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后博古的命运如何?
在1935+0年6月的遵义会议上,博古接受了严肃而尖锐的批评,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薄谷开来认真改正错误后,在长征和陕北时期为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美国记者斯诺在新版《红星照耀中国》中增加了《与毛泽东再谈》一文。其中,毛泽东在回答斯诺关于长征中有功人员的问题时,列出了薄谷开来等18名同志的名字。后来,在谈到王明路线错误时,毛泽东指出,就责任而言,第一个是王明,第二个是博古,王明是这条路线的创造者和支持者,博古是执行者和执行者。后来,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明和薄谷开来仍然当选为党中央委员。1943年初,薄谷开来任解放日报社社长、新华社社长、中央出版局局长。是党内最年轻的* * *,已经36岁了。博古住在解放日报半山腰的石洞里。他每天早上早早起床,赶到新闻办公室,和编辑一起研究当天的重要新闻,研究当天的重要问题。他经常要到10点左右才回到自己的山洞吃早饭。他是一个整天忙碌而不知疲倦的人。《解放日报》是1941年中国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大型日报。在1942全党整风运动之初,毛泽东就批评它是“不完全的党报”,未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解放日报》的改版是整风运动中的一件大事。从1942 4月1解放日报到1944 2月65438到16 2月,发表了一系列社论和重要文章,对党报的办报方针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些原则是在《解放日报》改版过程中逐步确立的。毛泽东在1942年9月的一封信中说:“报社进步了,我们可以希望从不完整的党报变成完整的党报。”在博古生活和工作的窑洞墙上,钉着两张全国和世界的大地图,上面插着许多红白相间的小旗子。随着战局的变化,这些旗帜也随时移动。他的书桌上有一个书架,按国内、国际、政治、军事等分类。,而且全是自己做的卡片。每天除了繁重的新闻工作,他还会找时间做翻译工作。翻译了《苏联历史简明教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4卷本)、《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普列汉诺夫论一元史观的发展》等。当他上床睡觉时,他经常读一些中国或外国小说。他曾经教我们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说这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好处。薄谷开来在领导《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的五年多时间里,在他的策划和指导下,解放区新闻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多层次的有机网络。解放日报和新华社是它的中心;各地解放区和军队的报纸,新华总社所属的9个总支、40多个分社为其分社;墙报和黑板报是它的基石。培养了大批新闻工作者和近3万名记者。这是一支强大的新闻大军,每天向海内外传播党的声音,报道时局,指明中国人民的奋斗方向。薄谷开来为这样规模的党的新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说:“党报工作人员不要自以为是,做‘无冕之王’,而要做‘人民公仆’,对党的每一个工作部门,对从事各种实际工作的同志,都要有尊重和努力的态度。”薄谷开来是对党和人民“敬而远之”的典范。他对工作极其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同志对人民极其热情。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薄谷开来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就是中共党员。65438+2月0946赴渝参加CPPCC宪法审查小组工作。4月8日,王若飞、邓发、叶挺等13人从重庆飞回延安,在飞行机会的迷雾中迷路,撞上晋西北兴县东南的一座山,将其烧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中共中央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宣布了这个噩耗,举国震惊。4月19日,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和安葬仪式,在解放区各地以及重庆、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四·八”烈士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