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宜兴窑的记载?
宜兴窑属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宜兴窑烧瓷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宜兴地区就开始出现陶瓷窑炉。青瓷烧制于晋代,其纹饰受五大名窑之一的影响。但由于珐琅质疏松,经常会出现剥离的现象。经过改良,宜兴成为晚唐五代南方民间瓷器的重要产地。随着紫砂的出现,宜兴窑在明代声名鹊起,成为当时陶器烧制的中心,并模仿宋代钧窑烧制的器物,所以宜兴窑也被称为“宜君”。宜兴窑从汉代开始烧制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至今,宜兴窑仍是全国重点陶瓷产区之一,烧制历史已有200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窑口。到了宋代,宜兴窑出现的紫砂器在明代成为举世闻名,到了清代,延续了明代紫砂壶的繁荣,成为紫砂壶发展的巅峰。
千百年来,宜兴窑生产的紫砂壶享誉世界。紫砂壶的烧制离不开一些名家。据明末周所著《阳羡制》记载,紫砂壶的创始人是金沙寺的一位高僧,始有献泉之说。共春原是单身汉吴一山的家。明代郑德时期,吴一山在金沙寺读书时,龚纯利用业余时间向寺里的老和尚学习制壶。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位于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市。它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专业陶瓷博物馆,已有近50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展览馆。展馆占地* * * 2万多平方米,其中展厅占3000多平方米。博物馆* *包括10个展厅,汇聚了宜兴历代出产的30000余件陶瓷名品。其中紫砂、青瓷、匀陶、彩陶、精陶被称为“五朵金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国五千年陶瓷文化的精髓在这里一目了然。并模仿丁一老僧的制壶技艺,制作了银杏树胆壶。这个银杏树胆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珍藏于中卫历史博物馆。可惜原来的锅盖已经丢失,后山著名制壶专家裴世民做了一个树胆锅盖与之相配。除了祭祀淳外,“制壶四杰”(韩东、赵亮、袁、)、“制壶三杰”(史大彬、、徐友泉)、陈洪绶(号纽曼)和“一代宗师”顾景舟都是制作紫砂壶的大师。正是因为众多制壶高手的存在,其他陶窑远远落后于宜兴窑,陶艺一直处于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