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谈谈儒、释、道的代表、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德“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道德和道义的思想,即博爱、善良、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创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1)祖与舜,宪章唐与吴,尊王之道第一;
(2)崇尚礼仪,就是注重维护等级秩序;
(3)重视伦理在政治中的作用;
(4)尊重孔子。
2.道教: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道”。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是宇宙万物运动的规律。“道”与万物的关系,静态地说,“道”是一切人与物共存的终极保障,是最高的价值,是价值的终极源泉。就动力学而言,道是秩序的结构和动力,是“自然”或“自然力”,是使万物得以共存、延续、转化和发展的实现原理。
道教的主要特征:
(1)保留了大量的民间信仰和巫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品质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紧密适应;
(2)历史上自然的宗教因素被保留下来,也有很多迷信的成分;
(3)其宗教内容和传教组织包括道教、神仙术和驱鬼治病。
(4)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重视长远追求的宗教,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3.佛教:代表人物是释迦牟尼。
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戒、定、智。通过禁欲,你会坚定,通过坚定,你会明智。鸟巢禅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这三个字归纳成十六个字:一切恶都是恶,一切善都是追求,自净就是自净,佛法就是一切。
佛教的主要特征:
(1)相信因果。“因、因、果”这四个字贯穿三藏十二经,是佛教的中心。
(2)众生平等的思想。众生平等,只因为因缘不同而现状不同,这是因缘的规律;
(3)离心、修复和释放;
(4)发菩提心,走菩萨道。菩萨是宽广的胸怀,既有智慧,又有慈悲。
扩展数据
儒释道在中国发展融合的过程?
中华文明是在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国文化的信仰模式一般称为儒释道。三派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也被称为“三教共存”、“三教融合”,当然也有“儒家独尊”的传统。
纵观历史上儒释道融合文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三教鼎立,相互独立,不可同日而语,三教出现在萌芽状态。唐宋时期,三教加强了内在意识的循环和融合,逐渐成为你中有我,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但主流仍是一家独大。元明清时期,真正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宗教。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是儒释道发展融合的基本过程。第二阶段是在继承第一阶段三教互补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第三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演化出“三教融合”的新成分,反映了三教融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三教融合的发展中,其内容是动态的,三大学派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各有侧重。出现了以佛、儒、道为主要形态的三教融合文化,形成了具有宗教意义的“三教融合”文化新形态。前者与后者有本质区别,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性飞跃。
儒释道从中世纪开始就被称为“三教”。在南北朝时期,有三种宗教,到唐力时期,它们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如果国家有庆典,召集三教学士谈宫,就是一个例子。
从明代开始,儒释道融合,以儒生为中心,并涉及众多名僧、方士,相互交游,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佛道世俗化,儒学大众化。
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以儒学为主,吸收了佛教的本体论、“虚实相生”的认识论、“体悟自然”、“返本”的修养观,结合儒家伦理和政治哲学,所以有人说是“阳儒阴佛”,最终完成了三教合一。
程颢、程颐主张“性即理”,强调“性”与“人欲”的对立,试图通过内心的修炼努力“抑欲”以还原自然,这是受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行方法的影响。作为理学大师,朱极力排斥佛教,但在其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还是实践方法,都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儒释道三教合一对中国周边国家哲学、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儒释道是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历史上主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百度百科-儒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