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立60周年农村的变化。

建国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地主没收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所有制,实行个体经营;保护富农经济。原因:小农经济影响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客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过渡时期和一五计划总路线的要求(主观),苏联农业集体化模式的影响(外因)。1956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改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和按劳分配。成立了互助小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结果:农村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原因:中国从65438年到0956年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65438年到0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了党内主要领导人的主观愿望。建立“一大两校”的人民公社,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1984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经营和自负盈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原因:人民公社制度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缓慢影响了现代化进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决策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确切时间分布:1950-1952实行土改的原因:民主革命的遗毒,解放生产力和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需要,新解放区尚未改革。1953-1956农业合作化运动实施的原因:小农经济的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和要求,苏联集体化模式的影响。1958-1978实行人民公社化的原因:1956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8提出党的领导人的主观愿望。197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至今的原因:人民公社制度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经验教训。

一.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地主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启了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的政策。

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开辟了工业化道路。

第二,农业合作

从65438年到0953年,国家开始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选,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65438年到0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第三,人民公社运动

1958年,党贸然发动人民公社运动,认为这是引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佳组织形式。

原因:主观上,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核心内容: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片面强调“一所大学两所大学”,超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结果:生产者的积累受到严重挫伤,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第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全国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废除“一所大学两所大学”的人民公社旧制度。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核心内容: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家庭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气象。

当雪花漫天飞舞,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农民丰收的喜悦,难以忘记历史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留下的浓墨重彩。

农民收入增长6%以上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自1998以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连年下降,2003年跌至建国以来最低,粮食总产量仅4300多亿公斤。农民收入增长连续7年徘徊在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创历史新高。

面对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职工和亿万农民齐心协力。200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突破困难,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增产任务,单产提高19公斤,创历史新高。粮食的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稻区集中度提高65438±0.2个百分点,优质稻区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优质专用麦区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实际增长6%以上,为1997以来最高增幅。

非常难得的是,农民种粮收入大幅增加,水产养殖和特色农业收入也大幅增加。粮食主产区实现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2004年贫困人口数量是五年来下降最多的一年。在种粮增收的基础上,农村各项事业捷报频传。粮棉油、农牧渔业、农业机械、农垦和乡镇企业全面增长;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形势明显好转,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明显缩小,中部粮食主产区实现了种粮增收同步发展。

难忘,2004年初,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农业部门迅速制定疫情处置应急预案和技术规范,指导和帮助各地快速反应,坚决扑杀,严格封锁和强制免疫。昼夜奋战50多天,16省(区、市)49起禽流感疫情被扑灭。在这场抗战中,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得到加强,防疫队伍得到锻炼,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提高。

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和税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农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贫困人口数量是五年来减少最多的。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呈现协调发展新格局。

财政支农同比增加近300亿元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2004年,中央支农政策安排中有六个“第一”,即第一次对种粮农民实行普遍直补,第一次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放开粮食购销和市场价格,第一次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第一次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发放农民工工资和征地补偿费。

2004年初,时隔18,中央再次出台了关于农业问题的1号文件,提出了9个方面22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并决定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购置补贴三项政策。出台了坚决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资价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四项保障措施。这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直接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仅“两税”减免就减轻农民负担302亿元。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使29个省份的6亿农民直接受益116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7000万元,地方各级财政安排补贴4亿多元。全年财政支农比去年增加近300亿元。

为农民工清偿325亿元

新政策要求观念的发展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在2004年的“三农”工作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横向协调,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各项支农政策措施落实、财政支农三个方面组织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发展改革部门加大了农业农村项目和农村“六小”项目的安排力度;财政部门在落实“两免三补”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科技部门安排了科技促粮、科技增收的重大科技项目;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查处非法征用耕地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其中,四部委联合查出国家拖欠征地补偿款654.38+04.77亿元;六部门联手,出台《关于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八部委合作开展打假农资护农行动;八个部门协调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工讨薪行动,为农民工讨薪325亿元...

2004年,农业、农村、农民的成就令人振奋;2005年,农业、农村和农民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将加剧。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仍然任重道远,实现粮食稳定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仍然十分困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里,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工作落实力度的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来之不易的协调发展将继续得到保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