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中的中国雾霾状况(2013)
从时间跨度上看,从1961年到2012年,我国中东部地区(东经100以东)年平均霾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近52年霾日数为1980,35.8天。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雾日数基本是霾日数的3倍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雾日数一直在减少,而霾日数一直在增加,霾日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特别是2011年和2012年。据了解,雾是由水汽组成的,天冷了就会形成雾,雾本身并不是一种污染。雾霾是由细小颗粒组成的,基本都是微米量级,不像雾是十几二十微米量级。持续6天的雾霾过程是以往的3倍!绿皮书指出,虽然20世纪中东部地区连续霾站数量略有增加,总体变化不显著,但进入20世纪后,连续霾站数量明显增加。
数据显示,2001至2012持续3天以上的霾站监测平均值均为1961至2000监测平均值的2倍以上,持续6天的霾站监测数据为对照数据的3.1倍。在过去的10个月中,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呈现高发态势。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为52年(1961 -2013)以来最多。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西、江苏、重庆等。是历史上同期最多的。中东部局地雾霾超过100天。
从空间分布来看,霾日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东北、西北、西南的雾霾日数每年减少0-0.5天,西部地区除北疆外,雾霾日数基本在5天以下。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呈增加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广东深圳和江苏南京年均增加4.1天和3.9天。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雾霾日数在25天至100天之间,部分地区超过100天。
绿皮书选取了中国中东部六个典型的大城市(北京、石家庄、郑州、南京、杭州、广州)和附近的六个小城镇(遵化、饶阳、西华、高邮、慈溪、增城)。通过对比分析年雾霾日数的变化可以看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年雾霾日数差别不大,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