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电影厂的历史

1969 10忙于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在五次接见选址人员后,终于批准了第二胶片厂的建设计划。经过三年选址,决定于1972 65438+10月30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板厂公社王庄建设第二胶片厂。当时,涤纶分厂在南阳郊区开工建设。1973年春天,开工建设的隆隆炮声唤醒了沉睡千年的伏牛山。焦耳最早的企业家是从祖国南北来到这个平均宽度不足300米的狭长山沟。历经四年雨雪风霜,数万建设者日夜紧张施工,第二胶片厂终于在1977年7月27日建成投产。当时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是:胶片5000万米,其中彩色黑白一半,军用胶片500万米,冲洗拷贝2000万米。由于种种原因,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达标,投产后持续亏损三年,共亏损1235万元。当时工厂处境艰难,人心浮动。焦耳的决策层并没有灰心,而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透过困境看到了焦耳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三年扭亏为盈,三年站稳脚跟,五年发展”的目标,在困境中求生存!调整后,领导班子带领厂内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精简人员,处理基础设施遗留问题,组织技术攻关和质量攻关。1980一举赚了426万,摘掉了连年亏损的帽子。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指令性计划越来越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二胶被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向了市场,二胶的决策者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是关系到二胎未来命运和兴衰的重要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和专家咨询,决策者认为,信息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胶印取代铅印将是中国印刷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光和电”消灭“铅和火”。因此认为国内印刷胶片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黑白胶片将呈下降趋势,果断决定停止黑白胶片的生产,开始发展冲印胶片。1981年,第二橡胶有限公司试制YZ-600印刷胶片,并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之后投放市场,大受欢迎。1982赚了55万,1983赚了70多万,1983九月,“华光”牌印刷制版胶片鉴定会在南洋举行,10多件产品通过鉴定。至此,焦耳开发的华光系列印刷胶片成为焦耳的拳头产品,产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市场份额逐年增加,产品供不应求。焦耳被列为“六五”和“七五”印刷技术装备重点改造企业。1987年,二胶公司领导审时度势,根据印刷市场的具体情况,果断决定引进美国宝丽光公司的技术和英国杜马克公司的设备,建成高起点、高速度、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年设计能力200万平方米的1号PS生产线,并于1989年5月建成投产。满足了当时国内印刷行业对PS版的需求,起到了替代进口的作用,为我国印刷感光材料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95年5月,2号PS生产线化工试车成功。1996年9月,第三条PS生产线——轻印生产线投产,完成化学试运行。1999年9月,第四条PS版生产线——高速PS版生产线投产。此时,PS版焦耳的产能已经达到18万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世界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和印刷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焦耳人再次清醒地认识到,电脑制版(CTP)市场将是未来印刷版材竞争的战略重点。随着CTP设备的普及,CTP版必然会取代PS版。焦耳把CTP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和资金。在2001年5月举行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华光牌热敏CTP版材隆重向业界推出,一举结束了中国没有CTP版材的历史,打破了制约中国CTP技术发展的瓶颈。2002年9月,焦耳CTP生产线破土动工,2003年底投产,年产12万平方米。2005年,为了让华光产品更好地贴近用户,服务市场,焦耳控股在常熟投资建设了PS版生产线,年产800万平方米。此时,焦耳印刷胶印版材的年产量达到420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焦耳的胶片生产线也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已发展成为以红色激光影像纪录片为代表的各种型号规格的系列冲印胶片。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平方米。焦耳还拥有两条聚酯薄膜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5000吨。

1992年8月,焦耳完成总部搬迁,1999年6月,焦耳完成整体搬迁。如今,在南阳的卧龙岗上,著名的武侯祠旁,一座崭新的现代化企业赫然耸立。为中原文化名城增添了不平凡的气象。

总的来说,从二胶的发展历程来看;70年代,工厂建设和试生产阶段,步履维艰,徘徊在生死之间;80年代——调整产品结构,以印刷胶片和PS版为生,得到初步发展;90年代产销双双过亿,随后逐年发展壮大,成为国内最大的印刷感光材料科研生产基地。21世纪,面对更加复杂多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焦耳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由此,其生产经营突飞猛进,产销规模以过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始终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2006年6月365438+2月31日,新华光公园隆重奠基。项目一期占地约500亩,二期建成后占地1000亩。2007年,年产16万平方米的华光园区一期工程——数码版材生产线及其配套公共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2008年底进行化学调试。柔性树脂版生产线项目、数码印刷验收材料生产线项目、重氮印刷线路板薄膜生产线项目、CTP激光制版机和印刷光电制版材料应用中心等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将陆续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企业的印刷胶片和印刷材料的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焦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印刷感光材料系统供应商之一,第二胶片厂将在印刷感光材料行业拥有更强的领先地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总资产654.38+0.2亿元,员工3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拥有6条印刷版材生产线(含CTP生产线),产能4200万平方米;拥有印刷胶片生产线一条,生产能力15万平方米;两条聚酯薄膜生产线,生产能力为5000吨。主要产品有:印刷系列版材(CTP版材-热敏型、紫激光型、UV型;PS版——正片型、负片型和轻印型)、印刷系列胶片(影像记录胶片、激光照排胶片、照相复制胶片等。)、聚酯薄膜、紫色激光CTP制版机、聚酯薄膜、涂布材料、柔性树脂版、数码印刷验收材料、配套化学品等产品,均冠以“华光”品牌。2007年4月30日是焦耳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第二电影厂。总书记充分肯定了焦耳的科技创新,对焦耳及其“华光”品牌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并提出“希望乐凯焦耳又好又快发展”,“让华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扬名立万”。总书记亲自访问焦耳,不仅是对焦耳的巨大鼓舞,也是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契机。

目前,华光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CTP直接制版胶印版材和CTP系统解决方案。焦耳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焦耳将更加努力发展中国印刷感光行业,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快战略转型,让华光品牌永远充满活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中国印刷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世界印刷业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和网络化将成为未来印刷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焦耳一直处于印刷技术发展的前沿,也处于市场竞争的漩涡之中。经过30多年的风雨洗礼,经过多年市场磨砺的二胶人和华光品牌,有信心不畏艰难,勇敢面对挑战!再创佳绩,再创佳绩,为中国乃至世界印刷业的发展做出贡献!