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人口与民族
2009年末,武鸣区总人口68.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4万人。壮族人口59.46万。(不含国家级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2014年,武鸣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438+00%。虽然增幅比2013年低0.5个百分点,但比南宁市平均水平高65.438+0.5个百分点,居南宁市六县之首。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比2013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37.4亿元,比2013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58.6亿元,比2013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2014年,武鸣区第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53∶20调整优化为26.3∶51.7∶22.0,第三产业比重比2013提高了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7%,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5%,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8%,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呈协调发展趋势。武鸣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面积654.38+万公顷。这里盛产大米、玉米、大豆、花生、甘蔗、木薯、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家畜、家禽和渔业也在同步发展。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广西甘蔗生产基地县、广西木薯生产基地县。
农业是武鸣区的重要经济。解放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民国32年(1943),武鸣区粮食产量102964千斤,消费量130926千斤,不足27962千斤。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武鸣区粮食总产量在1957年达到96135000公斤,比1949年增长58.3%;农业总产值4950万元,比1949增长63%。1990年粮食总产量25970.4万公斤,比1972年增长31%,农业总产值23155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占67.02%,林业占2.19%,畜牧业占19.83。
2014年,武鸣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15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总产值67.4亿元,增长9.0%;林业总产值4.6亿元,下降9.9%;畜牧业总产值36.2亿元,下降0.5%;渔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4.7%。粮食产量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38万吨,增长2.9%;甘蔗产量654.38+0.9万吨,增长0.2%;木薯产量(干)25.64万吨,下降10%;花生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21.6%;水果产量64.64万吨,增长12.2%;蔬菜产量95.74万吨,增长7.3%。武鸣区生猪出栏1,391,300头,同比增长1%。水产品产量4.45万吨,增长4.7%。武鸣区工业发展基础较好,主要产业有制糖、淀粉、建材、造纸、饲料、医药化工、选矿等。武鸣区盛产甘蔗、烤烟、水果、建材等农副产品和铜、钨、锰等金属矿产,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解放前,武鸣区只有少数手工业作坊,主要是烟草加工、土产糖、铁木农具制造、酿酒、纺织和缝纫。1951年,工业总产值123万元,比1949年增长61.84%。从65438户到0952户,工业企业发展到12户,产值1.6万元。
1953-1957武鸣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8%。1990期间,武鸣区共有工业企业2067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60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有五家大中型企业,即象山糖厂、东江糖厂、卷烟厂和染织厂。工业发展为食品、饮料、饲料加工、烟草加工、造纸和纸制品、印刷、电力、机械和建筑材料。
2014年,武鸣区工业总产值4123100万元(含两糖),比2013年增长9.8%,其中工业总产值21997万元,比2013年增长3.6%。在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6.92亿元,比2065.438+03增长65.438+065.438+0.2%。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205.73亿元,比2013增长3.5%。
2014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2.04亿元(含两糖),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7.9%。其中,工业增加值75.77亿元,比2013增长4.6%。在工业增加值总额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5438+9900万元,比2013增长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36亿元,比2013增长4.7%。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7813万吨标准煤,比2013年下降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642300吨标准煤,比2013年下降6.2%。武鸣区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72吨标准煤,比2065,438+03年下降65,438+0.7%,其中武鸣区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93吨标准煤,比2065,438+03年下降6.2%。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总产值13.98亿元,比2013年增长12.8%,轻工业总产值65.9亿元,比2013年减少11.9%。主要产品产量方面,发酵酒精1.6万吨,比2013年下降7.6%;配合饲料1.6万吨,比2013下降6.9%;塑料纺织品6.2万吨,比2013年增长60%。比2013增加39.4%,水泥313万吨,比2013增加10.8%,人造板13万立方米,比2013减少0.5%。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率91.7%,比2013年提高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3亿元,比2013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654.38+0.64亿元,比2065.438+03年增长8.0%,其中利润总额654.38+0.654亿元,比2065.438+03年增长9.3%;亏损企业亏损65,438+0万元,较2065,438+03减少56.7%。2014年,武鸣区共有规模以上餐饮单位24家,其中批发企业2家,零售企业15家,餐饮企业1家,零售企业1家,餐饮企业4家,餐饮行业1家。
2014年,武鸣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比2013年增长15%。其中,完成62亿元,比2065,438+03增长65,438+05%。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9亿元,比2013增长14.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1亿元,增长16.1%。餐饮业营业收入6.7亿元,较2013增加16.2%;商品零售额58.3亿元,比2013增长11.8%。
201946亿元,比2013增长20.5%,其中武鸣区实现1229亿元,比2013增长10.5%。税收收入9.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78.1%,比2013年提高3.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2.6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1.9%,比2013下降3.2个百分点。
20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74亿元,较2013年末增加15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亿元,比2013增长15.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54.38+00.98亿元,较2065.438+03增长654.38+02.5%。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1元,比2013年增加2263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54元,比2013年增加112元,增长12.3%。两县总收入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6∶1下降到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