无关内容,从材料中提取最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

但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保证其原意的完整性。

比如人教版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节,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入世的利弊,可以相应补充以下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严峻挑战和风险,也提出了如何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在扩大对外开放时,各国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一旦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将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事外。

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合作。

材料2:中国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这是我们的国家。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机遇,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中国的权益;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有利于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信心,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推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第二,加强对学生使用史料的指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建构所学知识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的史料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

因此,根据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就历史研究的程序而言,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后有论据。

新课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努力达到“从历史中讨论,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能力要求,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历史中讨论”的意识和思维。

所以选料的时候一定要用好,料用对了才能发挥作用。

1.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

总的来说,历史文献是人类对社会的认识。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总是受到作者主观目的、政治立场、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史料是主观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假设、比较、推理等。,并领悟表面文字背后的含义,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质疑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追求史料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史料的使用价值;也有助于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养成独立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一味的背诵课本上的评价或结论,而是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应尽量从对材料的分析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并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加深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适应了这样的教育需求。

2.引导学生“精读史料——分析问题——总结”

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和补充史料进行梳理,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读、理解。比如文言文中的一些生僻字,可以用注音来解释,或者翻译成白话文。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史料的含义,掌握精读和辨析史料的一般方法。

补充和呈现史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精心设计与史料、教材相关的启发性、规律性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有的时候,教材选的史料不设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史料本身的特点,设计相应层次的题型。

补充课外史料需要设计相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好史料,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新形势的纵深发展,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设计问题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不能太简单。设计问题要鼓励各层次学生思考,让他们通过思考有所收获,提高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

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对材料的解释和分析。问题的解决不仅是研究史料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方式。

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40页有一段史料:1845,福州官方称洋货“积于厦门”。

洋棉洋布,“其质美,其价便宜,买洋布洋棉者十房九房。”

因此,“江浙的棉布不再流行”和“福建产的土布土布棉”...无法导出”。

根据材料的信息,我们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为什么洋货会在1845左右“堆积在厦门”?洋货畅销,土布滞销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影响?这样的问答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理解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的相关内容,尤其是相关关键词,从而提取出解决问题所需的有效信息,相应地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了史料,分析了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总结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体现了“从历史中讨论”的意识。

3.细化选择题的材料分析部分。

获得以上学习经验后,可以选择一些练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当然,在具体选题时,也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明确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需要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材料的题型主要是书面史料。要求学生在阅读、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本身和相关背景、史实,结合所掌握的史料分析方法进行答题。

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提取、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考察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记忆、理解和概括能力,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文字的概括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在具体的做题方式上指导学生: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有效信息和重要提示,如分析题目总数、各自分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答题的盲目性;然后带着问题对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和提示,如时间的概念、出处或作者姓名、材料中的特殊符号(双引号、省略号),有助于正确回答。

最后结合所学知识,理清思路,列出答案大纲。

第三,避免史料教学中的问题

由于史料的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史料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主观性,以及一些教师对史料教学没有充分了解或很少使用,中学史料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有效性,还存在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现象。

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以下现象:1。史料选择不当。

在史料的选择上,还是大量的史料堆砌;或者史料本身没有太多的思考内容,没有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与主要历史知识联系不紧密,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或者史料太短,无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思考空间;或者史料过长,学生阅读时间长,从而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史料的具体运用上,一般可以遵循三个步骤:精读史料、分析史料、得出结论。

基本上要按照这一步走,否则可能会有偏差。

比如很多史料的文言文部分,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在考试中没有看懂史料而失分的。

这远远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最后只能听老师给出的思路或者答案。或者史料设问难度太大,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学生无法展开分析,无法实现知识的运用和升华;或者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所以史料的教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当然也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走向反面。

2.史料教学缺乏对历史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在使用史料时,没有发挥其相应的功能,没有表现出历史本身的特点。他们只是把史料教学作为激发兴趣的工具。

史料运用的重点是,教师引用的史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后,能否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或者说史料的教学只是被当作呈现教科书中各种叙述的证据来证明教科书所讲内容的真实性,学生并没有真正从中获得任何历史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

那么这种教学即使使用了史料,也达不到历史教育的目的。

史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补充老师讲的内容,或者训练考试的相关题型,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史料运用不够规范严谨,史料失真失实。

现代信息技术确实为史料的查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潜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网络资源的使用上,更需要注意,这就需要用户进行严格的筛选。如果史料有误,就会给学生错误的信息,形成错误的历史场景。

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础和依据,学习历史必须以全面真实的史料为基础。

或许史料的使用确实给课堂带来了“高效率”,但历史的底线是真理。如果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对材料分析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机械照搬,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问题和混乱,效率更低。

因此,在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使用必须遵循严谨、真实的原则。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理论与历史相结合。

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历史材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实施历史新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和途径。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

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运用史料的必要性,还要思考如何发挥史料教学的最大效益,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