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让县志读?

县志涉及很多地方信息,在古代是不允许随便看的。

县志是描述县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百科全书;它具有地方性、综合性、信息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就其文本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县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和规律,一般不允许人们观看。

县志是历史流传下来的一种记录文体,目的是让后人知道当年发生的各种重要事件。县志已成为重要的文物之一。今天,如果我们想阅读县志,我们可以去当地的图书馆或通过互联网阅读电子版的县志。

县志记载

现存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813年唐代李继孚编的《元和郡县图》。后因地图遗失,更名为《元和郡县图》,卷***40,部分遗失。它以唐代的47个城镇为纲,每个城镇都有地图和记录,详细记录了全国各郡的沿革、地理、户口、朝贡等等。南宋以后,地方志大量增加,尤其是明清时期。据1976统计,我国现有地方志8000多种,约12万卷。

新中国成立后,各县普遍编有县志。在国家地方志办公室的组织下,很多县都进入了县志的第二次修订。

参考以上内容:百度百科-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